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痒是怎么回事_原因是什么?
艾灸后痒的原因艾灸后出现皮疹,出现痒难耐、心烦闷闷等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都是由身体不同内脏的湿、寒、感冒引起的。比如荨麻疹,是因为脾虚后湿邪积聚,与肝火转风的感冒勾结入血,发作时不定位一块发作。其他西医都说皮疹斑疹丘疹带状疱疹症状不同?常见的风寒、寒邪团伙,以湿邪为主,四处游荡破坏,导致各种皮肤病。
艾灸后,由于肝脾肾阳气的有效补充和恢复,艾灸功能加强,排毒自愈能力增强。借助对抗邪气的力量,将邪气赶出内脏、血液等组织器官,进入皮肤。当它们排出时,皮肤上会出现不同症状的皮疹,这是中医的排毒和疾病排出反应。类似西医说的皮疹,有的痒,有的痛,有的黄,有的干脱皮?越痒,毒气越重越深,对内脏、血液、器官的损害越严重。可以判断,致病因素进入这个阶段已经很久了,可以称之为?多年的重病?疾病。而且往往这样的病人还是不耐烦,既然?多年的重病?要给艾灸一段时间,给身体排毒一段时间。别担心。
皮肤的功能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如果身体有什么疾病,身体首先要通过皮肤把毒素排出体外,毒素可以排到皮肤上。看起来有多可怕,没有威胁。中医说:?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先受内因,再受外因?。只要能送出去,病就好了,就看病人能不能给病一个出院的机会。能坚持到致病因素完全排出吗?
《明痛麻木论》中有两句话:?如果人质烧伤皮肤附近,会是疮,离火近会痛,离得远会痒。痛是实,痒是虚,不是虚冷,是微热。?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人与火的距离来说明痛与痒的关系。疼,因为离火近;痒,那是因为离火远。
所以呢?痒?是因为软弱,不是软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阳气不够温暖。
艾灸的作用是什么?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平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利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的效果。
2.温经散寒。艾叶的温热和熏灸的点燃,使热量到达肌层,温补气机,促进血液循环。艾灸具有温经活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解痹止痛的功效。
3、气血循环,瘀滞相生。气见热可动,见冷可凝,见温可动。艾灸是一种温刺激,能协调气血,调和营卫,调和血液循环,促进气血循环,祛瘀散结。
但是很多人反应艾灸后皮肤痒,这是你身体的反应。因为艾灸有很好的温筋散寒、祛风解表的作用,会把体内的寒气排出体外。如果有这种症状,请连续使用艾灸,配合清热利湿一起服用,这些小红疹会自动消失。
艾灸后的反应是1。有的人出汗多:艾灸时感觉出汗,艾灸后出汗。这是一种排毒现象,一般持续几天或更长时间。
2、当有些人出现皮疹、硬疙瘩时,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如果继续艾灸,会慢慢消失。
3、有些人小便很多,这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要多喝水,这些反应会逐渐消失。一般艾灸后尿频说明肾脏和泌尿系统不太好;女性暗示妇科会有问题。
4、有的人拉肚子,排出的粪便特别臭,也是排出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都是肠胃有问题。
5.艾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普通感冒,是普通感冒外排的一种表现。
6、有些人会喉咙痛、牙痛等。这时候多喝水,或者煮一点绿豆粥喝。严重者可停灸。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一般重复几次后,就不会有上火的症状了。
7.第一次艾灸后,有些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没关系。多喝水,可配合督脉、膀胱经刮痧或拔罐,清热降火。因为艾灸之后,元气在脏腑聚集的时候,邪气往往会自寻出路。这些途径不是我们设计的,而是致病因素本身的路径。下肢一般疾病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
9.有的人艾灸后会头晕、耳鸣、眩晕。如果他们遇到这样的反应,他们可以停下来休息几天。也可以穿刺椎穴放血或刮伤,这种反应会逐渐消失。
10,艾灸正常,不要大惊小怪。最好有艾灸,经络畅通,提示经络是否畅通。
11.艾灸后,有些妇科病患者会有褐色分泌物,有些会有水样分泌物,有些会有脓样分泌物。这些都是调整过程中的放电反应。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月经期间会有腐肉、血块、血块,给疾病以出路。
12.艾灸后,有的人会出现四肢冰冷,这是艾灸后体表受寒的反应,脏腑内的寒气有的表现在体表,冬春季节更为严重。如果有这样的反应,说明身体阳虚严重。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者按摩等辅助治疗,尽快排出寒邪。
13,有的人艾灸后想睡觉,有的人比较特殊:人体只有阴阳调和才能睡觉。艾灸后身体会自我调整,不同的身体状态会有不同的结果。原来阳虚艾灸,补阳之后会犯困。原来阴虚的艾灸,补阳之后会更有精神。但长期坚持艾灸,阴阳会回归平衡,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艾灸注意事项1。要专心耐心:施灸时注意集中注意力,施灸时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伤害皮肤,浪费时间。对于保健艾灸,要长期坚持,偶尔艾灸达不到预期效果。
2.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性:一方面,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要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确定位置和穴位,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服很多是化纤、羽绒等质地,容易燃烧。所以艾灸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尤其是用艾条灸时,要防止艾条翻滚脱落。艾条灸完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塞入直径略大于艾条直径的瓶中,以利熄灭。
4、注意保暖防暑:因为艾灸要暴露一些体表部位,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还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打开换气扇,及时交换新鲜空气。
5、防止感染:化脓灸或艾灸不当,局部烧伤可能生疮,造成艾灸生疮,切不可破疮,如果感染已破,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掌握艾灸的程序:若穴位多而散,应按先背、胸腹、头背的顺序进行。
7、注意艾灸的时间:有些疾病一定要注意艾灸的时间,比如失眠应该是睡前艾灸。饭前和饭后不要空腹施灸。
8、循序渐进,第一次使用艾灸要注意掌握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使用小艾条,或灸时间较短,力度较小。以后加大剂量。不要从大剂量开始。。
9.晕灸的预防虽然少见,但一旦晕灸,就会引起头晕、目眩、恶心、脸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昏厥。晕灸发生后,立即停止灸,平卧静卧,足三里加灸,温和灸约10分钟。
10.注意艾灸温度的调整:对于皮肤不敏感者或儿童,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的两侧,感知艾灸部位的温度,既不会灼伤皮肤,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