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山下回忆我的自传——纪念我的高中生活
“美丽的凤凰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清澈的溪流... "这是当年我们唱过的校歌,仿佛还在耳边;奉化中学(原名奉化一中,简称一中)已搬迁至凤凰山脚下金溪河边桃园路北端。而我是凤凰山脚下毕业的最后一批学生之一。
高中学的知识大部分已经忘记了;留在记忆最深处的,只有“一中”的美景、清贫的生活、重叠的青春影像。
奉化中学创建于1901,原名金龙学校。是浙东最早的学校之一,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奉化一中创办于1958,校址在现区政府。1962年学校迁至凤城凤山东麓金溪河,后迁至桃园路北端。2019年搬迁至10年霄云路新校区。
第一次去“一中”,是在那里读书的表姐偷偷带我去的,她却急匆匆地自己去办理入学手续。那时候我还小,八九岁,裹着一件花呢大衣,悄悄躲在宿舍里,怕被发现。时间如此漫长,难以忍受...一阵脚步声和笑声后,门开了。几个女同学撞见我站在前面,很惊讶:“是谁?”我急忙给表哥打电话,表哥笑着解释说:“表哥阿拉。”他又把我拉过去,说:“别吓唬人。”。于是,在我的记忆中,这一幕成了永恒:有一群女学生,高挑而年轻,站在我面前,像一群高贵而美丽的白天鹅。
第二次去“一中”,已经是初中生了。为了激励我们,班主任带领一些人参观了“一中”。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刚刚下过雨,空气清新而潮湿;校园很安静,教学楼里还有很多学生在默默学习。墙上的座右铭是“勤奋、爱、诚实和简单”。在我眼里,一中是如此的美丽和迷人。它就在我面前,触手可及!但是我们的心情有点低落和难过,因为一中的录取率极低。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来这里看看。是的,只是看看!虽然我有这个信心,但是谁能对考试完全有把握呢?最后,同届200多名学生中,只有4人考上了“一中”;幸运的是,我是其中之一。
第三次去“一中”,是开学的时候。我和妈妈收拾好行李,去那里定居。“一中”的校舍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校舍整洁,在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了固有的理性、简约、严谨。女生宿舍位于凤凰山半山腰。白水泥一步一步浇筑,直到一个水泥做成的大平台,一座白色的四层新楼在平台上拔地而起。宿舍旁边是一个两层楼的“培本图书馆”,周围是挺拔的翠竹,翠竹下是一条小溪,溪水环绕。
凤凰山的另一端,有中山公园和孙中山纪念馆,还有“金平夜钟”。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响起“当当”声,声音又重又响,传到很远的地方。几年后,我在思乡随笔《静夜思》中这样描述宿舍周围的景色:
?在霜月和一片蔚蓝的万里夜空下,“培本图书馆”占据了最柔软的山坡,与风景秀丽的凤凰山相触。清凉的锦溪河萦绕着图书馆,发出潺潺的声音,默默地滋润着图书馆外英姿挺拔的竹林。一阵凉风吹来,竹子摆动着纤细的身躯,亲密地相互摩擦,沙沙作响。细长的竹叶被月光印在平坦的水泥地上,淡淡的影子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清新的画卷。
?淡淡的桂花香,随着风的停止,时而浓时而淡,弥漫山谷;响亮的蝉鸣,穿梭在丛林深处,忽远忽近,此起彼伏。突然,金平夜晚的钟声打破了寂静,清脆的钟声在幽幽的山谷中不断回荡。
对于一个搞文艺的人来说,家乡的风景真的很重要。这件事并非没有根源。我想,是家乡的美景,培育了我的原始精神,赋予了我感知大自然神秘变化的原始能力。这种与自然的理解和默契根植于我的内心,是我从事文学研究和创作的基础。总之,我沾染了这里的气场。
如果说家乡的美景陶冶了我的心灵,那我三年的高中生活又是如何塑造了我的人生呢?说到底,我的性格,我的人生信念,都是和这种生活分不开的。
高中生活清苦严谨,中间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分为单元格,每个单元格都有固定的内容。学校对寄宿生实行“军事化管理”,早上五点半起床,全部参加晨跑;早餐后,上午自习,上午四节课,午休自习,下午四节课,晚餐,洗澡洗衣服,下午6点到9点自习,宿舍灯光自习,10熄灯。熄灯后,我们还用充电灯,裹在被窝里偷偷看书,避免被查房的人看到。后来干脆发展成厕所集体阅读。
