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关于天气和气象的记载有哪些?

夏朝推断出了春分、秋分、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东夷石雕连云港将军崖岩画有一条与社石有关的正南北线。商朝讲究不同天气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对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录和描述。西周时期利用土规确定方位,知道各种气象条件是否异常,会对农牧业生产产生影响。《诗经·有风七月》记载天气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的《郑潇》是我国最早的物候著作。春秋时期,秦的医家和医生开始将天气因素视为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了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春秋》在史籍中列出了异常天气。孙子兵法把天气列为影响军事成败的五大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战国时期,我们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应用。庄周指出,风的形成来自气流的影响,阳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苏文》详细解释了气候、季节与养生治病的关系。相关法律制度形成于秦朝,各地都要向朝廷报告雨情和受雨水或气象灾害影响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把云分为四类:山云、水云、干云、雨云。汉代列出了二十四个现代名称相同的节气,出现了测量风向等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雨滴的大小和密度与风的影响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量和季节有关,雷是由爆炸引起的。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依桐》中提出了梅雨和信风的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的《周并行算经》介绍了“七平六图”,从理论上解释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晋代时,盛行“与风有关的木鸟”和测量风向的仪器。东晋哲学家李江指出,贴近地面的浮云可以减少星间视距,使星辰升起时的早晚颜色变红。晋代名人周初在他的地方风俗中提出了梅雨的概念。南北朝时期,他们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且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来促进农业生产。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充分论述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用烟防霜、用雪杀虫保湿的方法。北魏的郑光历法包括了72种气候。南朝梁宗谷《荆楚纪年》指出,冬天的“九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将中国的气候按地域划分,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温度梯度的概念。隋代杜太清撰写《玉烛集》,摘录了节气、政令、农耕、风俗、典故等。载于隋代以前的各种书籍中,并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农业气象方面的文章。唐代天文学家李记载了风速仪的结构、安装和使用方法。宋代对气象的认识更加丰富和细致,在雨雪的预测和计算上更加准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写过一篇关于孟茜的短文,涉及气象学,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彩虹、登州海城、爪旋风、竹化石、瓦霜画、冰雹形状、划船方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秦的绍兴酒《几书九章》列举了四个测雨雪公式,说明如何在平地上测雨雪深浅。明代工部尚书熊明接见格志草,根据西方科学原理,分析了自然变化与历史灾害及风、云、雷、雨等气象现象的关系。他的《太阳火降气升图》系统地解释了对流天气的形成。清代翻译了《测天系列谈》,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引起的地面加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德利环流、大气潮汐、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均值和年份、日较差计算、大气光像等大气现象和气象理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祖先辛勤劳动,留下了珍贵的天文记录,这一切都体现了他们的祖先孜孜不倦、勤于观察的严谨态度,都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宝贵遗产,对今后进一步探索宇宙规律将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