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的故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设都安县,因县而得名,都江堰被称为“都安堰”。同时也叫“黄金堤”,突出鱼嘴的分水作用,用堤代替堰作为名称。
到了唐代,都江堰改名为“绝味岩”。因为当时筑堤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是“断竹为笼,径三尺,填实石,累溺”,即以竹笼填石,称为“明尾”。
直到宋代,在宋代的历史上,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二十岁统治都江堰,笼石蛇破河停水,以灌溉数郡田地。”
李冰创造都江堰。
李冰在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51年)任蜀郡守备期间,在深入考察和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成都平原顶点岷江上游山口作为工程选址,团结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左右建成了都江堰。实践证明,2000多年来享有持久效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局顺应自然规律。引水大堤、溢洪道、宝口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着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司马迁参观都江堰
汉武帝丁原六年(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司马迁奉命前往西南,实地考察都江堰。他在《河渠史记》中记载了李冰对创建都江堰的贡献。后人在舒展西部的岷山及其留堆处修建了西站亭和西站殿以示纪念。
张玲宣扬青城山。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 ~ 144),张玲从洛阳到秦岭,在鹤鸣山修行。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带领弟子在青城山传教。13年在青城山一带传教,汉桓帝长生二年(公元156年),葬于青城山。青城山成为石天道教的发祥地,长岛寺被誉为“仙都之魔,福地之盛,张天师之出”。历代龙虎山的石天来青城山祭祖,为汉代石天张玲扫墓。
诸葛亮布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把都江堰作为农业的基础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招募1.200名士兵守卫,并设置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和维护,这是后世第一次设置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
凯尔·波洛去了都江堰。
元世祖至正元年(公元1264 ~ 1294),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罗骑马从陕西汉中出发,历时20多天抵达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来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说:“杜江水系,河水很急,河里鱼多,来往船只多,载着商业货物,上下游往来。”
李希霍芬视察都江堰。
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 ~ 1874),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李希霍芬1833-1905)到都江堰考察,以专家的眼光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举世无双。1872在李希霍芬男爵的书信中设立了一个专门介绍都江堰的章节。李希霍芬是第一个向世界详细介绍都江堰的人。1872,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天下无双”。
修建灌溉道路
成都至冠县公路1913开工,从冠县一端开始的2公里“示范路”停止。1923年,四川省巡抚林火良清出任总办,改官办为官商合资,1925全线贯通,1926+0通车。这是四川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建立合资企业
1919 ~ 1920,姚宝山,冠县人,卸任县长小金后,纠集省内商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牧师谢合资成立伐木公司。该公司以冠县为基地,在力帆(今阿坝州礼县)等地砍伐山木,加工成方块,通过一条小水沟漂入岷江,在冠县紫坪铺收集,然后扎成木筏,在成都水运销售,利润丰厚。这是都江堰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叠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岩石崩塌,跨越岷江及其支流。65438年10月9日,岷江断流45天后,干流小海子决口,积水倾泻而下。10 6月10日10时左右,洪水进入都江堰市,洪峰流量约10200立方米/秒,冲毁了都江堰的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和安澜索桥。内外江河合而为一,汪洋无际。16个乡镇受灾,毁坏农田1,000公顷,死亡5000余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000多立方米木材、1000吨煤炭、药材已全部被冲走。都江堰下游沿河的房屋、桥梁和磨坊被摧毁,超过10,000人流离失所。?
黄炎培在都江堰经营一所学校
1941年,黄炎培到都江堰,选择了城市东郊的丰都寺作为校址。次年暑假,重庆职业学校校长陆双受命到冠县购置水田、耕牛和农具,为教学实习准备条件。1944年2月,“杜江实用职业学校”开学,沈任校长,黄炎培夫人姚在冠县主持开学典礼,并亲自制定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信守承诺、讲求实效”的校训。学校提倡“两手都要用、两手都要脑”的学风,注重学生思想修养、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养。学校成立董事会,黄炎培任董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于1945+00年6月移交给冠县。?
林森主持都江堰烧水仪式。
1942年清明节,四川省政府和灌溉县14的官员聚集在都江堰举行烧水仪式,由当时居住在冠县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开堰前,李冰在伏龙观祭祀,拜李冰雕像。祭祀完毕,林森和随从坐了轿子,直奔二王庙祭拜李二郎。仪式结束后,林森和他的随行人员前往都江堰的鱼嘴,在那里他们观看了堰打开,并在鞭炮和欢呼声中放水。
冯玉祥捐款建亭
1941、1942、194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冯玉祥多次住在冠县和青城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冯玉祥住在青城山真武宫。8月1945,11日上午,他听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立即捐款在真武宫边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文圣”,并题写了一本书,刻了一个碑立在亭子里。
解放军修复都江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贺龙司令员入川后指出,要先把都江堰修好,把年修中耽误的时间争取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由王喜富决定,由驻扎在冠县的人民解放军协助。65438年2月29日,都江堰年修工程临时监理修复办公室成立。成都军控委拨款三万银元紧急抢修。驻冠县的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政委梁的指挥下,参加了抢修工程。整个年修工程在3月底1950完成。4月2日,按照都江堰的传统习俗,举行了烧水仪式。?
