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嵇康的一些事情(有加分!)
乔国洛县(今安徽濉溪)
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后来靠打铁打工谋生。他出身世外,不想做官。
妻子是曹家的公主,哪个有争议。要么是曹操的孙女,要么是他的曾孙女。
我推荐你看一看《一场酣畅淋漓的爱情》中的郎颜,一部易如。
详细介绍一下。
然后是余的《遥远的声音——嵇康篇》
这是一个易如的作品,他在郎眼中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独一无二。
乐府神仙曲《白石朗曲》诗有如下特点:“石积如玉,柱松如绿。郎言独一无二,天下无二。”此语一出,我突然想到了嵇康。
其实,我旷达的《白诗郎曲》不是为嵇康写的,是更不用说为嵇康写的。神仙曲是江南(建邺附近)一种娱乐神灵的民间弦歌。南朝除吴歌、戏曲外,还有18首“神仙曲”,也属于“尚青曲词”。据《晋书·夏彤传》记载,当时经常用巫婆来祭神,而且“民族色彩,能歌善舞”。唱神圣弦乐歌的可能是女巫。神仙渠供奉的神大多是当地的鬼神,来历难考。图书集成与博物系将其归为“杂鬼”。
《神仙曲》中也夹杂着人神恋的内容。歌词中,有的赞美男神之美,表现为“女子喜男神”,如《白曲》中的“白”。领先江伯之后的临江居,从鱼来看,石头如玉,柱子松如绿。郎言独一无二,天下无二”;有关于女神私生活的故事,表现为“男色愉悦的女神”,如《清溪嫂子》中的“开门白水,近桥。”嫂子住的地方,她一个人,没有郎。“这两首诗都是通过赞美上帝来表现爱和欢乐的含义,有楚辞九歌的余味。
虽然赞美上帝。因为世俗的感情,这些歌其实和情歌没什么区别。
“嫂子住的地方,没有郎一个人。”就是后来诗中反复提到的“嫂嫂居无郎”的由来。清溪大嫂在六朝时很有名,大概是因为她有个好哥哥,侯姜大人。据《搜神记》记载,扬州人蒋,是汉末秣陵统帅,“追贼至中山山下,伤重而死”。三国示其神,孙权立其为中都之君,并设庙祠,其妯娌亦奉之为神。
这个神话太搞笑了,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哥哥被神化了,姐姐也跟着神化了。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知道这是否透露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执着思想——一切荣耀。我认为,即使是像小姑子这样无关痛痒的女人,也可以当作神来崇拜。那为什么有3000人愿意拜在他家门口求死的嵇康,在他生前死后却不能被无数人崇拜?
黄没有这样说,但黄只是一个晚辈,一个按嵇康的话办事的年轻人。在嵇康面前,他的野显得那么幼稚。
嵇康是文人中的神。在他之后,很难找到一个人活得如此精彩,如此纯粹,如此激烈。
彻底厌恶仕途,干净到不沾尘埃。在他的时代,在他的生活中,各种影响深远、冠冕堂皇的礼教对他不起作用,世俗的法律对他也不起作用。中国文人最真实的气质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尤为难得的是,将老庄哲学带入生活的他,追求的是自然之道,哪怕是激烈,也是从容,那种“一片云游前山”的从容。
站在千年之外,仰望嵇康,我的心还在颤抖。魏晋名士很少有不帅的,嵇康就不一样了。他的优雅接近神,不是世俗男人的美。在他面前,潘安和韦杰都成了黄口小儿,令人不堪一提。
在他的优雅和超然面前,连他的家人都不由自主地做了背景,受了点小伤。
嵇康的儿子嵇绍长大后出类拔萃。有人对王戎说:“纪彦祖(嵇绍)鹤立鸡群。”王戎回答说:“你还没有见过他的父亲呢!”言下之意相当不以为然。
