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持续农业的例子?
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稻田养鱼为例
许·
首先,环境问题由来已久。
随着20世纪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也成为主旋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以石油为武装,以机械化、化学化、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并取得了巨大效益。虽然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被广泛使用,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人口快速膨胀带来的粮食需求得到了满足。但一系列不良后果触目惊心,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动植物品种单一化、种质资源流失等。增加化肥农药的施用,不仅污染土壤环境和农作物,还会富集到人体内,影响人的健康。过度依赖现代技术生产的合成物质,使地球难以自净,土壤难以消化,尤其是超过了河流中水的自我修复阈值,使污染无处不在。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导入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作物,使其抗虫抗草,看似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药污染问题,但长期大规模推广后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却无法预料。DDT残留的危害是在广泛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的。在停止生产和使用几十年后的今天,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性问题尤其需要人们的关注。
其实早在1962,美国人卡森就陈述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寂静的春天》出来了。虽然卡森指出的现象并不完全是农业造成的,但农业应该占据其主要成分。之后,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地球只有一个”。
更早的时候,在美国,19世纪早期土壤肥力的严重下降促使美国政府寻找解决方案。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人在美洲开垦土地,砍伐森林。美国独立后继承了中世纪欧洲粗放农业经营的特点,这种特点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土地的无限丰富之间的矛盾而加剧。农民盲目耕种收割,以为可耕的土壤是无穷无尽的,根本不在乎如何保持土壤肥力。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人们不愿意施肥,是因为买一亩新土地比给一亩土地施肥更便宜”[1]。由于当时人口基数低,农业尤其是土地资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并不突出。然而,在20世纪初,美国独立后不到100年,出现了植被破坏导致的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和耕作不当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美国政府不得不到处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他们关注的是,中国的人口密度远高于美国,但可持续性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于是在1909年,联邦政府派遣土壤学家富兰克林·海勒姆·金到中国寻找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金以一个农业土壤学家的敏锐眼光,从宏观和微观不同层面对中国农业和农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回国后撰写了《四十世纪的农民》或《中国、朝鲜、中国的永久农业》,介绍了中国四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农业成就,以及他对精耕细作、轮作、水土保持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的合理轮作、施用粪肥、堆肥等八个方面值得美国农民学习,并提出了有机农业的独到见解【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东方农业还没有全面了解的背景下,这本书引起了美国农业界和农业界的极大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后来从事有机农业的学者产生了影响和启示,包括英国的霍华德和美国的罗代尔[3]。
然而,这本书的出版并没有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到1933年,美国至少有5000万英亩土地变得贫瘠,125万英亩土地因侵蚀而失去肥力。1934年,一场灾难性的黑风暴卷走了3亿吨土壤,使冬小麦减产102亿斤[4]。沙尘暴在1935回来,然后连续三年干旱。