都江堰2250周年庆典。
1994年4月5日,由四川省政府、水利部主办,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都江堰管理局承办的“中国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祝大会”在都江堰渠首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六十九个代表团到会祝贺并参加庆祝活动。与会者缅怀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称赞都江堰灌区从上世纪50年代的654.38+0.9万多公顷发展到67万多公顷,成为中国最大的灌区和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在纪念活动中,与会者观看了具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古老的祭祀仪式以及切割和放水活动。
汶川地震后没有看到任何破坏。
2008年5月2日14: 28,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都江堰是离地震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据都江堰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没有发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损迹象。
[编辑此段]持久辉煌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项,特点是无坝引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也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唯一奇迹。几乎同时期修建的古埃及和巴比伦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郑国渠和广西、陕西的灵渠,都因海洋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而失传或失效。只有都江堰独具特色,建设历史悠久,依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沃土。
都江堰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河流出口的特殊地形、水脉和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取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引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融为一个系统,保证了防洪、灌溉、输水、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大的一点是,堰已经修建了2250多年,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都江堰的建立是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化害为利,使人、地、水高度协调统一。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仅存的伟大的“生态工程”。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上的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李冰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了余醉分水大堤、沙飞堰溢洪道、宝江口取水口等主体工程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互依存,功能互补,巧妙协调,融为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共同发挥调水调沙、泄洪排沙、引水清淤的重要作用,确保不缺枯水,不发生洪水。都江堰三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河流自动导流、自动排沙、控制来水的问题,消除了洪水。具体来说,鱼嘴导流堤是用来从绵江引水灌溉的。枯水期,绵江60%的水自动引入内江,40%排入外江。发生洪水时,60%的水自动排入外江,40%引入内江。都江堰建在绵江的转弯处,绵江到达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多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大部分洪水从外河冲下来的泥沙排出。少量进入内江的砂石,借助延伸至河中心的虎头岩的支撑、宝井口的约束和“留桩”顶进,将大部分砂石从飞沙岩和人字堤排入外河,防止宝井口取水口和灌区干流淤积;利用瓶口取水口控制来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避免了过多的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可以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随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利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重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修建堰时,李冰还在河中埋石马作为淘滩标志,并设“三石人”观测水情波动,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河。历代都非常重视都江堰水利工程,逐步完善管理机构,建立年修和防洪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公式”、“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不断发展。
李冰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庞大、极具发展潜力的水利工程体系。是一个惠及会泽现在和未来的精彩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联网的典范。后来,灵渠、塔山堰、鱼梁坝、戴村坝等一批历史建筑都打上了都江堰的印记。其工程结构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和灌溉渠系工程组成。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附属工程由百丈堤和人字溢流堰组成;渠系工程主要由内江干渠、沙河干渠和金马河干渠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都江堰工程维修期间的城市供水问题,专门设计修建了一条工业引水涵洞。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主要体现在以上三项工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了岷江不同水量下的无坝引水和分洪、排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从人到饥”,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增加了蓄水和地下供水功能,充分拓展了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勤劳智慧的川西人民,在李冰建立的都江堰开发过程中,正确处理了引水与泄洪、引水与灌溉、低堰排沙、运行与维护等各种矛盾,依靠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工程技术,解决了各种问题,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治水经验。“深淘滩低堰”六字公式和新旧版本的“三字经”,留下了系统、完整、非常具体的治水经验。认真学习和推广都江堰的经验,对于治理黄河,解决山东的水问题,加快水利网建设,发挥我省乃至全国的自然地理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间悬河的特点和矛盾,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水量自调、避高、弯道环流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河与成都平原的矛盾,将其统一在一个大的工程系统中,变水害为水利。具体而言,渠首“三大工程”在三维空间中巧妙构建,岷江特定断面的硬约束得到优化,不同泄流条件下形成主流趋势和环流强度,不同泄流条件下岷江内外河流的水沙分配比不同,从而克服川西的自然地理劣势, 优化岷江与成都平原的关系,发展水利联网,最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其三维空间的关系是:平面布局是基础和前提;立面结构是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经过几千年的反复优化逐渐形成的。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了如此伟大的科学成就,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之最。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李希霍芬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举世无双”。1986期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Franjem和国际河流泥沙学会的世界各国专家考察了都江堰,对都江堰的科学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了高度评价。1 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署官员访问都江堰,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加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