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里内外结合是什么意思?

武术形神的辩证统一

《黄帝内经》已经从形神合一的角度认识了人的健康:“古之人,知之,学之阴阳,和之有招,饮食适度,生活规律,不妄动,故能和神和谐,活到百岁。”也就是说,根据阴阳平衡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协调控制,可以达到形神统一,从而延年益寿。中医的养生思想讲究“保持身心健康”,主张“保持全身”,“保持身体,集中全身”。养神和修形是对立统一的。现在的体育锻炼,有的练肌肉力量,有的练速度耐力,有的练平衡跳跃,基本都是针对某个部位的弱点和需要,为了提高某种能力和素质。武术强调人的全面综合的锻炼。有人把武术的健身理解为:“把人看成一个阴阳复合体,以拳为标志,在攻防意识的结合练习中,表现出形神一体、心气合一、内心世界对自然的认识和契合。.....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冶炼,全面提高生理和心理机能。”这也是武术健身不同于一般体育锻炼的关键点。武术的健身体现了东方对生命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理解。即所谓“内外合一”、“形神合一”。所谓“内外”,就人体而言,是指里面的心脏器官和外面的四肢;就其行为而言,是指精、气、神(心)等无形物质,以及气、力、功等外在表现。内外是相互联系、统一的。

阴在里面,阳在外面。“武术健身内外兼修的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阴阳关系的问题,内外兼顾,都是一种阴阳平衡。”。所谓“合一”,就是内外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做到形神兼备。所谓“形”,是指一个或一系列武术动作总是由人体的四肢和躯干以不同的方式完成,构成外在的“形”;并通过这种“形”来表现行动的精神实质,即所谓内在的“神”所以“形神合一”和“内外合一”是指形神(心灵和意识)的紧密结合。形意拳象形字取意,其形与内意(神)高度集中统一,要求内外结合,身体动作要肩并肩、肘膝、手足,精神意识要心连心、意和气、气给力,做到形意、里外、全身和谐,形成形意。太极传《身心修行》。认为“心为指挥,气为旗帜,神为统帅、驾者”。练武要“以心动气,以气运身”。“其根在足,发源于腿,主腰指,从足到腿必是完整的。”主张“神为体之体,为心之用,劲为体之用”,而少林拳强调“内练一息,外练筋骨”,少林拳中明确指出“盖外功之练,全在全身筋骨;内功修炼是以生命精神为基础的;与他人分离是江湖中最后的技能;结合起来,就是魔法的极致。”其他门派也是如此,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特点。通过运动,可以益关节,强筋骨,强身健体,理五脏六腑,疏通经络,调精神,使身心得到充分的锻炼。武术套路也要求内在精神与外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随心”、“破意”、“破气”。

武术练习总是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手眼接触,上下协调,有意识的呼吸和动作协调。“练精神于内,练筋骨于外”,“内外一体,形神兼备”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原则。武术的器械训练讲究手、眼、身、心、步、器械的协调。比如剑术,拳谚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位。”在练习时,必须特别注意刀的动作与左手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剑法和谐、平衡、有力。枪的演练要求:“枪两腕并用,臂助腕,身助臂,足以助身为一体。”剑术技能,你在意的是情况,三体功和机体、机械是一样的。因此,武术运动都体现了“内外一体,形神兼备”的武术运动

运动中“神”与“形”的结合已经发展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武术运动员的模仿、融合、塑造、锻炼,都体现了“神”的运用。在体育运动中,师法自然和武术健身理论研究动物或人物的特点,形象生动。在练习中达到形似的阶段后,把握一个拳种的个性特征,表现出鲜明的表情和情境,传达气韵,尽意树立形象,在行动中体现其本质和内涵。因此,“形神合一”也是仿生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武术中的大多数拳种都在套路中加入了仿生的内容,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野马鬃毛”。八卦掌中有“龙出水”和“白蛇吐信”;少林拳里有“黑胡涛心”;红拳里有“大鹏展翅”等等。还有仿生手法的象形拳,如蝗虫拳、鹰爪拳、猴拳、蛇拳等。套路中也有模仿自然的,如“动如波浪”、“静如山岳”、“立如松柏”、“快如风”、“泰山压顶”等等。也有模仿人物的,比如《玉女飞梭》《挥琵琶》。这种模仿不是纯粹的机械模仿,而是实现了“近取诸体,远取诸物”,这就是“只求天意,不望骷髅”的境界。《内经》中提到:“呼吸精气,保持精神独立,肌肉若能久盖天下,则无止境。”因此,有人将武术视为“中国武术实现人体保健的精髓”。总之,武术“内外一体”、“形神兼备”的重要健身理论来源于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阴阳平衡”思想对武术健身理论影响深远。武术注重外在的身体锻炼,强调精神意识的作用,通过外在的身体锻炼和内在的精神意识活动的紧密结合,达到“形神兼备”、“内外一体”,体现了阴阳平衡。

郑志伟老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