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虚无,只有虚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贤无为而教无字。”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无为,即“先不为事,后不为事”,为自然所治。无为是实现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无为而治”的前提和条件。《文史》说:道家的无为政治观是“君之术南”,表现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无尚贤,使民不争”、“贵奇货,使民不盗”、“弃智”、“弃义”。庄子甚至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求,无为而安。“世上无所适从,无所不为,静则静,民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汉初的黄老学吸收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了秦末政治动乱后的人心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奢赋税,与民同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预主义或少干预主义,以稳定人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宋初年,统治者运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来协调和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魏晋玄学学者通过宣传无为,引导人们消极、隐逸、信口开河、无为,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对“道”的追求。老子的“道”论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把握。它的目的不在空虚的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对个体生命来说,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现善治是一种智慧。虽然老子的思想以“既玄妙又神秘”著称,但其背后的救世情怀却值得一再欣赏。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人类的一切事务,包括管理,都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无为思想影响最大。“无为”就是老子心目中的“道法自然”,即“人守法,地守法,天守法,道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视道为宇宙之本,道的本质是“永远无为而无不为”,即“道”是“生来为宇宙万物服务而不劳而获,衣养万物而不为先”。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白白的一切”;就道对万物的“勤”“不存在”而言,道就是“无为”。本质上,这是“无为”与“无为”的有机统一。世间万物的创造和存在,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基于这一思想,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和人民应该反对“有所为之治”,提倡“无为之治”。在他看来,“无为则无死”,“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损”,圣人“无为而无所为,总从世间取无;而事出有因,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无为”作为圣人“取天下”、“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反对儒家追求“以德治国”、“以智治国”。指出:“道弃,有义;智慧带着极大的谬误出来;六亲不睦,有孝子;国乱,有忠臣。”认为“上古之善为道,不以智为民,以愚为民”,“民因智而难治。”所以,以智治国,是国之贼;不以智慧治国,是国家之福。”同时,老子也反对军事家的“以武治国”和暴力战争。认为“兵是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张“民以道辅,天下不以兵强”。只有无为,才能达到“吾无为而民为本位,吾静而民自以为是,吾无为而民富,吾无欲而民简”的理想社会。

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做。

“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诸侯大乱,统治者胡作非为,贪得无厌,肆意放纵,导致百姓生活贫困。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无为而治”。他说:

“我什么都不做,人民是白手起家的。我安静,人民自以为是。我无事可做,人民富裕。我无欲无求,百姓淳朴。”

“善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暴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婪而提出的。老子认为,政治家应该能够“无为而治”,管理而不干涉,有君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太平富足,社会自然就和谐稳定。

“无为”就是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破坏道德规范、违背社会规律、有害众生的事情。但这里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不是不作为,而是指不轻举妄动,不乱作为,顺应客观情况,尊重自然规律。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不为而不为。在这里,“无为”是一种立足于世间的态度和方法,“无为”是指什么都不做的效果。老子曾说“无为而死”,意思是用“无为”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什么事都做不成,也做不好。所以,老子讲的“无为”,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为”、“有为而不为”、“有为而不争”,即无为而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为某事做某事。

我说的“无为而治”和“无为而治”,并不是指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做。老子生活的时代,百姓日出而作,自给自足。不需要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谁“做”就自然做什么。而统治者一旦“行动”,就是督促重税用于豪华宫殿的建设,或者发动吞并他国的战争。如果我们这样做,人民就会受苦,社会就会动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人民就会安心,社会就会安宁。所以“无为”就是不轻举妄动,不吊儿郎当。也就是说,统治者的行为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根据规律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不轻易改变。在这样的法律和制度下,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做。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变成了“有所为”(有奉献)。

不争而成。

在自然界的万物中,老子最推崇水。他认为“不争”是美好的“水德”的一种品质。老子曾说:“水为万物所好,无争。”这里的“无可争辩”指的是无私。水利滋养万物,但不争取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第二,意味着没有与世界的斗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过的事物上,也包括面对世界上的一切。

“因为无可争辩,所以世界无法与之抗衡。”

“站着不奋斗不烦恼,站着不奋斗不成功。”

“不争之争”与无为(南方日报)

刘小青

东汉时期,贵族邓绥受到皇帝何的宠爱,皇后殷十分嫉妒。但邓穗为人谦和顺从,对殷十分敬重。与殷家同时代,邓绥从不坐直;而且每次皇帝提问,邓绥总是让尹先说,跟尹说个不停。每当我发现自己的衣服和尹的一样或相似时,邓穗都会马上换掉,绝不和尹抢风头。尽管如此,殷还是伙同他人行巫术,企图杀害邓绥。鉴于殷的跋扈阴险与邓绥的谦让隐忍形成鲜明对比,被皇帝下狱,在邓绥辞官时执意立她为皇后。这个故事被后世史家公认为“不争之争”的典型。

