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庄子人生哲学——以养生大师为例
关键词庄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养生大师
《养生大师》是《庄子内篇》中关于养生之道的文章。整篇文章分三个部分讲述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和过客之道,体现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借助海德格尔哲学,对《养生大师》进行存在主义分析,旨在发掘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维度,巩固学术成果。
《养生之主》开篇是对生命和知识的比较。“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也是有限的”这种比较,使个体生命的时间性接近知识的无限性,“有了有限,就没有了有限”,最后得出以命学命的危险。这样的隐忧在《快乐旅行》一文中看到过:彭祖不死,人人都想拿下,只会让人感到悲哀。因此,在庄子的生命场域中,生命时间不再作为放置认知内容的容器。过度放纵征服外物的认知意志,会把生命置于危险之中。在此背景下,庄子的论述更进一步,揭示了一种更危险的情况,即有限的主体只会被无限吞噬的危险。
“巧手知牛”的寓言在《养生大师》中起到了重要的隐喻作用。在这篇论文中,经过多年,我的专家抛弃了技巧和观察的有序束缚,将割牛的心法附加到滋养心灵上。通过心灵这个中介来阻止感官,我从用眼睛控制刀变成了用心灵游泳。在这里我报复了庄子的要求,砍牛的技巧只有我的手熟悉,但心灵可以让我的断骨断筋像自然一样符合道法。
那为什么只有认识上帝,而不是精于技巧,才能与道达成共同的目标呢?在《庄子》这里,牛的质地与道的行为不谋而合,生命自身诞生发展的可能性也要顺带一提。而技术工人对牛刀的妥善保存也体现了救人一命的主动性。正如郭庆范所言:“用刀可以养,所以懂得生活才能养。”
1930年,海德格尔在《真理的本质》讲座后,在凯尔纳家中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席间,他突然对切尔纳说:“请借我的寓言集《庄子》!”在这戏剧性的一幕之后,海德格尔开始了他对庄子的解读。
海德格尔通往庄子的捷径是《庄子秋水》中“观沧海之鱼”的经典:惠施与庄子关于“子非鱼,而知鱼之乐”的争论,以庄子“请循其源”的总结而告终。这个“本原”一般解释为题目的来源,但也可以解释为道的本原,即道的本原。庄子坚持“失知”,是为了停止对认知的执念,揭示认知分离蒙蔽学生的本源。
海德格尔也把人的生命的存在看作是In-der-Welt-sein,所以这种存在的生命结构不能作为认知意义上的对象来对待。然而,存在主义的海德格尔并没有把时间性视为无限的恶,而是把盛开在“曾经在现在的未来”中的生命置于时间性之上:时间是这种存在的全部。
我对牛的认识开始是来自于技巧的刻意训练,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认识对象,比如一头新鲜的牛、一把锋利的刀。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些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实用器具,首先是作为祖汉登物而呈现的。所以入门者的本性不是“知识无涯”的原初本性,而是这些存有入门的本体条件。
海德格尔的“整牛”是他的场理论所依据的大地。他在梦中努力生活在地球上,这使他试图“建立地球,这意味着将它纳入自我退休的开放。”但是现代科技的入侵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庄子以神识牛的养生方法被技术主义讽刺地搁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把自然静物变成了一种“解剖”式的分析拆解。现代厨师面对牛的身体时不仅仅是“没有眼睛的牛”,对牛的肌肉组织和骨骼结构的透析也越来越细致。生命像暴君一样看待它所统治的一切,却看不到技术意志对生命的更高统治:“新时代的人在这种意志中是这样显示自己的:他在与存在的一切因而也是与自己的一切关系中,作为实现的生产者而出现,并把这种出现确立为无条件的统治。”海德格尔悲观地看到尼采的权力意志反过来骑在生命的头上,抹杀了生命修身养性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把存在主义的归宿放在“诗意地栖居大地”上,而庄子的“治经之思”则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结构中成为一种修心而非佯装求外的新可能。本文省略了庄子功夫论与海德格尔方法论的比较,以打开新的讨论空间,着重分析养生大师的存在主义意义。
壬寅年五月初四。
参考资料:
【如果!supportLists][1]?[endif]庄周。郭庆范《庄子集注[M]》。中华书局. 2013.3。
【如果!支持列表][2]?【endif】【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M]高元宝译2017-06
【如果!支持列表][3]?【endif】【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家瑛译。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