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炒股应该多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少走弯路?
短线操作是股市高手的游戏,需要对股市有深刻的认识,熟悉庄家的交易手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时间关注庄家的一举一动。短线选股的关键在于热点,投资者必须对热点的形成有敏锐的洞察力。短线选股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成交量。股票俗话说“量是价格的先导”,量是价格的先导。股价的上涨必须与量能相协调。成交量的放大意味着换手率的提高,平均持仓成本的增加,上档抛压的减轻,这样股价才会继续上涨。有时候庄家的筹码锁定好了,股价可能会缩量上攻,但缩量上攻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否则平均持仓成本不会增加,抛压会大大增加,股票缺乏继续上涨的动力。所以短线操作一定要选择成交量大的股票,尤其是底部成交量大的股票。第二,图形。短线操作不仅要重视成交量,还要注意图形的变化。有几个数字值得高度关注:W底、头肩底。弧形底、平台、上升通道等。当W底、头肩底、弧形底的成交量突破颈线时,应该是买入时机。这里有两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一,需要放量突破,才能有效突破。没有成交量配合的突破是假突破,股价往往很快回到起始位置。第二,在低价位突破比较靠谱,在高成交量突破很可能是庄家制造的“多头陷阱”,诱使散户跟风,从而达到出货的目的。很多时候,在突破颈线位置时,往往会出现撤单确认,这也可以作为建仓的好机会;股价平台盘整,波幅越来越小,尤其是低位收几根十字线或几根小阳线时,股价往往选择向上突破;走上升通道的股票,可以在股价触及下轨,尤其是下轨是10日和30日均线时买入,在股价触及上轨时卖出。此外,还有国旗整理。盒子整理两个重要的图形,其操作诀窍和W底差不多,这里就不赘述了。第三,技术指标。股市的技术指标数不胜数,至少有1000多个,而且都各有侧重。投资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熟悉其中几个就好。常用的技术指标有KDJ、RSI等。一般来说,当K值在低位(20%左右)两次穿越D值时,是较好的买入时机;当高位(80%以上)两次穿越D值时,形成死叉,是较好的卖出时机。RSI指标在0-20时,该股超卖,可以建仓;80-100,超买,可以平仓。值得指出的是,技术指标最大的不足是滞后性,将其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往往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很多权重股,指标在高位钝化,但股价却持续飙升;很多弱势股,指标一直处于低位,但股价仍在下跌。而且经销商在使用技术指标时,进货时往往会把指标搞得一塌糊涂,出货时指标几乎完美无缺。庄家利用指标骗钱几乎是常见的做市手段。所以在应用技术指标时,一定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尤其是量价关系。第三,均线。短线操作一般参考五天、十天、三十天三条均线。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上穿5日均线,30日均线叫金叉,是买入机会;反之则称为死叉,是卖出的时机。三条均线都向上排列,称为多头排列,这是强势股的表现。股价的5日、10日、30日均线是买入机会(注意一定要拉回)。回调的时候买哪个均线,看个股走势和大盘;三条均线都向下排列,称为空头排列,是弱势的表现。不宜干预。短线操作,股价暴涨暴跌,短线高手不仅要学会止盈,还要学会同样重要的事情:割肉。有勇气参与短线操作,就要有承认失败的勇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你犯了错,买了下跌的股票,要果断卖出,防止深度套利。只要善于总结误判的原因,也算是割肉的一种补偿。短线炒股一定要快进快出,一定要设置止损位。具体设定值视个人情况而定,可以是5%,也可以是10%。如果股价跌破止损位,一定要果断卖出,不要抱有幻想。即使股价可能上涨,也要规避风险,严格按照止损位操作。很多人喜欢做短线,喜欢在强势股之间“混搭”,以“短、平、快”的累积收益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满足自己不断追求新鲜事物、求新求异的心理。但实际上,我们所追求的利润,很多时候是很难实现的,或者就像不知道目标楼层的人,上下几次电梯,却不知道在哪里“下车”。