一道哲学选择题

我甚至不认为我在学习老子“无为”的含义。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对于理解老子乃至整个道家理论都非常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没有孔子的思想积极,这是对老子“无为”的误解造成的。

1.要正确理解老子的无为,首先要正确解读“无”字。

“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一词中的“无”并不是指没有存在或无,而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物质和状态,只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而已。它是一个属性概念,既代表没有具体形状的物质,又代表抽象思维。

比如《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说:“当你有了同样的轮毂,你就可以把它当作汽车来用。做工具没用,但是没用。凿家,当它一无所有时,还有它的空间。所以,有益无益。”本章中几个“无”的含义是指一种空间,没有可见的物体,但客观存在,可以容纳有形的物体。没有这个看不见的空间,有形的物体就无法发挥作用。

《德道经》第六十九章说:“万事成,自然而生。绣花!妙哈!没有爱的独立,可以是天地之母。不知其名,字谓道,强称达。”本章中天地之前存在的无形“物”,没有具体的形象,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是真实存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无是万物之始。是的,万物之母。”这里的“无”是指能产生世间万物的特殊“物”。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这种无形物质的存在。如:太空、空间、紫外线、重力、闪电、磁场、声、光、热等抓不到看不清楚的东西。到了海边,看不到棱角;在太空中,你看不到影像;声音大于1000 Hz小于200 Hz,人听不到...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这个奥秘。老子说“道隐而无名”是非常巧妙的概括。

“你”和“无”是什么关系?老子说“生于无”与辩证统一。这是老子大智慧的一个亮点。2500年前,当整个世界都在为宇宙如何产生、万物从何而来、谁造了人而茫然的时候,老子明确指出“世间万物皆生而有之,无生而有之。”(第四章)

第一,中国古代说“混沌初开”,他的意思是宇宙在死亡之前是“混沌”的。后来“道生一,命生二,命生三,命生万物。万物负而持阳,中气以为和。”(第五章)这与宇宙由大爆炸形成的理论是一致的。这是第一种从无形的形式产生有形的形式的虚无。

其次,老子说“有无”(第四十六章),也就是说“有”和“有无”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循环往复,永无止境。普通生物都会死。针叶树、乌龟和蛇等长寿动物也会死亡。生物死亡时,形态从“有”变为“无”。根据物质不灭原理,尸体腐烂后各种元素依然存在,在阳光雨露下会转化为新的物质“你”。河流会干涸并改变方向;山可以沉入海中,也可以被侵蚀到地面;土地可以由海变陆甚至沙化;石头可以风化成沙子,也可以散落在各处...但是不管怎么变,非生物元素还是在,还是可以生化结合,或者沙子可以变成石头,或者枝叶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或者细胞可以被生物吸收。都是有没有关系的问题。

此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通过实践,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论。老子也是如此,他把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上升为高明的道家哲学,提出了“无”的抽象概念。他的理论(无)反过来又指导了贞观之治等实践(有)。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精神也可以转化为物质。人的好的思想可以产生好的行为,从而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些都是对老子“有无互存”理论的有力阐释。

2、“无为”的基本含义

“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轻举妄动,不违背自然规律。“无为”的含义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典籍中也有表述。例如:

《国语·武》:“危之不能安,死之不能生,无为而贵。”这里的“无为”二字,就是遵循自然规律。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亦顺也。丈夫有什么不好?只不过是向南敬自己罢了。”

在此,我们充分肯定舜依民意治国的原则。

《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不以事为先;所谓万事皆因事而成。”“先做事”是指事情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步骤,人一定不能先介入。比如鼓励育苗,杀了下金蛋的鹅,秋收前征收房租,孩子还小,急于弥补。“因事”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违背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因为事情而做的事情就是遵循规律的事情,这样事情才会有效果。所以“无为”是“不违背事物内在发展规律,不凭主观意志为所欲为”的简称或特定含义。千万不要用现代汉语做虚假的陈述,被误解为“不作为”

老子的“无为”不是让人什么都不做,也不是自己什么都不做。对于应该做的事情,老子主张去做。关于这一点,老子分几章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例如:

德篇十七章曰:“修身之德是真;修理之家有更多的美德;修之故乡,其德长;修之邦,其德甚丰;天下为修,其德为博。”也就是说,构建道德社会,道德精神的普及和培育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再好的理论和行政措施也难以实施。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要从自身做起,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亲友,再扩展到社会。这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道德精英长期努力。怎么能说是不作为呢?

德篇二十六章曰:“无则治之,不乱也。”老子主张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杜绝灾难的发生。这不是比灾难发生后匆忙乱搞好一百倍吗?这不是很积极吗?

