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健康首先需要养血。

其中,血海是养血补血的“明星”。属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血,此穴为血会之所,主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不言而喻,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养血补血的效果不言而喻。

女人补血要记住十点。

第一,血海点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雪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脾经产生的血液聚集的地方,具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作用。还有导血通络,治疗血液病的作用。针刺雪海穴可以消除人体内的瘀血,促进新生血液的产生。

拍打或按摩雪海穴对女性痛经、经血过多或不足有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压足三里穴可立即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早上9-1+0点轻拍(11)或按摩(每侧轻轻按摩3分钟)雪海穴,然后在21-23点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肥胖、气滞血瘀引起的关节痛有效。

二、天枢穴

经常按压天枢(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以保持胃经和大肠经的活动,促进胃经气血的循环,帮助气血从胃经运化到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消化功能增强,为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本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可以保证循环和循环的正常排泄功能,即止泻通便,保持肠道清洁,避免“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向下(适度)按压左右健康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日100-200次,补血排毒。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的一个穴位)是肝、脾、肾三脏交汇的穴位。脾主血,肝藏血,肾生血。所以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作用。

每天早上11点,在左右小腿内侧按压此养生穴20分钟,可排出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有疗效。

经常按压三阴交穴,可以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适合低血压人群。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穴位),补益气血,滋养元气,滋养脑髓。保证肝血充足是首选。

对气血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不足的人,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引起的肝损伤的人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脾补阳,补中益气,适当通风,导下气,强身健体。胃酸过多、空腹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可选用阳陵泉穴,效果较好。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的三大支撑点。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说道。关元穴是人体袁茵和元阳的交汇点,是“男储精女储血”之地,统辖足、小肠三阴经和任脉病。

按摩关元穴,改善脾胃生化气血功能。每轮轻轻按8下,每次8下,补血消小肚子。

第六,隐藏的白点

白胤穴(足太阴脾经穴位)调血止血。

此穴对于鼻出血、月经量多可以按摩或艾灸。

“太阴根于隐白,故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以刺激脾经,促进气血的持续生化,是女性补血的一大穴位。

七、追关穴

追关穴(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脾土颗粒沉降于胃经的地方,是小腹之阴与大腿前部之阳的交汇处,是调节下肢胃经的总穴。

此穴用法:寒则补灸,热则泻而用针。

多按此穴,健脾祛湿,固脾土。理气和胃,治胃痛。此外,按压此养生穴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的人减肥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八、下官点

下关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胆经和胃经的交点。

功效:疏通经络,放松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按摩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引起的牙痛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肾虚血虚的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胃火。

肾虚缺血引起的牙痛:隐痛,偶有痛但不痛,持续性,伴有牙龈萎缩、牙齿浮脱和牙痛,腰膝酸软。(用颧骨穴位和肾经按摩。)

胃火牙痛:牙痛厉害,牙龈肿,脸颊肿,口渴口臭,咀嚼困难。(用脸颊点、分支沟、腹部脂肪按摩。)

九、掌门穴

掌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厥阴与经脉交会之处。

功能:疏肝健脾;调节五脏的气血,使之相互协调。

脾不好的人按摩这个穴位会有疼痛感。艾灸章门、奇门、足三里、内关,可以协调五脏,调理肝胃气血。

X.祁门穴

祁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太阴、厥阴、印伟三经的交汇处。

功效:呵护肝脏,避免肝血不足,常按此穴,对肝血不足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