经过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努力,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往往涨不了多少,用不好还可能缩水。用“吃力不讨好”来形容恐怕更合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短线操作的成功率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其要点是:锁定强势股,判断市场走势;2点半以后介入,第二天肯定出局。锁定强势股,就是在深沪两市的涨幅榜上寻找全天走势较强的股票,从技术形态、上涨压力、交易配合、次日可能上涨等角度综合考虑,挑出我们认为后市可能继续上涨的。因为我们追求的是超短期的利润,所以我们甚至不必关心相应公司的主营业务、业绩等基本面因素,而必须对其流通性、主力介入的程度和现状有充分的了解,甚至第二天会不会因为召开股东大会而停牌,或者会不会除权,从而制定相应的炒作策略。判断市场走势,意味着即使你是短线股,也必须得到强有力的市场配合,否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股指一天大部分时间的走势对于超级短线投机者来说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市场的走势。两点半之后的干预说得很清楚了。大多数情况下,2: 30开始的上涨是真正的上涨,当然2: 30左右开始的下跌也是真正的下跌,会对第二天早市的走势产生影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点半大盘像螃蟹,即使后面拉起来或者拉下来,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太大,但是这个时候选对股票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同时,买我们看好的股票也不要太招摇,尤其是资金量大的朋友。他们绝不能一时冲动就“打”光自己的资金,以免引起主力的警惕,停止拉升甚至洗盘。这是超级短线爱好者最忌讳的事情,把自己的资金全部介入一只股票,不利于规避风险。第二天,我们一定会离开,就是不管第二天市场和我们参与的股票怎么变化,都要按照我们预先设定的计划去操作。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盈利标准或止损水平,当然要退出观望,而且即使没有获得预期收益或触及止损价格,最好当天就结束——很多人都要把超级短线做成普通短线,进一步“拉长”成中线甚至长线。现有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最后说说设定预期目标的问题。当然,还要看我们参与的股票的具体表现。根据经验,将预期利润率设定在2-4%左右比较好(如果市场走弱,可以相应降低,但在极弱的市场中操作几乎没有必要)。如果买入当天已经获利,且个股走势相当强劲(如收盘涨停或收盘接近全天最高价),可以在第二天以略高于前收盘价的价格参与集合竞价,否则可以根据第二天的走势行事。短线投机者应该坚持的原则是:赚钱是第二位的,不亏或尽量少亏是第一位的;当然卖出后再涨的钱应该是别人赚的,我们只赚对得起超短持有时间的超短线收益。人吃饱了总要消化,不然吃饱了就很难吃了。在股市中,无论涨势多么凌厉,都不可能一口气冲到顶,无论下跌多么惨烈,都很难直线下跌。中间要“消化”“消化”,才能进行新一波的涨跌。这种“消化”技术上叫做技术调整。技术调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短期机会。通常这样的调整等于前期增减的30%到50%。如果把握得好,利润会很可观。技术调整的出现是一个信号。比如上升趋势中,连续三天拉出阳线,但一根比一根短,涨幅逐日递减;或者上涨多日后,来个高开低走,拉出一根带上影线的阴线。这些都是上升趋势将被调整的信号。反之,在下跌趋势中,连续三天拉出阴线,但一根比一根短,跌幅逐日递减;或者下跌多日后,来个低开高走,拉出一根带影线的阳线。这些都是下跌会反弹的迹象。上涨趋势调整时做空,下跌趋势反弹时做多,符合随行就市的原则。甚至前一阶段已经抓住了上涨或者下跌的机会,然后趁着调整卖出或者买入,那么就真的可以达到“捡西瓜捡芝麻”的理想状态了。利用技术调整做生意只能是短期的,“得了点好处就得还手”,切不可太贪心。因为无论上涨还是下跌过程中的技术调整,都不代表大方向的改变。调整发生时市场的基本因素并没有改变,所以调整是暂时的。拳头向后收缩,以便更有力地向前击打。这是我们在利用技术调整做短线操作的时候要记得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