《德篇》第十一章说:“学越来越差,道越来越差,导致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在学习上力求天天有收获,肯下苦功;在追求真理和修德的过程中,我可以不断地摆脱偏见和恶性,我更愿意努力。这是先有所为,再上升到无为,最后达到“无为”。老子的一生,在学业、事业、著述、功成身退、养生保健等方面,都体现了“行”与“无为”的辩证关系。

可见老子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关键是要搞清楚哪里该做什么,哪里不该做什么。

二、老子“无为”思想的目的

老子的社会理想不是人治社会,也不是法治社会,而是个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社会。

《美德经典》德国篇第三十章说:“小国寡民。让一百个人的工具变得毫无用处,让人民不走多远又死了一次。周围有没事骑的车,也有没事干的兵。.....愿吃,愿美,愿乐,愿安。”老子在这里描绘了他的理想道德社会的蓝图。在这个理想国,没有暴政,没有战争。人民淳朴,乐得吃漂亮衣服,安居乐业。不需要奔波,也没有恐惧和烦恼。这个社会真的很美好。

为什么这个理想不能实现?德篇第一章就指出了根本原因:“所以,失德,失德,失仁,失仁,失义,失礼。以礼待夫者,忠也,信也,乱之首也。前知者之道绚烂而愚始也。”也就是说,社会越轨是人类各种罪恶和灾难的根源。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一个道德社会,现在的历史学家称之为原始* * *资本主义社会。当时君主和人民平等相处,共同努力。据史书记载,三皇五帝时代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先进,但人的越轨行为越来越严重,社会的罪恶和人民的苦难也越来越多。

为了根治各种社会弊病,老子开出了回归道德社会的药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无为”原则。

《德篇》第二十章说:“我无为而民自性,我清静而民自性,我富而无物,我欲万物而民简。”无为这个词的意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做事。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统治者革除各种莽撞,按自然规律办事,那么人民就会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如果统治者能够清静,行为端正,那么民风正,不良之风就无法形成气候;如果统治者不给人民增加不必要的负担,那么人民自然会富裕;如果统治者摆脱了自私的贪婪,以人民的利益行事,那么人民就会效仿,形成一种朴素的风气。

要“无为”,就要免去统治者的各种“职务”。因为统治者有自私的贪欲,所以会采取很多邪恶的行动。它会无情地剥削人民,疯狂地侵略外部世界。

我尖锐地抨击了那场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及其发起者。他说:“世上有路,但要马去粪;天下无道,容生于郊。罪大于欲,祸大于不满,怨不在欲。”第九章的意思是,当世界上有路的时候,普通人可以用马来运输耕地;天下没有路的时候,就会征用马匹,赶去战场,让马驹在荒郊野外出生。战争的原因在于统治者的贪婪,不仅造成了社会灾难,也给发动战争的侵略者带来了没有好下场。

《德意志篇》第四十章:“人民的饥饿是以饥饿为基础的。百姓难治,因其政绩难治。人民的轻死,是基于他们生存的厚度。与生活无关的丈夫是贤惠高尚的。”意思是说,人民遭受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吞了太多的税,所以人民挨饿。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复杂,喜欢做一些事情,所以人民难以统治。人们之所以自取灭亡,是因为统治者为了养活自己,把人民的脂肪和浆糊都清理干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不算什么。只有不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于看重自己生命的人强。

老子在《德篇》第二十章中说:“以义治国,以奇用兵,以无道取天下。”意思是和士兵作战需要出奇制胜,往往不按套路出牌。然而,要治理国家,我们必须使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并应用“无为”原则进行积极和正式的教育。

老子在《德章》第十二章中说:“圣人,常以大大咧咧,而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在人间,为人间所惑。民属其耳目,圣人皆子。”意思是好的君主从来没有自己的自私自利。他把人民的意愿当成自己的意愿,把人民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圣人关心世界和人民,去除自私和贪婪,把自己的心和全世界人民的心融为一体。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民众的关注,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视如己出。这段话阐述了圣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也表明了圣人拯救世界、教化众生的伟大愿望。

第三,“无为而治”的光辉历史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统治者用来治理世界,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就是有力的证明。

据史书记载,文帝至今仍有亲民之美和仁慈、宽容、勤俭之德。以民心为心,与民同息。惠文帝二十三年,宫殿、园林、车马、服饰,在刘邦在位的基础上一点也没有增加,凡是给百姓带来不便的都废除了。有一次文帝想建一个露台,他找工匠算了一下,需要几百斤黄金。文帝说“这相当于十户人家的财产,实在太贵了”,所以没有动工。每当天灾人祸,边境不宁之时,文帝都会反思自己的道德本质,祈求忏悔。他废除了对朝廷的体罚和诽谤的指控,并招募了可训练的人。汉文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农教桑,按户籍比例设立三老、孝、田,并经常给予奖励,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也注重减轻民众负担。它曾两次“取消了一半的地租税”,即把地租率降低到30税。此后,汉朝又定制了三十税。文帝还颁布法令,把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川开发出来,从而促进了与国计民生关系极大的农民副业和盐铁生产的发展。

文帝建陵,祭品不用金、银、铜、锡,只用土器;没有高大的坟墓,保持着山川的原样。文帝遗诏说:人只要哀三日,婚姻酒肉,祭祀不禁止。夫人以下的后宫家眷、宫女全部遣散,安置在家。

