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

孙思邈(541-682),汉族,唐朝京兆花苑(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被后人尊为“药王”,也是道家人物,地位很高。在许多道观里,有一个“药王堂”。他医德高尚,重视养生,助人为乐,是一个真正的道士。他从小就很聪明,受到老师的高度评价。长大后,他开始喜欢道教。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孙思邈隐居在陕西秦岭太白山,渐渐有了很高的声望。当时朝廷命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他拒绝了。他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为了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并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积累访问并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女至方》。公元659年,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鑫本草》完成。孙思邈死于公元682年。

性格争议

出生于581年。

在清朝,孙思邈的胡夫是一座山。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提要》中谈到了孙思邈的生日。他认为孙思邈生于隋文帝元年辛丑(581),卒于唐高宗永春元年仁武(682),享年101。

生于560年前

费德道《中国医学简史》认为,两唐蜀说在周朝时因皇族而居太白山,隋文帝在辅政时招为国大夫,说自己病不起。推断孙思邈至少在578-579岁以上,那么孙氏应该生于560年前,其年龄应该在120岁以上。史和也主张类似的理论。

生于557年

孙思邈生于北周肖敏元年(557),卒于永春元年,享年125岁。

主要原因如下:1。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北周称帝时,孙思邈因有皇族,隐居太白山。隋文帝,隋文帝,被任命为郭子的医生,但孙思邈说他不能做官。据周七年(578)禅位建德,次年禅位景帝,隋文帝辅佐象二年(580),孙思邈生于元年,存疑。

二、魏徵等于唐太宗官访修齐、梁、陈、周、隋历史,多次拜访孙思邈,但他“口耳相传,犹如亲见”。按照史官的说法,比如姚思廉生于557年,李白药生于565年,他们熟悉前代的历史。他们会一次次问比自己小一二十岁的孙思邈吗?

3.《旧唐书·孙思邈传》说:“在问乡,闲云百人,周与齐之间的事,历历如见,故不百岁。”根据历史记载,孙思邈生于557年前后,传记中的大部分历史事件都可以得到解释。如果真的死在永春元年,那么孙思邈的死期应该是120多岁。

出生于541年。

马伯英等人持这种观点。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以往史学界认为心有确系辛丑之误,《病梨树序》将孙思邈形象由“今年92”改为“今年93”等说法不充分、不可靠, 并指出,将《洛州总经理录》视为《北史·周书·无独孤录》,而否定太白山隐居、被赞为神童、隋文帝招安三个史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马伯英等人认为,孙氏自称“心有生于开元年”是他的一句空话。隋文帝生于梁大同七年(541),正好是心有,整句可以理解为“我与开帝同年,即(541)。”他们认为,有了这个推论,杜古信奉赞美“圣童”(大概是在550-556年他回长安期间)、隋文帝招安、与商议等史料都可以得到解释。郭还主持了541年的理论。据此,孙氏的年龄是141岁。

出生于515或518。

黄竹斋《医仙孙真人传》认为,杜称赞孙思邈为“神童”,应该是杜六年(534年)奉命入扶岳(何八岳)关中大同。此时孙思邈年势偏弱,推高了19年,所以孙氏的生年应该是在田亮十四年(515年),死于永春元年。类似的观点还有清代刘所著的《通义堂》一书。据其推算,杜评价的时间在梁大同三年(537)至大同四年(538)之间,当时20岁,此后一直生于北魏元年至二年(5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