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经济合作区的合作机制

推进武陵山经济合作区发展,应建立健全省际高层决策咨询、专家咨询和地方合作制度,探索省际(市)参事聘任、资源开发、设施配置、市场运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构建中央领导和治理。

武陵山区的省、市、区、县由于政治区域的地理属性和发展水平较差,受到传统的各自为政观念的束缚。此外,交通网络系统的连通性和容纳性仍然较低,区域旅游资源深度和广度开发的结构对接不紧密,游客一体化和旅行社横向经营的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一体化的无障碍旅游市场需要培育和成长。

按照“统筹规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产品互推、共创效用”的原则,加快构建区域内一体化、多层次的旅游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推动各地旅行社按有关规定在本省开设分社,利用各自的客源优势,组团、异地对接。通过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实现市场建设、客户互动、合作共赢;通过建立武陵山区广阔的旅游市场,整合旅游资源,在精品线路中串联经典产品,将旅游触角全方位延伸,打造集神秘山水、原始生态、民族风情、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中国腹地黄金旅游区。

具体来说,一是在省高层的指导下,打造区域旅游市场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二是开展区域执法联动,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大力倡导和支持旅游教育、旅游装备、旅游传媒、旅游咨询等新兴寄生产业的发展;四是全面开放区域旅游市场和服务,完善区域旅游安全服务体系,打造畅游武陵网,打造综合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对接国外旅游市场,不断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快成长为国际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利用优势,突出特色

目前武陵山区即期工业化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普遍受到轻微破坏。其绿色生态环境空间不仅具有独特的视觉景观吸引力,还具有享受健康宜居的魅力。应规划为国际低碳文明示范区,延续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模式和低碳路线。武陵山区低碳生态资源是我国未来国土开发的重要功能涵养区,保持低碳发展是实现区域合作的最佳途径。重点支持以高信息化、低碳化为基础的环保、观赏、休闲、养生、艺术创作、科研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如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特别是山区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农村和景区的园艺花卉产业,甚至因地制宜设立艺术创作基地、宜居养生基地、原生态博物馆、田园生活馆等山野式休闲服务;积极打造城市中的移动办公、远程商务、国际教育、文体竞技、休闲养生等新型当代服务业。

武陵山区作为我国第二步向第三步过渡的地区,山脉相同,水源相同,民风民俗相同,经济相同。历史以来,居住在该地区的各族先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神秘莫测的武陵文化:一是以濮文化、巴文化、楚文化、苗文化、越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三是以民间信仰与儒道佛融合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四是贺龙、周逸群、何金斋、袁仁元、廖汉生等创造的红色文化;五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服饰为标志的服饰文化;第六,以湘西北“湘菜”和渝东南“川菜”为特色的饮食文化;第七,以角楼、吊脚楼、鼓楼、“三室一壁”为标志的建筑文化,是中国多民族民俗文化中色彩瑰丽的活化石。

这一地区的地缘、人文、历史关系密切而久远,社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总体相似性。长期闭塞的自然环境、迟滞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相对较弱的现代化影响力多在老、小、边、穷地区,既较好地保护了地域空间中的优秀自然生态资源,又保存和延续了当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特别是古老而神秘、勇敢而刚毅、优雅而优美的民族风情在融入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具吸引力。

当地社会经济结构明显偏向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多处于比较粗放的扩张状态。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经济总量较小,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

目前面临着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经济区域化的竞争,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深化市场的压力更大。肩负着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际功能配置优化、绿地市场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等科学发展的艰巨使命,区域整体开放发展和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根据独特的地域情调,划定土家族、苗族、侗族原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地,深度开发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高品位、大规模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历史展览馆等永久性文化工程设施。在全区各区市县的共同努力下,这里将成为中国第一个集中连片的土家族、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护区和中国民俗文化的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