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苏轼简介

苏轼(1037 65438+10月8日—11 8月24日),字子瞻,又名何中,号铁管道人,东坡居士,号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宋神宗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应永助使。

宋哲宗即位后,历任翰林学士、读书学士、礼部尚书,在杭、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皆知。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至惠州、儋州。宋徽宗获大赦,返回北方,途中死于常州。宋高宗追授太师,谥号“文中”。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学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写作是任意的;他的诗歌题材广阔,清新健康,善于夸张比喻,风格独特,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豪放,与辛弃疾同为豪放代表,并称“苏辛”;

他的散文创作丰富奔放,与欧阳修并称“瓯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也善书,是“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以墨竹、奇石、枯木见长。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册》、《古木怪石图册》传世。

扩展数据:

苏轼的政治成就:

苏轼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也是一位政治家。

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和波折。作为一名官员,苏轼也是北宋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宋神宗到宋哲宗到宋徽宗。

苏轼历经三代,屡被委以重任,屡遭贬谪。但在政治发展史上,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真心为民做事。即使被流放,也不改初衷,踏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事。

从苏轼的诗来看,苏轼天性豪放,思想突破世俗。但在政治上,他属于保守派,反对政治改革。原因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苏轼觉得王安石等人的变法太快,有点轻率。在他看来,改革应该是渐进的。

而且在那次改革中,保守派的主要人物,如司马光、欧阳修等,都是苏轼的前辈,对苏轼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因此,诸多因素导致生性豪放的苏轼在变法中选择了反对变法的保守派。

其实苏轼的仕途是坎坷的,坎坷的。

但从他的诗歌和日常行为中不难看出,他的政治主张主要在于“以民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倡改革可以改善人民生活,但不希望一哄而上引起大的变化,提倡稳定。

主要是考虑到人可以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此外,他主张“仁政”,希望国家繁荣昌盛。

百度百科-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