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成为儒家经典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学术源经最晚出现在殷周时期。

六经(或五经)一直被说是儒家经典。虽然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至今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也没有权威机构和部门组织相关研究予以澄清和纠正。即使在相关的讲堂、教科书等出版物和各种媒体上,这种说法目前仍然大行其道。比如,六经(或五经)在“国学”的教育和宣传中,仍然作为儒家经典灌输给孩子,这种教育越来越时尚,特别是在对孩子的所谓“启蒙”教育中。

将六经(或五经)描述为“儒家经典”是自汉代以来一直延续的历史事实,但这并不符合六经(或五经)的本来面貌及其与儒家思想原本关系的历史事实。

就儒家而言,且不说被视为其创始人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只活在春秋末期。他没有自称为“儒家”,也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冠于“儒家”。“儒教”和“儒教”的名称是在孔子死后多年。即使“儒教”从孔子算起,因为六经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也不能算是儒家经典。

将六经视为儒家经典,不仅有违史实,也无形中人为地推掉了中国学术创造的历史。因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百家争鸣诞生于战国时期,而中国的学术萌芽和成熟要比这早得多。

学术是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专门的或专门的文化知识。先有精神文化,后有学术。中国的学术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积累、升华和凝结。这个过程挺长的。如果说中国精神文化的开端最晚始于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那么到了商朝,中国的学术已基本成型。

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创造的剩余产品的积累,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即精神产品生产的阶级。同时,生产精神产品所使用的文字及其所表达的书面语言也日趋成熟和规范,为精神产品的生产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创造取得质的飞跃。于是,专门从事某一文化领域和方面的知识开始从混乱的精神文化中分离出来,并逐渐积累、升华、凝聚,形成某一特殊领域和方面的学术思想。

现有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早在商代就进入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到了殷周时期,中国的学术著作,我们称之为“国学”,就已经出现了。

二、当列为中国学术书籍的主要来源。

从语法结构上来说,虽然商代的甲骨文大多透露出中国早期诗文的古朴凝练,但周代的文字和记录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比商代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观点把六经归为“儒家经典”,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然后再联系其他作品,就看不到这样的进步了!从商代甲骨文的简明语法到百家争鸣的浩如烟海的著述,这种写法和写法发展的突飞猛进,太不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了!

人们在谈论中国的学术时,总是谈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忽略了“百家争鸣”赖以产生的源头活水。这样看来,百家争鸣实际上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绝不是这样的。在百家争鸣出现之前,学术著作早就存在了。它们是百家争鸣的活水之源,是应该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经典。

中国的文明起源相当早,最晚始于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时期,逐渐被学术界认可。虽然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是在这之后,但远早于孔子。据《左传》?据《召公十二年》记载,王岳说:“好史,子善之!我能读三坟,五经,八类,九丘。”根据历代学者的考证,这里所说的三座墓是关于伏羲、唐尧、虞舜的书。八所是最早的八卦书。《九座小山》是一本关于九州的土地和风俗的书。由于这些书至今未见,其具体内容和产生的具体历史年代也无从得知和证实。但它至少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古籍起源很早,其中一部分确实流传到了孔子的时代,从而为孔子研究和整理经典文献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据我们所知,流传到孔子时代的经典文献主要是六经,所以六经是应该被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经典。

据史书记载,孔子编纂了六艺(经)。自从孔子编纂了六经,六经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由于“焚书坑儒”和战争对古代文献的破坏和丢失,后人所说的六经与孔子所见的六艺(经)是否一致,值得探讨。既然有人认为《书》和《礼》写于战国末期甚至孔子之后更晚,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书》和《礼》很可能不是孔子看到的原作。但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书”和“礼”都不同程度地指的是原始文献,从而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它们的本来面貌。

所以我认为六经应该列为反映中国学术源头的代表作和主要典籍。按其年代顺序,其顺序应为易、蜀、史、李、岳、春秋。之前的整理(诗、书、礼、曰、易、春秋)都是儒家作为“儒家经典”来做的。因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通过写十翼即《易经》来解释《易经》的,所以《易经》是在《春秋》之前列出来的,而《春秋》是孔子着重修订过的。

