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明清时期中医保健发展鼎盛时期的主要表现。

中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在明清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最突出的实现就是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了显著的提高。明清时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

张景岳对明清时期养生学术理论的贡献最大。张将《黄帝内经》的论述收进的“取命”范畴加以论述。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体现在治形论中。

张景岳在《形论》中首先批判了老子消极的人生观,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与生命的内在联系,提出形是神和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并明确指出:“善于养生者,不可先养此形为神府?”在张景岳之前,大部分养生专家都注重心灵的修养,从来没有如此响亮地提出过“保持身材”的主张,可见他的养生理论确实是独到的。

除张景岳外,李旦和李时珍也是明代重要的养生理论家。李旦在其养生理论中提出《黄帝内经》“饮食适度,起居有规律,不可操之过急”和“养心在内”是正宗的养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避风御寒、省力放松、戒淫戒淫、淡味静心等一系列实用的养生方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丰富和发展了饮食调养理论,在养生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达方式通俗易懂。

明清时期,随着中国养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唯心主义成分日益减少,许多养生学家开始重视养生理论和实践的普及。此时的内丹气功一改“雅难”的旧貌,开始变得简洁明了。文中对内丹修炼所涉及的人体部位和五脏功能进行了清晰的阐述,特别是内丹修炼的重要部位为三丹田和三观,并指出要点,让人一目了然,非常通俗易懂。

表达的通俗化还突出表现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养生书籍。如医在先,尊生八音,君子食色之言,呻吟之言,修课小窍门,老老不变之言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包含了从古至今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内容,但又高雅通俗的优秀养生书籍。明代王文禄的《药为先》用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许多深奥的养生理论,如形神关系:“形如灯盏盛满油,神如灯油点火。灯坛子一翻,灯坛子就爆了,形和神合,即魂满,营和。”

胡的《类修精要》以格言警句的形式总结了许多重要的养生方法。例如,在谈到情绪调节的养生作用时,胡写道:“笑,少;烦了,就老了;打一仗,瘦瘦的;让路,变胖。”不仅语言轻松朗朗上口,形式也很活泼,容易被大众接受。健康书籍的普及不仅促进了健康文化的普及。

3.保健对象偏向老年人。

中国的养生理论,自唐代孙思邈提出“养老大案”以来,逐渐将研究重点转移到老年人身上。然而,这种观点真正流行起来是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朝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长生不老,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也举行过上千次的宴请和敬老活动。最高统治者的上述举动,客观上促进了重视照顾老人风气的形成。这一时期出现的养生作品,大多不同程度地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关。

明清时期养生保健的对象是照顾老人,这也说明当时出现了大量的老年学专著,如《寿世保元》、《老老边宇》、《老老恒言》等,都把养老列为重要的养生保健内容。其中,明代医家龚廷贤也在《时寿宝源》中写道?在衰老理论中,衰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的。此外,当时的许多非养生专著也非常重视老年人的保健和长寿。

4.多种养生方式并存。

明清时期的养生方法与前代相比没有明显的改进,但现存的各种养生方法却是兼收并蓄,从而呈现出动静并重、综合调理的多元化趋势。在这个时期,静态的养生方法特别注重管理心灵。在《尊生八记》中,郜琏强调提醒人们,只有保持健康,关心心灵,才能延缓疾病,延长寿命。

与静态保健的特点相对应,明清时期的动态保健注重指导方法。所谓“导”,其实是一种以“导气使和,引体使柔”为特征的医疗运动保健方法,将积极的呼吸运动与身体运动相结合。它起源于战国时期,与气功、推拿成为中国动态养生法的三大支柱。

明代以后,道藏的出版和武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道音的普及和提高。如华佗的《五禽图》在明代郑德时期的状元罗鸿贤所著的《仙传四十九方》中有详细的收录,并指出“凡人不安,玩此禽兽之游戏,必出汗而得病。”指出引导法的保健作用。此外,综合调理也是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