他的弟弟纪更可怜。吕安有一次去嵇康家,正好嵇康不在,嵇出去接待。吕安没有进去,只是在门上写了个“丰”字就走了。喜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她感到相当高兴。吕安写“凤”字是因为他认为嵇是一只“鸟”。
还是那个可怜的纪。他去吊唁,阮籍却用白眼看着他。嵇康来了,带了琴和酒,阮籍迎了个绿眼。
只有不拘礼仪的嵇康,才能看清楚阮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不需要衣架,他需要一个可以慰藉心灵的朋友,化酒为愁,化悲为喜。这位桀骜不驯的优秀青年也因此成为了阮籍一生的朋友。
以洞察力著称的简文帝司马昱说:“叔平(言和)的聪明影响了他的玄理,嵇康叔叔的夜风雅伤害了他的自然之道。“纵观嵇康的一生,简文帝的话确实准确。
嵇康仿佛置身于天人的下层世界。无论正史野史,敌人还是朋友,后人都很难看到对一个人如此慷慨和毫无保留的赞美!《晋书》写嵇康的长相,说他已经到了“神韵自然之龙”的地步。《世说新语》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度翩翩。看到这一幕,观众感叹道,“苏,爽朗或者一朵云说:“苏素就像一个松散的风,高而温柔。”宫扇说:“叔叔是一个晚上的人,但闫妍是孤独和独立的。”如果他喝醉了,他会像玉山崩塌一样雄伟。"
嵇康身高7尺8寸,风格独特。见过他的人都称赞他:“潇洒,开朗,清高。还有人说:“这就像松下的凉风,潇洒而美丽,清高而悠长。”。”()说:“季叔之夜,如崖上孤松,傲然独立;他喝醉了看起来很高大,就像玉山即将崩塌。"
单涛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对嵇康的欣赏是无以复加的。估计他整天话太多,他老婆也对嵇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单涛不生气,不仅不生气,还开心地帮妻子创造偷窥偶像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嵇康和阮籍玩得正开心,单夫人却在墙头偷窥。由于窥阴癖,单夫人像丈夫一样被阮籍吸引。最后,单涛还和妻子交换了审美意见,妻子说:“你的智力和品味远不如他们,所以你只能以你的学识和气度和他们交朋友。”言外之意是单涛不够帅。单涛摸着鼻子说:“他们总觉得我的忍耐力比他们强。”
哈哈!
也正是这个单涛,嵇康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绝交书。此事在文学史上意义重大,但在《世说新语》中只是简略提及。“山主必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必拒。”
是的,事情只是一句话的问题。宫扇(单涛)想辞去吏部尚书一职,准备推荐嵇康担任此职。嵇康写了一封“与山居源绝交”的信,断绝了与单涛的往来。
嵇康是个很直接的人,直接到不可理喻,令人发指。他对自己真的有清醒的认识。在给单涛的绝交信中,他写道:“阮籍比我更圆润贤惠,从不多言。也有人讨厌他;我比不上他,我习惯了自大和懒惰,不懂人体物理学,喜欢快嘴;一旦当官,每天会造成多大的麻烦!.....我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心里早就清楚,哪怕是走在死胡同里,我也心甘情愿。如果你强迫我,你必须把我推进峡谷!.....现在只想住在简陋的老房子里养孩子。经常给亲朋好友讲往事,一杯浊酒,一曲钢琴曲就够了。不是我装清高,而是我真的不能做官,就像我们不能把贞节这个美名加在太监身上一样。如果你想加入我的事业,一起找乐子,你其实是在把我逼疯。我觉得你对我没有深仇大恨,所以不会做?”
