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学习中医(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中医)

中医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文化成就、总结、传承了中医理论,而中医理论又反过来丰富了中国文化。

历史上有些名医是先学儒学,后转中医的,比如皇甫谧和朱丹溪。有些人既是政府官员又是医生,比如王冰和徐大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种现象与一些古籍中中国文化与中国医学的联系有关,以至于当时的学者中有“子必知医”的说法。也许是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以前有些学者把研究和琢磨中医当成一种爱好。

其实,中医除了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治疗,还包括古代天文、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中国古代学。我们学习它,除了自我保健,还学到了很多国学知识。所以有闲的话,不妨研究一下。

——正文选自孙·《诊断札记》。

对中医的感性认识

中医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一种是西化中医,按照西医的名字和化验单看病,药无汤。堆积如山的中药没有君臣辅佐之规,不仅使治疗往往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

二、中医:这些中医往往是师徒或中医,以汤开药,有时以经典为基本方。治疗效果还不错,老病人也多。但当时中医的问题是,慢性病是停不下来的,停药后还会复发。其次,对于严重的疾病,尤其是肿瘤,手段有限,稳定病情非常困难。所以当时中医的观点是让肿瘤患者先手术,同时用中医调理。治疗感冒不能用一剂药解决问题。

三、经典中医:这类中医是真正的中医。他们根据六经的辩证法来分析病人的病情,辩证法是准确的。往往患者喝下第一碗药就能感受到中药的神奇疗效;治疗哪怕是很可怕的肿瘤,如果辩证准确,病情一下子就控制住了。一般一剂或两剂药用于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这种中药非常稀缺,比如美国的倪,北京的,陈明的,南京的。但我也看到,在中医经典加减方药、换方的时候,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反复发作。

有了对中医的感性认识,才能确立学习中医的方向,学习中医经典方剂,辩证运用六经。

学中医的第一口奶

学习的动力是需要的。如果没有强烈的欲望作为支撑,你很少会去热爱和深化一门知识。

在中医诊所待了两年后,我开始自学中医经典。我最先学的是《伤寒论》。我学的第一本书是刘渡舟先生写的《伤寒论十四首》,然后去中医药大学听了陈明老师的《伤寒论》。

不到十天就学会了《伤寒论》,也就是用桂枝汤治好了邻居家那个满头大汗的小伙子;一个星期后,我用两剂柴胡桂枝汤治好了邻居需要手术的胆结石患者,真的让我震惊!为什么学第一口中药很重要?这两个案例让我坚信,现代的疾病,不需要加减原方就能治好!这一口奶太重要了,因为现在的古典中医在教学生的时候都是在告诉学生加减法。有了这一口牛奶,我就不会被误导了。现在中医都在实践经方合方,经方合方,经方加减,但我更尊重经方的原方,在自己,家人,朋友之间实践经方的疗效。

虽然有些经典验方认为我很幸运能遇到符合原方的病例,但我坚信原方有更好的疗效,因为我实践过100多位患者的治疗,效果神一样好!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

学中医自然要看中医书籍,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入门书籍,有序阅读,无疑关系到时间和效果。

1,中医基础理论

这本书是中医理论的总框架。从这本书开始,我们先了解中医是如何阐述人体的生理、疾病的发生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书中提到的中医术语和名词,所有中医书里都会有,所以先看这本书,然后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因为中医充满了古代的哲学思想,非常抽象,整体观和逻辑性都很强,所以我们直接用文字去读并不透彻,而是要立体地去思考和演绎,不仅要融会贯通,还要能够运用自如。

2.中药

通过对历代中药的挖掘整理,目前有654.38+0万余种中药,但部分中药教材基本是围绕《神农本草经》略有增加,只有400种左右的药物,功效被多个科室沿袭,对于从事多学科临床诊疗的专业中医来说是不够的。另外,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对药物的疗效还存在一些误解,或夸大,或其他作用尚未发现,所以临床应用还必须参考一些现代药学专著对其进行充实。药物的性味、功能、炮制、用量都要掌握,其副作用也要了解,尤其是毒性药物。

3.处方

方剂学是阐述和研究药物方剂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临床科室的基础学科之一。

中医书上有很多药方,明代以前达到六万多种,后来也有很多创新。目前大部分方剂教材都是以治疗和疗效分类为基础,只选取了400个左右有代表性的方剂,其中一些很少使用或完全使用,而很多方剂在临床科目中并没有选取。所以初学者可以请临床中医指点。

除了掌握方剂的基本知识外,还要熟记临床常用方剂和书中未收录的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前辈的药方是他们治疗经验的总结,有些两千多年后还在用,所以需要时间背诵。

