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阜新棚户区改造规划及棚户区改造补偿标准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解决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自2005年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民生之本,实施民生工程,确保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成果惠及广大棚户区居民。我市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全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5万多平方米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81820户棚户区居民告别居住多年的狭小破旧棚户区,搬入新居,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全市人民转型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一、阜新市棚户区基本情况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人口654.38+0.93万,总面积654.38+0.0355平方公里。辖两县五区。阜新取自“万物富足,人民富裕,焕然一新”的意思。“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有4个落户阜新,阜新是一座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它是中国著名的燃煤城市。建国50年来,* * *为国家贡献了6亿吨煤炭,60吨铁路车皮可以装载绕地球赤道一周。* * *送电6543.8+070亿千瓦时,每个市民平均可分享654.38+030度。

在计划经济时期,受“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影响,工人住房十分困难,大量简易平房建在矿井周围。为了解决孩子的居住问题,矿区的工人在平房周围修建了无数的小房子和楼房。进入80年代后,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这些临时房屋和建筑年久失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棚户区。阜新人引以为豪的李白煤矿,现在已经离开了满目疮痍的李白棚户区。

我市棚户区具有建设周期长、分布广、住房面积大、改造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是全省最突出的。

第一,棚户区建筑年限长。棚户区最早建于日伪时期,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年限超过50年。计划经济时期,重生产,轻生活,建筑简单朴素。不仅面积小,而且设施不全,年久失修。结果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屋顶破损,夏天倒水,冬天引风,很多已经成了危房。棚户区公共基础设施匮乏,居民出行难、饮水难、如厕难、用电难等问题十分突出,火灾隐患也不少。

二是棚户区分布广泛。阜新被称为李白矿区和李白矿区的李白,现在李白遍布李白棚户区。棚户区,新邱、城南、高德、太平、武隆、平安、清河门平房密布,郭铁南部基本是棚户区,号称阜新“第三世界”。老百姓形象地把它比作“过铁路南下,回到解放前”,“铁南铁北是两个世界”。

三是棚户区面积大,改造任务重。全市棚户区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其中纳入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计划221万平方米,占全省计划总量的27%。棚户区实际面积和纳入省级棚户区改造计划面积均居全省第一。

四是棚户区弱势群体人口多。棚户区85%是矿工居住区,大部分是退休下岗职工。纳入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棚户区81.820户、22.66万人,其中低保户30842户,占38%;低收入和边缘家庭高达75%。

五是棚户区商业开发价值小。我市棚户区大多建在矿山、铁路、高速走廊附近,分布在城南矿区周边。交通不便,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土地价值在零以下,基本没有商业开发价值。

六是棚户区改造资金筹集困难。阜新是全省唯一依靠市县两级补贴的城市。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8.96亿元,仅占全省财政收入81.65、438+0.69亿元的1.0%,却承担了全省27%的棚改任务,资金筹措十分困难。

二、棚户区改造取得的成绩

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而且带来了社会更深层次的变化,促进了“三个和谐”,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首先,它促进了城市的和谐发展。

两年来,我市共拆除棚户区221万平方米,新建住宅71栋272万平方米,城市规模扩大近一倍,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合理化。一是大量超大型棚改为新区。新邱棚户区是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棚户区,仅纳入省改造计划的面积就有78.57万平方米,17722户,47849人。通过棚户区改造,新建棚改小区208个,面积90万平方米,使整个新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取代了旧的破旧城区。建设规模在30-40万平方米的大型棚改新区有城南、平西、煤城海鑫三个。建设规模20-30万平方米新建棚改1个,建设规模5-20万平方米新建棚改9个。目前,这些新棚改已成为阜新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改变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西河有南北两天”已经成为历史。从新邱区到清河门区,百里矿李白棚户区真正成为了百里矿李白,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城市污染进一步减少,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76吨,减少烟尘排放5418吨,每年可减少垃圾排放200吨,新增绿地54万平方米。以前晴天满地是土,雨天双脚都是泥的情况不复存在。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振兴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落后偏远矿区的环境,促进了全市的和谐发展。

第二,促进了社会和谐与进步。

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通过棚户区改造,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全市8万多户22万人告别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占城市人口四分之一的居民从棚户区改造中受益。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从30平方米增加到5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从9.1平方米提高到16.7平方米,接近全市人均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棚户区居民的个人资产也有所增加,从原来几千元的破旧平房到五六万元的楼房。棚改新区的社区建设、医疗卫生、新学校等配套同步跟进,棚户区居民开始了美好的新生活。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使棚户区居民享受到了转型发展的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消除了多年的不平衡心理,同时增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决心,对我市的转型振兴充满信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第三,促进了党群关系的和谐。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重在民,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棚户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衷心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大事。在棚改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棚户区居民家中,看到棚户区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受到极大震撼,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执政为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采取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广大党员干部自发开展扶贫活动,奉献爱心,出钱出力,努力帮助棚户区贫困居民解决实际困难。该市还组织开展了棚户区居民“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形成了党员干部关心和服务群众的蓬勃热潮,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鱼水工程”,使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使群众更加热爱和感谢党和政府。