20世纪美国的情况真的很糟糕。但在中国,这个问题出现的更早,类似的环境问题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孟子早就指出齐国东南的牛山之所以“满山遍野”,是因为过度伐木放牧,孟子用“养”与“用”的关系解释说:“得之,无以久;如果你失去了支持,也没什么可失去的。”平衡使用和营养的方法是“网数太多,鱼和龟就吃不完了。”斧在山中,树不能用。“这符合生态平衡原则,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管子》、《荀子》、《淮南子》都有比《孟子》更详细的论述和观点,这是在部分地区毁林滥捕的自然报复后得出的深刻教训。其中荀子说:“草木茂盛,斧不入山林,其命长存。大鲵、甲鱼、泥鳅、鲱鱼怀孕的时候,毒就不会入河,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该割了,该长了,所以山不是孩子,人民有更多的物质。
生态脆弱
在环境依赖的背后,还有严重的生态脆弱性。这不仅表现在北方的黄河流域,西南生态脆弱的山区,也表现在经济中心的江南。
由于“地穷山穷,山穷水尽”的出现,西南大量山区被开垦,东南也出现了梯田,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宋元时期,为了缓解人口压力,也出现了柜田、分田、沙田、土田等多种形式,都是利用各种可能性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养活更多的人。
在国民经济赖以生存的江南地区,圩田在宋元时期一直在不断扩大,与水争田的结果就是破坏水系,造成水患,而且往往是灾害。宋代农民不断呼吁“还湖”、“弃田”。宋孝宗曾说:“浙西自有农田,即有洪水。”南宋时曾多次下令禁止开垦农田,将农田恢复为湖泊,但因有权势的人阻挠而无法做到。清代魏源在《湖广水利志》中说,由于圩田、垦荒场的不断扩大,“历代有河(黄河)无河(长江)的历史”结束,长江开始成为灾荒之地。
更直接的描述可以从民间谚语中看出,解释的程度和范围都不小。在前面提到的“湖广熟,人间满”流行的同时,有一句谚语叫“胡莎绵阳周,十年不收,十年年年收”。平原地区的良田“一年要收割十年”,但这种经济类型非常脆弱,往往是“十年不收割”。因为大量的湿地被开垦,一旦洪水来了,没地方淹,灾难就收不到了。这场饥荒在中国历史上是严重的。宋代以来,赈灾著作不断出版,明清时期更多。
但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水稻种植,相对于旱地的小麦种植和谷子种植,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南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山区旱作农业造成的,尤其是美国引进高产作物后。可种植水稻的地区多为低湿地,水资源充足,生态修复能力强。所以水稻种植支撑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明进步,一直延续至今。它的高产养活了东南稠密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稻米文明支撑了中华帝国文明后期的发展。
在南方,生态脆弱的体现与北方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山区旱作农业代替水稻种植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在西南地区;二是湖区湿地围垦,导致泄洪失败,灾害频发,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如果古代人没有发明水稻的种植,中国的生态环境变迁史会是怎样的?
环境破坏是农业史的主流。然而,除了人类毁灭的主旋律之外,还有一些曲折来延缓主流毁灭的程度,即从生态的角度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回应。从节约土地和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发明和应用了许多措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方的间作,“稻田养鱼”和南方的“桑鱼塘”。这些都是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些措施,解决了土地不足的矛盾,缓解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
(B)保护和可持续使用土地的做法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代以来的“间作”与“间作”
种植结构单一,部分地区人口过剩,节约土地,充分利用土地是必然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轮作复种,治理国家的管子有“四种五得”。《荀子·郭芙》记载“一岁再得。”这些被认为是中国农业史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创举。西汉时期,稻麦一年两作出现一次,间作套种开始萌芽。【14】明清时期,间作套种开始盛行,这与隋唐以来东南地区由北向南的移民无地可耕,人地关系紧张有关。当时有稻豆间作、麦豆间作混播、棉麦间作、粮肥间作、粮草间作、林粮豆菜草间作,陕西兴平有一年收十三茬、两年收十三茬的方法。简而言之,在狭小的土地上,当人口无法移民时,就不得不从空间中寻求发展机会[15]。
2.明代的“养鸭治蝗”