三、《易》是迄今为止中国学术文化的总源头。

与蜀、史、李、岳、春秋相比,《易》产生的时间最早,在中国学术即国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尤为重要。

韩曙志说:“音乐是与上帝和仁慈和谐的象征“诗”是正当的、正义的;李“风格鲜明,智者见之,故无训;书广听之,知之术也;”《春秋》是信仰的象征。五者,盖五理,应互备,易为原。所以说‘易若无形,则枯或殆矣’,话以天地而终。至于五学,世道变了,五行更有用。”《易》被视为"天地之始"、"五学之源",被置于"五学"之首,是有见地的,也是符合史实的。

商代甲骨文的简明语法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浩繁著述之间应该有著作。在没有新的发现之前,我认为一直混在六经中的《易经》首先应该是这样一部作品。

说到《易经》自然涉及八卦,前面提到《巴索》是最早的八卦书籍,但《巴索》是传说中伏羲所绘的八卦记录吗?和易有什么关系?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去过巴索。一般认为《易经》经历了连山、归藏、周易三代。连山失传至今未寻,归藏近几年失传已久,但找到了,需要整理,而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易》,所以《易经》通常简称《周易》。《周易》本是一部占卜之书,在《左传》中已有记载,说明最迟在春秋时期就已流传。关于其成书日期,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多数人认为是在殷周时期或西周初年,司马迁的“盖文王行于易经”之说才得到认可。关于《周易》中的“周”字,历来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认为代表年份是周朝。甚至对《周易》中的“易”字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解读,认为《周易》说“刚柔相济,变化于其中”是好的,即万物都是通过阴阳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秦始皇焚书,周易因为是占卜书而幸免。到了西汉,儒家把《周易》、《诗》、《书》、《理》、《越》、《春秋》视为“经”,合称六经,所以《周易》也被称为《易经》。

由于《易经》早在儒家思想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和流传,因此将其归为儒家经典是后世儒家的一厢情愿。从三代易来看,起初它只是用符号通过画卦来表达意思。它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结绳和象形文字之间的文字创作,然后到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制作卦爻辞(有其子周公参与)。易经的演变与中国文字的演变相结合,不仅标志着先民“仰视观察”和“修天地之道”意图的渐进,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学术随着文字的发明、演变和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说伏羲的画八卦是指在文字发明之前,先民有意通过一些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那么当周文王根据八卦符号推导出六十四卦,并用成熟的文字来诠释卦时,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的字面意义就不复存在了,而只具有了“符号学”的意义。

从迄今为止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献来看,《易经》是中国最早的著作,至少到目前为止,把它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总源头仍然是有效的。

《易经》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说《易经》基本形成于殷周,并不意味着否认其后几年没有经过修饰和修改。既然《易经》主要用于占卜,那么在殷周时期八卦变成六十四卦之后,它就不可能被更多的人使用和检验了。《易经》卦中记载的一些东西出自周公、文王,丐帮与此有关。但综合资料来看,易经早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可能有多种解读,自然成为孔子梳理易经的参考资料。无论《易经》与其他五经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多大的不同,既然都经过了孔子的整理,就决定了六经之首《易经》与孔子其他五经的相似性。

孔子的《易传》越来越被考古所证明。马王堆帛书《尧》一文指出:“大师老而擅“易”,居时在席,行中在行。”“孔子易经,至于‘失’与‘易’两卦,没有理由不废书而叹...”还记载子干(龚)晚年不理解大师对《易经》的态度,大师向他解释说:“易经,我祝之,我认为是道义。你赞而达数,你知数而达德,你仁义。赞美不够,是女巫;数而无德是历史。为一个女巫的历史感到羞耻是件好事,但不要拥有它。后人疑丘,还是用易?我只求德,走吴石老路回国的也是特殊。君子之德不求快乐,所以牺牲稀缺;仁义求吉,所以预言,希望。祝女巫占卜?“说明了当时孔子对占卜的理性态度。帛书《易传》中记载的孔子言论,如二三子、一之一、尧尧、衔接、缪和、赵丽等,基本上都是这一版《易传》的内容。从帛书《易传》中可以了解到孔子对《易经》的创造性诠释,说明孔子晚年与《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表达了《易经》的哲理,被弟子们总结写成《易传》。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孔子不仅是一个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是一个作者。他写的是《易传》。”“孔子晚年写《易》和《易传》,或者是弟子写的,书和《论语》是同时写的。从子思到荀子等人都有引用,这绝不是一本迟来的书。当然,当时《易传》的面貌不一定和今天的传记一模一样。这是古籍的一般规律,并不奇怪。研究孔子,离不开周易经典。”所以,如果把《易经》分为《易经》和《易经》,那么《易经》确实是儒家经典,但不是。只是被儒家奉为“经典”。