第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

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我市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涉及面广。该项目的建设促进了我市建筑、建材、冶金、化工、家装、交通和社区服务、家庭手工业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棚户区改造后腾出的土地也为我市新建工业项目创造了条件。经过棚户区改造,全市已腾出土地347万平方米,这一区域的主干道、供水、排污、供电、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具备了招商引资的条件。其中平安西、新邱中、清河门可作为工业用地。海州区利用腾出的土地建设了654.38+0.32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完成“七通一平”,部分项目已进驻园区,即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力推动我市“工业年”的快速发展。同时,棚户区改造后,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和山寨产业,努力解决棚户区居民的就业问题。目前,已有2.2万棚户区居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有力保障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

第五,培育了阜新的“棚改精神”。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我市城市建设史上投资最高、涉及居民人数最多、工作难度最大的工程。但全市上下紧密协作,克服各种困难,两年完成了5-6倍的房屋改造年工作量,实现了三年两年棚改成功。在创造“棚改速度”的同时,也培育了具有情感担当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科学务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难而进精神的“棚改精神”,为我市转型振兴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坚定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的信心,鼓舞了全市人民奋发图强、再创佳绩,推动了阜新转型振兴。

三、棚户区改造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直接关系到棚户区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市委、市政府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将该项目列为全市一号民心工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调度、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完善了市、区、街道三级领导体制,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实际的领导体制。二是强化工作机制。制定了专题会议、定期调度、重大事项现场办公、日常工作联络等工作制度,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解决棚改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三是确定运营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指导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分期实施的总体要求,落实各方面工作责任。四是制定政策措施。为了保证棚改项目的科学性、积极性和规范性。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阜新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招投标指导意见》、《阜新市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开创了具有阜新特色的棚改方式。

第二,坚持科学规划,完善城市布局。

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棚改机遇,统筹考虑棚改建设规划布局。一是把棚户区改造与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转型结合起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城南棚改,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南北协调发展。二是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腾出的土地,建设工业园区和商业市场,为棚户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与提升城市功能相结合。坚持以煤炭城市新建棚户区为点,向南、向东辐射,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四是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相结合。彻底解决出行难、饮水难、如厕难、用电难、用热难等问题。五是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相结合。全面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调节住房供求矛盾,抑制房价上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多方筹措资金,搞好工程建设。

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巨大,2005年至2006年总投资近3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0%。在这个项目建设中,资金问题是关键问题。为了有效解决问题,我们动员了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建设。首先是实行多方融资。打破“你有多少钱就要做多少事”的旧思维观念,采用“六块”法解决资金。即争取国家和省里补贴一块,银行贷款一块,地方政府政策一块,社会支持一块,居民个人一块,土地商业经营收益一块。二是千方百计降低建设成本。政府统一公开招标采购棚户区改造大宗建筑材料,既保证了回迁楼的质量,又降低了建设成本。近两年,* * *节约采购资金2934万元。三是减少相关费用。最大限度减免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17项,减免7.2亿元,最终惠及棚户区居民。第四,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棚户区改造服务。市人大、CPPCC多次检查指导棚改项目;房产、发改委、建委、国土、财政、公安、审计、物价、消防、人防、统计、动迁办、规划等部门。打破常规,实行“一站式”现场办公,尽快完成审批事项;交通、交警部门开辟棚改运输车辆“绿色通道”;文化、卫生、体育、民政、劳动、精神文明办等单位积极为棚改项目出力;各区政府全力以赴推进拆迁工作和回迁楼建设;各级棚改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做好指导、协调、调度、检查、拆建工作;福矿集团、供电公司等省直单位和施工企业全力支持和参与项目建设,确保了棚改项目快速推进。第五,狠抓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建设速度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制,广泛开展建设工程分项工程和优秀样板工程活动。主体工程和各种配套工程将全面实行公开招标制,选择资质高、能力强的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加强定期检查,聘请32名熟悉施工业务的拆迁户担任义务质量监督员,全面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努力把拆迁楼建成质量优、价格低、群众满意的“平安工程”。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搬迁。