诚实的单涛当然不会。他没有抱怨朋友的任性和武断,然后默默为他收拾残局。他明白了——嵇康根本没有和他分手。那封绝交信更像是一次大型会谈。他比以前更深刻地看到了嵇康的内心,所以更明白自己的选择。
嵇康的不合作,更多的是个人原因。他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阁,曾在中三当过大夫,所以也被称为“冀中三”。嵇康在思想上倾向于“曹魏”正统,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于原王室一方,对司马氏家族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孤独的嵇康是幸运的。他的身边有打铁为他拉风箱的项修,也是师友的阮籍,还有背信弃义的善良君子单涛。
单涛的宽容比嵇康的质朴和率真更难能可贵。
嵇康自己一定也明白,所以临死前对儿子说:“你去找你山叔,他会替我好好照顾你的。”给你。我们看到了超越生死的友谊,心心相印。它不会因为一封信而消散,也不会因为我曾经和你说再见而断绝。正是在那封绝交信之后,单涛和嵇康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世俗的定义。
渐渐地,我想到,这本绝交书,可能是嵇康一生中设下的最精致的一局。他知道在司马的统治下,他必然会成为烈士,三千学子求他免死,这让他的名声达到了极致,也坚定了司马昭杀人的决心。
嵇康必死!贝尔会议是否召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给单涛写了这封绝交信。语言越激烈,意图就越深——他想救单涛,他也想托孤儿给儿子嵇绍安排一条后路。
单涛一定已经得到了消息。他答应了嵇康用生命传达的秘密。许多年后,单涛实现了他对已故朋友的承诺。他不仅养育了嵇绍,也给了他健全的人格和一个顺利的未来。他推荐嵇绍当秘书。嵇绍问宫扇前进和后退的原因。宫扇说,“我已经想你很久了。四季都有起伏,何况人?”
单涛一针见血,但嵇绍始终不明白奈夫的心思。单涛哀叹他没有嵇康的“神”。人要坚持原则,但要懂得适应天气。于是,嵇绍真的成了一名忠臣进士。后来,晋惠帝遇到了麻烦,他的官员都逃走了。只有嵇绍穿着整齐,他为了保护国王而平静地死去,没有失去他父亲的风度。
不是每个人都像单涛那样无条件地理解和拥护嵇康。当时,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司马昭对此不能容忍。他爱嵇康,恨他的才华和名声,恨他的无知。嵇康的绝交信刺痛了他。
这个王,他宁愿在洛阳外打铁也不愿入朝为官!司马昭思考得更深刻、更现实:不制伏天下文人,司马如何统治天下文人?
否则的嵇康,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世人的偶像,因为他不在乎。我想后来,当他看到3000名泰太学生在刑场上为自己请愿时,他那颗冷漠的心会被这些人的善良所激荡。
嵇康也写过绝交信,是真正的绝交信。给他的好朋友陆安的哥哥。鲁迅本来是他的朋友,可惜人品低劣,贪图嫂子的美色,侵犯了别人。恶人怕哥哥陆安怀恨在心,先告状,指控陆安“不孝”。
吕安无法反驳。读书人有自己的节操。他不是那种无知的婊子。他能说出他父母的一切。他要担心的事情太多了,妻子的感受,两个家庭的名誉。他只能向亲近、信任的嵇康倾吐自己的愤怒和苦闷。
嵇康对此无能为力,但他确实有一颗侠义之心。他当即怒不可遏,写了一封“与鲁迅绝交”的信,痛斥鲁迅无耻无情。
不孝顺是大罪。司马昭一直标榜自己是“以孝治天下”,嵇康以朋友自辩,却又一次准确地打中了司马昭的枪。如何对付他,司马昭不是没有犹豫。嵇康,正如歌中所赞美的“天下无双郎颜”。如果他真的要把刀架在自己高贵的脖子上,谁会不犹豫呢?