这里的“不争之争”类似于作为领导方法的“不作为”。这里的“无争议”不是真正的“无争议”,而是一种“无争议”的手段;“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不是真的“无为”,而是以“无为”为手段。所谓“无为而治”,本质上就是把“无为”作为执政的方法和艺术。孙子兵法的创始人姜太公说过,最开明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道家也把无为而治作为治国的最高境界。至于历代的皇帝、将军,大概没有人不想用最少的努力做出最大的成绩。只是要做到无为,确实需要领导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领导者如何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从历史经验来看,至少应把握以下五条:

1.与民同乐,宽容大度。姜太公说,天有规律,人有自己的规律。如果君主能遵守修身之法,天下自然就太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高祖刘邦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表面上看,他并不勤奋,但实际上,通过让百姓耕种生活,农业和工商业发展迅速。明朝的冯梦龙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宋初宰相赵普,总是收到士大夫之间互相揭橥的公文,看也不看就烧掉。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不负责任的,但实际上,正是通过遏制勾心斗角的不正之风,他维护了当时的“安定团结”。

2.顺应自然,遵守天道。汉文帝的母亲姬伯只是刘邦的一个妾。虽然只被刘邦“宠爱”过一次就怀上了“龙种”,但生下儿子后依然很少见到刘邦。后来,姬伯不仅因为得不到刘邦的宠信而把母子二人从吕后的囚禁中解救出来,还因为儿子幸运地登上了皇位而当上了太后。这说明削尖脑袋有所斩获不一定是好事,但即使输了也要顺应自然不一定是坏事。

3.清纯淡泊名利。南北朝时期,傅昭历经宋齐梁,历任县官、地方长官、朝廷官员。当时朝代更迭如灯笼,官场混乱,险象环生。傅昭之所以没有遭受任何挫折,能够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誉,是因为他淡泊名利。据史书记载,他住在朝廷,没有受到任何邀请;家庭室,没有学生,没有党羽,没有个人利益。这些无疑是他能够死得其所,名留后世的重要原因。

4.以义避恶,言行谨慎。西汉后期,政治非常腐败,朝廷日薄西山。当时,哀帝宠信了高安侯董贤,并把他的妹妹作为自己的妾。严复,傅皇后的父亲,害怕有一天会有一个改变废除,意想不到的麻烦。他的朋友桓谭说:再严厉的刑罚,也不能加在无辜的人身上;再邪恶也不能平白的加在忠诚上。桓谭告诉他,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告诉皇后不要用巫医和技术的手段与董妃竞争;其次,他自己要辞退徒弟,要谦虚,防止别人利用他的处境在外面胡作非为。不然皇帝抓到什么东西,后果不堪设想。严复按照指示做了。后来在皇帝的授意下,董贤想尽了办法,包括把傅皇后的弟弟抓起来受审,却没能找到陷害傅家的借口。

5.打消疑虑,保护自己。俗话说得好,有伴如虎。如何打消皇帝的疑心,一直是官海沉浮的关键。楚汉相争期间,率军东进的汉王刘邦派人去慰问留守关中的丞相萧何。为了打消汉王的怀疑,萧何从自己的亲戚中挑出壮士,让他们护送粮草去荥阳参军。就这样,萧何赢得了刘邦的信任。在历史上,功成身退也是官场规则。道家始祖老子认为,功成身退是天地之道。有很多功勋卓著的英雄,比如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唐朝的代理护国公李靖等等,都因为不服老头子的功名利欲而没有好下场。

道教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和纷争。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周闻建立的社会、道德和政治秩序正面临崩溃。用来维持这种秩序的周闻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架子。儒家想用仁义来丰富这个外在的架子,而老庄认为这些东西是外在的形式。即使他们能够实现社会秩序,这种秩序也不是理想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人们受到束缚,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一样,基本上是一种内圣外德的学问,其终极关怀是个人修养,成为一个有德之人[6]。但是,修养和道德修养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如果没有* *,它的存在就会有危险。道教不是政治不可知论者。对于什么是理想的政治秩序,道家提出了一套理念,即“无为而治”论。这一理论与道家的内圣论和玄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的内圣玄学最重要的理论就是让人顺乎自然,顺乎自然,而不是刻意为之。庄子刻意篇中所列的五种人:谷中之人、凡间之人、朝廷之人、江海之人、道导之人,都是刻意不顺从的人物。这些人违背了自然,所以他们不得不成为道之人。庄子认为,只有干瘪无涯的圣人,才能做到“高而无志,行而无仁无义,治而无名,闲而无江海,过而无悟,忘而无例外。”。只有这样,人才能顺应自然,获得自我解放。天地之所以大,是因为它能顺应自然,从而成就一切。所以老子说,“是为玄德而生而无之,是为行而不倚,是为长而不杀之。”(《老子》第十章)并说:“道法自然。”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说是他们玄学和内圣的政治运用。老庄有很多地方讲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