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能太“脾”疲。你要知道补脾三招!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人体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脾胃转化为水谷精微来供给身体所需。夏季,随着体力活动的增加,消耗增加,脾脏的“功”增加,可以不断从食物中吸收营养。

夏季湿热重,但脾喜燥恶湿。另外,人在这个时候吃大量的冷饮和水果,容易损伤脾胃,容易出现“脾虚”等症状,表现为不思饮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夏天如何补脾,这三个小窍门是健康君推荐给你的,相信能派上用场。

一、健脾祛湿,防治夏季。

1.鸡蛋:俗话说“长夏吃了鸡蛋,天热了就不是夏天了。”中医认为,鸡蛋有安神养心的作用,生病时吃鸡蛋有助于恢复体力。此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消化。

2.绿豆:消暑解渴的上品。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夏天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容易出汗,造成电解质紊乱。此时喝一碗绿豆汤效果最佳,既能帮助清热益气,又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白扁豆:又名“长寿豆”,药食同源的食物,味甘淡,微温性平,属脾胃经,有健脾、祛湿、解暑之功效。夏季经常食用不仅能健脾祛湿,还能缓解上吐下泻、烦渴胸闷等症状。

第二,晚上躺着,早起有时候过日子

夏天“夜卧早起,百晒不厌”,夏天白天长,夜晚短。中医讲阳气满,阴气不足。人的气血运行需要充分的阳气调动。如果他们白天睡得多,阳气就不能充分发育,就会出现上述的“脾虚”症状,如不思饮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夏天合理的睡眠时间应该是晚上10到11,早上起床时间是5:30-6:30。如果夏天晚上睡眠不足,可以通过午睡来补充。一般夏天午睡的时间是30分钟到1小时。

第三,安心休息,预防胃病。

此时骄阳似火,热气腾腾,人容易焦虑烦躁。脾胃病作为情绪的晴雨表,其发生发展往往与人的情绪有关。此时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对脾胃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