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竹林七贤中的湘绣?

湘绣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爸爸打铁干活,他妈妈种菜。一家人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但收入极低,生活难以温饱。湘绣受够了最后一餐的饥饿,特别珍惜自己能吃的食物,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吃饭时掉了一粒米,他都要捏起来抿到嘴里,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他入朝为官后,俸禄丰厚,可以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但他把钱分给穷人,仍然保持着穷人家孩子的节俭作风。每次出差都坐朝廷配给的牛车,吃饭时坚决不接受宴请。他总是自费赶着牛车到街上的大排档去吃。如果他发现大排档里有人吃不完剩下的食物,他经常会痛得跺脚。时间长了,同事们对湘绣的行为嗤之以鼻,在官场上给他起了个外号,嘲讽湘绣是“一国之俭”,意思是“一国之中只有湘绣最节俭”。湘绣不怕嘲笑,但依然自信,我行我素。他强化了自己的穷人情结,总是和穷人联系在一起。

晋武帝五年(公元269年),湘绣故里冬天不下雪,春天不下雨。地里的麦苗长得稀稀落落,百姓欲哭无泪,忧心忡忡。项修得知家乡受灾,便筹钱买粮买米运回家乡。他还带领家人每天在北京的各个酒店收集废弃的馒头和大米。回到家,他选择把可食用的馒头切成块,做成年糕,晾干后妥善存放。这些干粮有黄的、白的、白的,混在一起装进麻袋。湘绣给它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金银饼”。久而久之,装满金银饼的麻袋装满了湘绣的房子。

那年秋天,湘绣的家乡发生了蝗灾,农作物绝收。临近年底,十个家庭有九个揭不开锅,很多人快饿死了。项修得知消息后,雇了十几辆牛车,把储存的“金银饼”全部运回老家。在这场决一死战中,村民们吃到了“金银饼”,男女老少都称赞湘绣是他们的救星。

太史八年(公元272年),项修积劳成疾而死。村民们得知此事后,痛哭流涕,如丧亲之痛。数百人成群结队,披着白布,步行200多里,赶到都城洛阳,为项修哀悼。然后,大家拉着灵车,在回家的路上嚎啕大哭,把这位伟人安葬在村南的家乡。村里所有的人,男女老少,把一袋黄土套在裙子上,虔诚地给项修加了一座坟墓,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土堆。村里很多家庭感受到了湘绣的善良,于是自发搬到湘绣墓附近居住,日夜守墓,陪伴湘绣。后来,这里的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新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