如果《易经》(不仅仅是《易经》)被一般的儒家理解为自己的“经典”,那么《易经》绝不仅仅是儒家经典。只要仔细分析它的内容,就会发现它远非儒家所能涵盖。易经包含天文、地理、数学、领导力、决策、管理等。,除了道教,佛法,阴阳,农,医,军,纵横。其关于天、地、人(或天、道、人)的“三物之道”和“三物之建”的原理,在当今地球人类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文生态危机面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周易》中的领导、管理智慧和思想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社会领导、管理和决策的其他方面都有启发意义。《周易》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的、平衡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对现代思维观念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易经》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对基因伦理、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社区伦理、家庭伦理、企业伦理、网络伦理乃至全球伦理、空间伦理的构建和发展都显示出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从迄今为止的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毫不夸张地说,《周易》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总源头”。

第四,书、诗、礼、乐、春秋不仅仅是儒家经典。

书、诗、礼、乐、春秋其实在孔子之前就有了,所以不是儒家经典,也被韩和儒家列为儒家经典。因为被儒家列为经典,所以分别称为“经”。儒家把它们列为经典封面,因为孔子编辑过它们。比如司马迁说:“孔子说,‘六艺用以治一,礼用以救人,乐用以讲和,书用以教事,诗用以表意,易用以神化,《春秋》以德为本。" "(《史记?滑稽故事列传)郭店竹简中的性假装有孔子关于诗、书、礼、乐之教的记载:“诗、书、礼、乐皆生于人。”诗”有关系;书”有话要说;礼”和“乐”是有关系的。圣贤会通过与人比较来学习它,观察它的顺序并与之对立,衡量它的意义,根据它的感觉进出,然后再传授它。教,所以生而有德者,中国也。”

传世文献中,关于孔子和六经的相关资料最早见于《庄子》?田芸:“孔子对老聃说:‘邱智六经,诗,书,礼,乐,易经,春秋,想了很久,谁知道为什么?’”“庄子?《田芸》显然不是庄子本人的作品,也不太可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因为“六经”的提法只出现在汉代。而且和孔子谈话时提到“儒墨”也太违背历史事实了:老子和孔子怎么能谈他们死后才出生的墨子呢?尽管有这些错误,但孔子对待诗、书、礼、乐、变、春秋的史实并非毫无根据。另《庄子?天下曰:“诗以道为本,书以道为本,礼以道为本,乐以道为本,易以道阴阳,春秋分道名。“虽然《庄子?天下不是庄子自己的作品,而是司马迁的《史记》?搞笑传记显然指的是这篇文章。这些都说明孔子与诗、书、礼、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已被编辑。当然,学术界对此尚未形成* * *认识,但即使孔子对《诗·书·礼·乐》进行了编辑或加工,也不能将其归为儒家经典。

从该书来看,它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的编纂,时间可追溯到尧舜至春秋中期,约1500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的记录。史记?孔子的家人说孔子“为书传作序,自上世纪的唐瑜到秦苗,编修大事”。这是几代人争议的问题。愚者认为,虽然书中的一些章节,如《尧典》、《皋陶墨》、《愚公》、《洪范》等,是后人考证后所写,孔子本人也自称“言不尽文”,但孔子阅读、编辑、作序前人的著作也是有可能的。书中不仅记载了古代的许多传说,还保存了商周尤其是西周早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无论是传说还是史料,都包含着丰富的学术见解。