印象最深的是早期锻炼。学校东边的喇叭一响,住在西边的我们就得起床。叠被子,洗漱,上厕所,打开水,十五分钟跑到操场。年轻人总是睡眠不足。尤其是在刺骨的冬天,漆黑的夜空中依然有几颗微弱的星星。大家一路缩着手,脸都冻红了,往操场跑。到时候喇叭停了,操场大门就要关了。但总有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挤进去,在朦胧的天空中寻找自己的队伍。讲台前有两盏刺眼的探照灯。几个老师站在灯前,让他们报数,早早开始跑步。跑道上的柏油路,在昏暗的灯光下,发出深沉而微弱的光。800米晨跑结束,随机抽取的个别班级留在主席台上再次清点人数。有时候,人会被“借”走。所谓“借”,就是随机抽取的班级人数不足,请其他班级的同学过来凑数。点名的时候会冒充未来的学生,否则会被扣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下雨天不用早练。我们本来可以多睡一会儿,但是那该死的喇叭经常让我们误会。因为操场的喇叭响了,才离开房间;我们以为要照常运动,纷纷起身,直到他们走出房间,才知道下雨了,于是喇叭戛然而止。这边宿舍有很多谩骂,然后就有人睡着了。
至于生活,极其简单,正如所谓的“节俭养德”。每个学生的生活费控制在每月150-200元左右,比较少。每隔一周骑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回家,不仅省了几块钱的公交费,还能锻炼身体。我会每周向父母要50元生活费,回来后分成七天。每顿饭吃多少,怎么花,都是精打细算的,不然撑不到周末。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和一个妹妹成了好朋友。她每天只买菜一次,中午吃一半,晚上吃剩下的。但是她那么善良热情,经常把自己做的菜给我吃,对朋友也从来不吝啬。回想起来,我最怀念的是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年平淡的高中生活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我的基本性格和气质也是在他们之间形成的。我很早就离开了家,开始了集体生活,所以独立性很强,能吃苦耐劳,性格上勤奋努力,坚忍不拔,头脑清醒,这些都有助于我度过未来的许多难关。
我们都希望能在名牌中学,名牌大学,名企发展自己。为什么?除了硬件条件,最重要的是你接触的人不一样。这些优秀的人的能力、心态、处事方式都会一一印在你的脑海里,成为你心中的准则,行动的参照。
听说、经历和道听途说是两回事
首先说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地理老师阮建忠、语文老师李子芳、物理老师张、政治老师小。人们说老师是“以身作则”,这是真的。老师说的我忘了,但是课堂上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思路,工整的板书,精炼的教学,让我养成了一个精密严谨的头脑。因为“一中”偏,我学的是文科,但那时候学数理化的人不比理科少,这对我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锻炼。长大后,人们说我“理性”,其实是高中形成的,也是深受老师影响的结果。
其次说同行。浙江人聪明勤奋,“一中”学生是浙江人的缩影。当时接触了很多智商极高,异常勤奋,性格优秀的同学。我说的“天赋”,并不是指在某一门课程上取得顶尖成绩,而是我确实具备从事某一类研究的先天资质。身处人才济济的中学,你会明白,后天的努力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同时,你会加紧发掘自己的才能,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即使将来有所成就,也能对自己和事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不会懵懂。
比如一个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的男生,朱鲁彬。应该说他是为数学而生的!他很早就显示出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初中的时候,他和数学老师平起平坐。只有老师能快速解决难题,但路径不一样。闲暇时,他趴在书桌上,一动不动地解数学题。这是他的休闲方式。解决问题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天生的乐趣。班主任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比如数学,我不希望你们和朱鲁彬比。那个人的大脑结构和别人不一样!”可惜,天妒英才。朱鲁彬不幸得了白血病。住院的时候他说他唯一的愿望就是高考,考不考上无所谓。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出席。我能理解一个人苦读三年错过高考的巨大遗憾。我们考上大学不久,他就去世了。但在我的记忆里,总会有这样一个男生,聪明善良又害羞,说话轻声细语,一直守着自己的书桌,执着于解决数学问题。而我们这些没死的人,承载着他进入大学校园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