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惠民惠农补贴?
一卡通支付监管服务系统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是德胜科技以管理创新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共享为支撑,以精准服务为保障,集补贴项目办理、资金支付、监管、服务群众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可适用于多个业务部门、多个补贴项目、大量受众。惠农政策的好处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中央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支付监管服务系统是德胜科技以管理创新为导向,集补贴项目经办审核、资金支付、监管监督、服务群众于一体,可应用于多业务部门、多补贴项目的信息系统。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第一条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当前,主产区种粮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抓住了农民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关键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全国粮食大局。从2004年起,国家将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些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要努力支持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中央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和病虫害防治工程建设,强化技术集成能力,优先支持推广一批在主产区有较大影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以农田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抗旱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更新大型农业机械给予一定补贴。
衍生问题:
国家农业补贴政策有哪些?
1.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总额为1,076,5438+0亿。
3.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安排203.5亿元用于农作物良种补贴。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国所有农业县(场)均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机具种类为11,43个子类,137项。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挂钩,同步实施。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将补贴234亿元支持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
7.小麦、稻谷收购价格政策: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贱粮伤农”保持2015水平不变。
8.产粮(产油)县奖励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产粮(产油)县奖励资金35654.38+亿元,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9.生猪大县激励政策:35亿元补贴用于养猪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和粪便处理。
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积极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贷款试点。
11.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化建设政策:建设一批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的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化示范区。
12、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补助: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技术补助,实现主产省“一喷三防”全覆盖。
13.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投入7亿元,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14.推进粮棉油糖高产政策:安排20亿元,从低产到中产,中产到高产,高产可持续,提高粮棉油糖综合生产能力。
15、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财政专项安排996万元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
16.耕地保护和质量改善补贴政策:补贴8亿元,鼓励和支持秸秆还田,加强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
17.农用地配套设施政策:为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从事粮食生产规模化的农业企业配套设施。
18.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县设立新品种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
19.溯源体系建设方针:体系运行所需设备条件溯源,加强基层信息采集、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执法监督、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
20.质量安全县创建政策:财政补助资金8000万元用于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制度创建、模式总结探索、人员培训等。
265,438+0.畜牧良种补贴政策:投入654.38+0.2亿元畜牧良种补贴资金,对项目省内养殖场、生态养殖场、家庭农场(农户)购买优质野味配种或配种公羊、牦牛公牛进行价格补贴。
22.畜牧业标准化养殖政策:生猪(含野生动物)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
23.动物防疫补贴政策: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贴政策、畜禽疫病扑杀补贴政策。
2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国家继续在13个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补助资金19亿元。
25.奶业扶持苜蓿发展政策: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区建设,以3000亩为单位,一次性补助654.38+0.8万元(每亩600元)。
26.渔业柴油补贴政策:继续实施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完善补贴方式和方法。
27.农产品初加工扶持政策:安排6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成本30%的标准,实行国家统一定额补贴。
28.农村沼气建设政策:规模化畜牧业要配套,水产养殖发达、养殖污染严重的地区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
29.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政策试点: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探索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30.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安排11亿农民培训资金,在4省20市500个示范县开展重点示范培育。
31.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政策:组织实施“中国十大农民”资助项目,选拔10名从事种养业的新型农民优秀代表,每人给予5万元资金支持。
32.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管理体制,明确地方政府监管责任,鼓励地方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33.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支持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发展,允许财政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
34.农业保险支持政策:中央财政提供15品种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中西部地区补贴40%,东部地区补贴35%。
35.支持生态农场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推动实施农业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和农业保险。
36.支持生态农场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推动落实农业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
37.制定规模经营政策:规范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
38.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再选择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甘肃、宁夏、吉林、贵州、河南等9个省(区)。
39.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6亿元,协调加大对示范区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