殷瑛·李霞。殷人的制度基本上是从夏制度演变而来的。在目前不清楚夏人具体情况的情况下,可以从已知的殷人情况来做一个大概的推断。根据甲骨文的研究成果,殷王室有专职史家,甲骨文中的部分地扮演了这一角色。他们的职责是记录皇室的活动,他们的工作规则就像《礼记》?玉藻”,运动在史书上是左的,话在史书上是右的。还是喜欢《汉书》?易文志说,左《史记》说,右《史记》说。他们记录的言行,大概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史书内容,也是孔子当年所倚重的文献。

所以从书中内容所反映的史实来看,应该是几代历史学家所写。虽然它的确切成书日期还有待考古证实,但它至少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所以它不是儒家经典。

再看看这首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首,分为体、雅、颂三大类。其《风》为民歌,《雅》为西周王绩正统雅乐,《颂》为上层社会祭祀祠堂的舞曲。它们广泛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了珍贵的史料。这些篇章很多是民歌,揭露和抨击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黑暗和愚昧,同时热情歌颂劳动者的勤劳和爱心;也有不少揭露时政的作品,表现了对周王室衰落的焦虑和忧郁;还有一些祭神祭祖的篇章,记录了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但大多是歌颂和宣扬统治者受天命的思想。但光是这首诗的篇幅就比原作少了很多(只有原作的十分之一)。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至于孔子,古人写的诗有三千多首。重要的是去掉它们,取之可施于礼义,而取之于契和后稷,则被描述为殷周盛世,缺乏隐逸和圆满。始于酒席,所以说官聚之乱始于冯,始于,文王始于雅,清殿始于颂。305首《孔子》都是弦歌,为的是把邵、吴、雅、颂的声音结合起来。礼乐可从今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可以看出,这一版《诗经》是由大量的前人诗词汇编而成的。毕竟,诗歌是在孔子之前产生的。即使是孔子删节编辑的,也不能算是孔子的作品,所以不能算是“儒家经典”。

《礼记》,即《周礼》,是一部反映周朝礼仪和制度的著作。它是周公传下来的,孔子看到和编纂的是原著,现在已经不是原著了,关于它的成书日期和作者也一直有争议。《周礼》共六篇,包括《天官中载》、《地官司徒》、《官纯宗伯》、《下官司马》、《秋官四扣》和《冬讼空》。冬官司早输了,汉朝用拷公基补上。汉代六经编纂的《礼记》指的是《礼记》,而不是孔子所见的《礼记》。《李》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不能因为孔子编辑了它就认为它是“儒家经典”。何况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是礼记,不是孔子那些年看到编辑的礼记!《礼记》是汉代的著作,将其视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显然更不合适。

岳失联已久但至今未寻,不便细说。但因为先于孔子,可以肯定,所以不能算儒家经典。正是因为岳的失传,才自起改名为五经。

至于《春秋》,据说是孔子根据历史学家鲁编的《春秋》修订的。司马迁称“钟繇”,写《春秋》。“历代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愚者认为孔子的生卒年(公元前551-479)与《春秋》(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的编纂是有可能的,但鉴于孔子的自白,没有留下专著,甚至连《论语》也没有。除非把“写作”理解为“编辑”。而且,孔子之前恐怕不止一部《春秋》。由于《春秋》可能是西周末年以来各诸侯国形成的历史档案文献,其性能与现在版本的《尚书》相似,但又因孔子校勘而与《尚书》不同:《尚书》以夏商周为序编纂文献,而《春秋》则以鲁的活动为主线记载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与交流。所以现存的《春秋》即使真的是孔子编的,也不是原来的样子。至于孔子之前的《春秋》,可能正如孟子所说:“君迹亡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金的《程》,楚的《祈使》,鲁的《春秋》,一也。它的主题是金文的齐欢,它的文本是历史。子曰:‘其义为丘所盗’。“从孟子的话来看,当时各国都有类似《春秋》的著作,但绝不比现在的《春秋》多。从孔子说他看过一百二十个国家的《春秋》,到墨子吹嘘“我看过一百个国家的《春秋》”,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看来,《春秋》就不是儒家经典了。

总之,《易经》是迄今为止体现中国学术起源的一部古书,而《诗·书·礼·春秋》和《越佚》也应列入中国学术起源的主要书籍。

把六经(或五经)当作儒家经典,是汉代儒家的一厢情愿。其实如果把它们算作经典的话,它们是百家争鸣的经典,是整个中国的学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