拆迁是棚改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难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措施,在短时间内完成拆迁任务,为拆迁楼的建设腾出空间。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广告牌、宣传车等形式,讲解棚改的意义和好处,讲解棚改的相关拆迁政策和程序,做到家喻户晓。实行“八公开”,即公开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安置方案、搬迁顺序号、补偿标准、拆迁安置房面积、评估标准、住房分配时间、程序等重大事项,得到了广大棚户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二是落实到户责任,推进大拆大建。采取市领导、区领导、党员干部等措施做好拆迁动员工作。全市92个市直部门和省直单位3000多名干部携手棚户区居民,帮助棚户区困难群众解决租房、读书、看病、生活等诸多问题,累计帮扶资金427万元。三是实行分步拆迁,缓解拆迁压力。避免了二次租房搬家的麻烦,减少政府搬家补贴4379.6万元。四是改上访为下访,做好拆迁维稳工作。为化解矛盾,市主要领导主动上门,面对面解决拆迁问题,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确保了拆除工程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虽然8万多户同时搬迁,但全省没有发生一起群体进京上访事件,实现了和谐拆迁。同时,精心组织搬迁,确保居民入住。提前组织召开搬迁安置房分配会议,公布安置政策、安置房分配原则、选房程序和搬迁程序。严格按照搬家顺序和交房顺序,确定住房分配顺序号,组织居民按照顺序号自主选房,并公示住房分配名单。聘请人大代表、CPPCC委员、公证员、居民代表对拆迁安置和住房分配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拆迁安置和住房分配公开、公正、公平。为贫困户、低保户、边缘户制定了免除结构性差价、分期付款、廉价出租、困难救助、公积金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搬迁居民能顺利上楼。

第五,完善服务功能,建设新型社区。

在棚改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既注重解决居民当前的困难,又考虑居民的长远生活和城市的长远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卫生的新型棚改区的目标,努力使棚改区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治安一流,成为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围绕“配套齐全”,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使新区给排水、供电、通讯、消防、供热、卫生等公共设施全部配套,建成中央文化休闲广场、停车场、幼儿园、商店、社区卫生室,配备健身设施、篮球场、休闲娱乐场所和图书馆;围绕“配套服务”,新区设立了物业管理处、就业服务站、低保救助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创业市场,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围绕“环境优美”,确保新区绿化率达到40%以上,确保道路畅通、道路平坦、无裸露地面,按规定建设环卫设施;以“有序管理”为重点,明确了新区的工作网络、管理制度、警务工作、环境卫生等;围绕“文明健康”,组织新区居民开展经常性的文明教育和文娱活动。我市建设新型社区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棚户区居民的一致欢迎。

第六,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居民就业。

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居民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各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一是利用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建设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建设发展集约化第三产业,解决下岗职工就业。二是各区政府结合棚户区居民实际,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努力让每一位下岗职工都学到一门知识,掌握一门技能,找到一份工作。三是建设农贸市场,免费提供经营摊位。棚户区改造区域周边将建成农贸市场13个,摊位1300个,精品房325个,免费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条件。预计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将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回迁棚户区“4050”人员的就业。四是组织劳务输出。通过对下岗职工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技能,如手工技艺、家政服务、剪班和社区保洁、护绿、保安等基本技能,从而在本地就业,在外地创业。五是市棚改办制定了《阜新市棚户区改造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实行社区、居委会指导下的居民自治管理。将物业管理与居民就业相结合,参与社区卫生、维护等“三包”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使2.2万名回迁棚户区居民实现就业再就业,确保棚户区居民住得上、住得起、住得稳、住得好。

四、棚户区改造的几点经验

第一,只有把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办好事、办好事。

棚改这一直接关系到几十万居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能否落实好,是对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为民思维和执政能力的考验。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天字号”工程,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第一课堂;把大多数棚户区居民的声音和反映作为制定政策和决策的第一信号;把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第一任务;把建设最优质的拆迁安置房,让棚户区居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为第一目标,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攻坚克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工程。因此,只有把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工程才能赢得民意,才能真正办好事、办好事。

第二,带着感情去做,才能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在棚户区改造中,我们党员干部像“走亲戚”一样深入棚户区居民家中,把他们当亲人,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愿望,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观念。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急群众之所急,全力以赴,夜以继日,把“民生工程”办成了“民心工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密切了党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同时,棚户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增强了对阜新转型振兴的信心和努力奋斗的决心,为办好更多民心工程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第三,只有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工程建设,才能又好又快地把民生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

在棚户区改造中,人大、政协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围绕棚改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开展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为棚改工程加油、保驾护航;工会、* *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深入棚改一线,发动群众,鼓舞士气,扶贫济困,凝聚人心;各民主党派本着与党和政府“肝胆相照,荣辱* * *”的精神,积极参与棚改工作,为棚改积极建言献策,汇聚人才。驻福州部队和省直单位都出钱、出物,各方面大力支持棚改,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调行动,一切为棚改提供便利,为棚改开绿灯。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各级棚改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快速解决工程问题。在棚户区改造拆迁中,组织92家市直、省直单位,深入棚户区居民家中,提供拆迁帮扶,解决棚户区居民实际困难,加快拆迁进度;棚户区居民回迁后,组织135市、省直单位和全市33家重点民营企业进行大走访,为回迁棚户区居民提供大服务,解决回迁后的各种困难,让他们住得稳、住得好。

我市棚改工作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7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启动了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面积超过65438+10万平方米。年内完成纳入省改造计划的拆迁任务1.08万平方米,占全省总任务的361%。计划建设1,61,000平方米的回迁楼,解决棚户区居民2913户,80812人的住房问题。这项民生工程将惠及更多困难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