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继任的细节
邢王朱世元的独子朱厚熜,年轻时很聪明。他自学了书史,学了孝经,学了大学和修身齐家之道。他强调礼仪,出了问题就固执己见。他母子入宫前与礼部有过两次争执。他即位后,与礼部及众多朝臣就如何孝敬父母发生冲突,史称“大礼”。经过两年多的争论,朱厚熜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些事情充分暴露了朱厚熜少年时期的霸道和暴虐的性格。
朱厚熜执政之初,在国家事务上取得了一些成就。除了采取大赦、免役、减贡、赈灾等常规措施外,他还扭转了正统建立以来内狱僭权、败坏朝政的局面,下令清理庄田,说“不要向皇族求援,取滥乞、多余之物,还于民”。然而,这种良好的治理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年后,“十渐”出现。尤其是“仁隐宫变”后,吓得魂不附体,躲在西园里,设方士,迷信几个道士的异端邪说,养生修道,20多年不敢回大内,留下贪污枉法的首辅严嵩,乱了20年,导致北蒙古不断骚扰,有知识的官员无法为国出力,甚至惨遭屠戮。此外,宫内外还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和寺庙,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国家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
嘉靖四十五年(1566),朱厚熜于十二月十四日在干青宫病逝,享年六十岁。琴清、天道、应义、圣灵、玄、武、帝。寺号世宗。葬于北京昌平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