幽宫中,钟会出现了,他来见皇上。这位小有家世的名士,其父钟繇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曾任魏国太傅。钟社本身也很有才华。他曾经狂热崇拜嵇康,曾经心存敬畏。
当时钟会刚刚写完《四书》,想拿给嵇康看,就把书抱在怀里,来到嵇康家。他怕刁难嵇康,不敢抱在怀里拿出来。这个可爱的小伙子离门很远,扔进去就跑了。
等他到了一定的名气和地位,还是要去拜见嵇康。此访在魏《春秋》中说,“取肥衣而轻,客将如云”。其实我觉得钟会并不想在嵇康面前显摆,因为没有人在嵇康面前摆架子。
嵇康如天地。任何时候,他的神态都足以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哪怕是他在脱外套,在树下打铁。
也许钟会只是想表示自己的认真,可惜嵇康没有认真体会。他可能读过这四本书,但他连翻都没翻。总之他不理钟慧,很久都没有抬头看他,就像上一本书后的反应。钟慧要走的时候,漫不经心地问:“你听到什么了?为什么看到就走了?”钟会也聪明,马上对他说:“我听见了就来,看见了就走。”
这个时候,钟还是会是那个很可爱的钟。如果他不和司马昭说话,他会一直这么可爱。
我们找不到钟会杀嵇康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嵇康冷落了他,那这个人也太睚眦必报了。这样的人和嵇康就像注定要向不同方向生长的树,即使一起奋斗也不会成为朋友。
朋友和敌人,就像幸福和挫折一样,在生活中必然会相遇,但迟早会遭遇不同的影响。我们从历史上知道钟会是杀死嵇康的人。
钟慧巧妙地抓住了司马昭的心思。他的话深深地、准确地击中了司马昭的心。他说:“嵇康,卧龙,别让他起来。陛下治天下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只是想提醒大家,对嵇康这种骄傲的名人要稍微警惕一点。你知道他为什么给他的好朋友单涛写这样一封绝交信吗?据我所知,他想帮助别人造反,但单涛反对,所以他失败了。他恼羞成怒,和单涛分手了。陛下,在过去,姜太公和孔子都杀死了危害时尚和扰乱道德的所谓名人。现在嵇康、陆安是荒淫谤圣、经,这是任何一个统治天下的君主都不能容忍的。”如果陛下太仁慈,不除掉嵇康,可能就没办法清正廉明了。"
“洁癖之王”。钟会巧妙偷柱以避不孝,加深了嵇康在政治意义上的“罪”。年轻暴发户不可欺!嵇康遇到钟会,也逃不掉。
嵇康为自己的特立独行付出了代价。他在季峻旅游时遇到了孙登道人,并与他同行。嵇康和孙登分手的时候,孙登对他说:“你的才华确实很高,但是你保护自己的能力还不够。”
不知道嵇康得知自己被判有罪,会不会想到孙登的评论?但即使他知道了,也改变不了。他的生活像孩子一样充满激情,真的什么都学不会。如果换了他,嵇康就不是那个桀骜不驯,光芒四射的嵇康了。
如果说谢安是魏晋宗师,那么嵇康就是魏晋宗师。我们要学习谢安待人接物的态度,刚柔并济,进进出出并举。万物在他手里都有它的位置,嵇康就是一个精神的节日,高昂着自己的心,提醒自己不要沉沦在这个红尘和罪恶中。
书中记载他的死状是这样的:季中三被判到东市,态度不变。他弹钢琴,弹广陵散。歌末说:“袁小妮,请你在这里学着散,但我不会与金谷合作,广陵今日散!”有3000名学生写了。请老师不要允许。文王也找悔。
嵇康被带到东施惩戒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他想用钢琴演奏广陵散。弹完后他说:“袁小妮(袁准)曾经想跟我学弹这首歌,但我不忍心,没有教他。广陵散从此灭绝!”当时有3000多名泰太学生上书朝廷,请嵇康当老师,但不被允许。
《世说新语》说,嵇康死后不久,晋文王(司马昭)也很后悔。我觉得遗憾也是作秀,只能说明他对人才的喜爱。可怜归可怜,杀还是要杀的。
嵇康被处死的东市,据说是河南偃师市首阳山镇石桥村以南的一块地。嵇康弹琴的高台不见了,曾经的刑场也变成了农田,这样人和物最终都会回归天地。
前不久偶然听了广陵散的钢琴曲。当时阳光明媚,但我的心却在一瞬间静止而深邃。让我平静下来的不是音乐,而是你。广陵散没有成为传世之作,算是对你的一点安慰。
远方想你,“看桂红,挥五弦。”球场自鸣得意,内心太玄乎。“难免感叹!今天的装腔作势的表现会如何影响你的舒适度?
“郎颜天下无双。”天下无嵇康,广陵散生生不息。
广陵止步,从此不闻。我对嵇康的向往,有点接近“女人以男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