汉文帝在治国方略上采用了节操宽容的原则,还对秦以来的刑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了谤恶言罪,使使臣可以大胆提出不同意见。圣旨废除了“福”、“福”、“福”,代之以鞭笞。景帝还减少了鞭笞,废除了秘密监视,所以狱务简单,人民所受的压迫也比秦时明显减少。惠文帝听说祭祀时祈祷官只为他祈祷,不为百姓祈祷,就生气地说,这不是加重我的罪吗?以前前任国王祭祀的时候从来不求自己的祝福。将来祭天,不要为我祈祷。

文帝之子景帝继位后,在窦太后的监督下,仍坚持黄老学说调理身心,治理国家。那时候人很单纯,世界很富裕。到了景帝末年,武帝初,社会和国家已经比较富裕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除非发生水灾或旱灾,人民给家人的足够,他们都会吃饱,而国库的货物和财富会更多。”首都的钱多得教不过来。太仓的谷子,因陈而满露,以至于腐败不堪,不能食用。“由此可见,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真是一个太平盛世。因此,历史学家将黄老治天下理论带来的这段繁荣的历史时期称为“文化景治”

唐太宗李世民推崇老子“无为”的治国思想,创立了“唐朝”。一本《贞观政要》记录了李世民尊天治国的宝贵经验。

有一次,魏徵扮演李世民:“国王很受上帝器重,掌管国家大权,德高望重。所以一定要居安思危,远离奢华,以简单为本。君臣无事,鸣琴弯弓,二话不说(引用老子)。何必费尽心思,有很多事,管了很多事,想尽办法聪明地做事,却偏离了无为之路?”。李世民回答说:“太棒了!我看了你的信,一夜没睡,忘了累。”(《贞观政治家,君道》)

李世民问大臣王珏:“后来的皇帝不如以前的皇帝。为什么?”王珏说:“古代帝王一心崇尚清静,以民心为心(引自老子)。后来的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忽略了对人民的伤害。”李世民回答说:“是的,我日夜为之奋斗的就是和平,这样世界上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情。所以徭役不旺,五谷丰登,百姓皆大欢喜。治理一个国家就像种一棵树。不摇动根,枝叶就会茂盛。国王安静了,人民怎么会不高兴呢?”(《贞观政治家就是政治家》)

唐太宗贞观二年,一位大臣说:“酷暑未退,秋霖才刚刚开始,请你为自己造一座城堡住下。”太宗回答说:“我确实不适合住在低地潮湿的地方,但如果我答应你的要求,代价太大了。汉文帝想立梯田时,因为爱惜物力,没有动手。我的德行不如汉文帝,但他的花费比他多。我想我还是算了吧。”公卿再三奏请,最后唐太宗不同意。

贞观二年,关中大旱。唐太宗对臣子说:“水旱不协调,都是因为失德。如果我不修复我的美德,上帝应该责备我。百姓何罪,困穷!听说还有人把孩子卖了,我都觉得对不起他们。”于是他派了一个古代的谋士去赎回他卖的孩子,把他们和宫里的黄金财宝一起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贞观初年,唐太宗召集朝臣说:“一个女人幽闭在深宫,感情真的很满足。我需要一些人帮我做一些清扫工作。生这么多女人有什么用?”于是把后宫和朝廷的三千多人放出宫来择偶。

据史书记载,当时“东临大海,南极五岭皆不封,行旅不付粮,从路取之”,为多数史家所称道。西方汉学家从来没有批评过中国皇帝多少,但他们几乎都称赞唐太宗和李世民。在633年,390名囚犯死后回到家中,并命令他们在秋天后来死去,他们都被赦免了。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赞美唐太宗德政的诗:“三千怨妇出后宫,四百死囚回狱中。”杜甫也写过一句诗:“当你在尧舜之位,使风俗醇香。”

第四,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老子并不主张无为而治,而是强调我们必须高度尊重万物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即绝不以主观意志为基础,强行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在追求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的统一中,老子非常重视并特别强调客观规律的主导方面,这对防范和克服主观主义、命令主义、过激行为和浮躁心态十分有益。

这样,老子“无为”论的真正思想价值及其巨大的现实意义就凸显在我们面前。这样,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就密切了。

这样老子的哲学基础就很容易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结合起来。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人贪恋私欲,只知道“有利”,而不知道“没用”,盲目向自然索取,“人定胜天”,“向自然索取”,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其后果,正如老子所告诫的“不知正常,我鲁莽。”

老子的无为,是他理想的治国境界。为了实现一个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提倡节俭,珍惜人民的财富,积累更多的资源和减少开支,和谐有效地利用资源,谦虚和争取成功,使明智的人重用他们,从而实现国际和平。老子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的结论是,老子的理论是一个谨慎、冷静、自然的行为科学体系。他不仅讲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时间和空间,还讲了如何“做”,包括少能多做,少能成大事这一辩证而精辟的命题。老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反对胡作非为的伟大哲学家,是反对唯意志论的鼻祖,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思想认识和行为艺术的导师,无疑应该列入我们必须学习和弘扬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内容。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理解老子,深入研究老子,重新评价老子,弘扬老子精神,践行老子哲学,将会避免或减少人为的社会悲剧和人为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会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