4、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是望、闻、问、切,四诊不可偏废。舌诊在观察中尤为重要,有“证不辨诸脉,脉不辨诸舌”之说,可见舌诊是可以在有疑问时做出正确判断的。脉诊的切脉感觉是神秘而复杂的。以前一些中医经常用它来炫耀自己的技术,三个手指一碰,就涌出病人的症状。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因为脉诊,而是因为先有患者或家属叫苦,再加上脉诊的同时无声的观察、倾听和参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或音韵学的需要,古代脉诊专著往往夸大其作用或带有任意性。我们不能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而盲目相信脉诊,而是要把四诊结合起来。

四诊的过程就是检查的过程,也是取病理证据的过程。从四个临床总结证据,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出患者的病因、病机、部位、性质、潜力,这就是“辨证”。中医治疗是“辨证论治”,所以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这也是衡量医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熟练与否取决于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掌握。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前人为我们总结了一套系统有效的辨证方法,如病因、八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养血、三焦辨证等。这是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不同的疾病创造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们各有特点,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现在只是互补。在临床诊断中,不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判断每一种疾病,而是要针对疾病类别。

学习中医的第二步——研读四书五经

我特别同意倪夏海先生的观点。第一,要学习中医针灸原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有扎实的经典知识,再去学习中医关于温病、方剂的经典,才不会迷茫。

为了更好的给自己和家人治病,我先学习《伤寒论》,然后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实践经方。有了实践,我们会更加确信《伤寒论》的条文是真理。学习的技巧就是看《伤寒论》教材和《伤寒论》教学光盘。网上有一个郝万山老师的课件。如果经济宽裕,可以请外国友人购买美国倪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五本课件。倪老师的课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觉得是学习中医非常好的课件。

学习中医的第三步——学会运用经方。

现代中医在教人如何开药方。我觉得这种方法不仅中医难学,而且效果不好。因为古方原理早就失传了,我们假设古方原理,方子才能准确。

师傅告诉我,以前的儒医,也就是一个秀才以上的秀才,不学医,但是家里人或者邻居有疾病,就从医书上选药方,不自己开药方,治疗效果也很好。

仲景前辈经典方剂200余首,桂林古伤寒论经典方剂380余首。我们先学习如何使用这些经典方剂,并用它们为自己和家人治病,积累经验。我的经验是,经典药方就像精确制导的导弹,打在哪里,疗效就非常稳定。患者病情复杂时,可用2-3个方子。为了避免药物的相互干扰,病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服用不同的处方。

我坚信,中医初学者学习如何使用原方,比学习如何自己组方或如何配方或如何配方更有效率、更有效、更稳定。

学习中医的主要方向——学习专病的治疗

老子说:智者无知识,有知识者不智!学中医也是一样。你要有基本功,学好四书五经,还要有专长,重点是具体疾病的临床研究。

我学了中医以后,用经方给家里治疗各种杂病,在门诊和老师一起用经方治疗乙肝及其并发症。攻克专科疾病对提高临床水平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门诊病人不多,但我们在这半年里已经积累了100例各类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病例,对乙肝传播的规律、治疗的难点、如何守方、如何换方、方药的四季变化有了基本的概念。当门诊能把有生命危险的重度肝腹水患者逆转过来,缓解肝癌的不适症状,稳定病情的时候,我才深深知道六经是对的,方子是多么伟大。同时,乙肝患者还有杂病,如月经不调、流鼻血、口腔溃疡等。我也可以从乙肝的治疗中学习治疗杂病的经验,所谓一站式沟通就是全合一。我认为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治疗门诊上千名各种乙肝患者,肯定能解决乙肝及其并发证的大部分问题。

西医很多慢性病都没有很好的方法,比如过敏性鼻炎、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肿瘤等。这些疾病都有相应的治疗方剂和经方的经验。中医学生专治一病,一病有数不清的变化。同一个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变化,不仅功德无量,而且影响巨大。为什么要担心中医?

学习中医离不开导师和朋友。

老话说,一口井三遍水甜,你跟三个武林高手学。学习中医,拜访名师,多结交中医学者,对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有很大帮助。我经常把疑难门诊病例发给我的英国朋友讨论,他们的分析也开阔了我的视野。一种慢性肝病门诊治疗,可以缓解少阳,可以迅速缓解口苦、咽干、头晕、恶心、胁痛、乏力、失眠等不适症状,但时间长了,病情可能会复发或停滞,非常混乱。我问了道医,道医用干净的手刷了牙,说:“太阳升起来了,阳气就少了。怎么会有那么多阳供你上升?你得回到后天的基础和先天的基础。”。真是一针见血,惊醒梦中人。

另外,大家要注意不要迷信权威,甚至是自己的老师。临床试验后的经验最可靠。

自学中医其实和很多其他知识的学习差不多。想要不走弯路的起步,就要从名师、经典入手。你接触到的人和知识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视野和你在学习前期,甚至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能达到的高度。

同时,如果一个受人尊敬、学识渊博的老师,用清晰的思路、简洁朴素的语言、真实精彩的案例来教你,差别也不大。就算你一样勤奋,久而久之也会有天壤之别。

结尾—

1,文远/本文转自中医思维+编辑/杨莱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有使用不当,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