“养鸭治蝗”类似于“稻田养鱼”,最早见于明代。明代陈经纶在《治蝗笔记》中详细记载了他发明养鸭治虫的过程。陈经纶曾从菲律宾吕宋岛引进甘薯到福建试种。后来,他和他的后代积极致力于在各地推广红薯种植。甘薯成为普通大众的食物,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经纶和他的家庭。由于适应性广,红薯缓解了当时中国东南地区乃至全国许多地区的粮食短缺危机。据学者考证,养鸭治蝗是陈经纶在推广红薯种植过程中发明的。后来这种方法真的成了江南地区治理蝗虫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治蝗书籍也提到了这种方法。
3.清代的“桑吉鱼塘”
“桑吉鱼塘”最早的文献记载在《广东新余》中,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农业生产形式。也就是说,桑田靠鱼塘里的肥泥,养蚕靠桑叶,鱼塘靠蚕沙和蚕沙相互依存的形态。在珠三角养蚕区,有“桑鱼塘”,这种生产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据《高明县志》(1894)“深挖洼地,外围以泥盖为基,中间洼地为塘,六塘为基。桑葚、塘畜鱼、桑叶、蚕沙喂鱼,两全其美,十倍庄稼”。“桑鱼塘”即“基础桑、池塘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池塘泥养桑”,即蚕沙喂鱼、池塘泥育肥桑、栽桑、养蚕、养鱼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洪水,又收
以上措施不仅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这些措施的发明既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在实证科学方面领先于世界的延续,也是对环境恶化的有效应对。
4.西汉的“米、米、汤、鱼”,东汉以来的“稻田养鱼”和“米、鱼、鸭”。
“稻田养鱼”是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套种”,即稻鱼套种、套种。也是江南地区人地关系紧张,节约土地的新发明。“稻田养鱼”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书·史记》中司马迁提到的楚越之地的“米汤鱼”传统。向强对一些学者根据东汉考古发现和吴伟《四季食粮》一书认为“稻田养鱼”始于东汉的观点提出质疑。【16】但是,我们认为,完全有可能延续东南“饭汤鱼”的传统,只是没有相应的文献可以证明。游先生指出:“浙江永嘉山区的老农说,三国孙权坐天下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稻田里养鱼了。这个口述历史是符合史实的。”在贵州,侗族、苗族也有“稻田养鱼”的习惯。
如游所言,古山越在山区种植水稻,靠山中的流水和自然降雨可以保证,但鱼食仅限于山涧少量的鱼,确实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想到把它们放养在稻田里进行养殖。经过反复试养驯化,终于从鲤鱼中选择了一条适合稻田饲养的“田鱼”,最终成为了今天著名的“瓯江彩鲤[17]”。“稻田养鱼”的存在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良好的民风。如果稻田里养的鱼在主人收获之前就被偷了,那么这个传统就无法维持。
“稻田养鱼”可以说是山月对“稻、米、汤鱼”的回应和创新,是空间上的立体“套种”。它是明清以来由于人地关系紧张,种植业之间除套种外的另一种套种形式,只不过是将前者的一种作物换成了养鱼。稻鱼相生,种养结合,既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又减少了中耕所需的劳动力投入,可谓一举两得。长期以来,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多以获取一些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物结构单一,质量较差。而“稻田养鱼”可以收获稻谷,获得蛋白质,弥补了农耕民族食物中蛋白质的不足。
“稻田养鱼”将水稻种植和养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稻田养鱼有许多生态效益。田鱼觅食时搅动田里的水,搅动土壤,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促进水稻生长。田鱼吃稻田里的灯盏细辛、白花蛇舌草等杂草和蝉等害虫,节省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田鱼的排泄物相当于给稻田施了有机肥,最后人们得到了鱼和米,动植物蛋白齐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8]。
或许是文化或其他原因,大米在欧洲从未吸引过西方消费者。它只是日常食物的一种多功能且廉价的替代品或补充品。它主要用于喂养无家可归的群体——士兵、孤儿、海员、囚犯、穷人等。,以弥补不足或替换更可口的食物。大米还有其他用途,它经常被用来喂动物,它还有很多工业用途,但是大米从来没有被当作一种赖以生存的物品[19]。
但在中国,大米被视为面粉和大米,至少不亚于小麦,其贡献不可估量。自从大约10,000年前水稻被驯化和种植以来,它一直是东方世界的主要食物。它不仅养活了大量人口,而且从某种意义上颠覆了农业必然破坏环境的规律,因为种植水稻不一定会造成水土流失。所以支撑了明清以后南方密集的人口和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正是因为水稻这种唯一高产的水生粮食作物和对低湿地的利用,中华文明才会在隋唐以后的时代延续,而不像某些文明因为生态原因而中断。试想一下,如果东方的中国不种水稻会怎么样?旱地只能种小麦,小米产量远不如水稻。他们养活不了那么多古代美国人。玉米、土豆、马铃薯是明清时期才从中国传入的,但它们代替不了大米的作用。只有水稻,产量高,才能保持水土,支撑中华文明后来发展的功臣主要是水稻。因此,我们应该感谢上帝给了中国人大米。高产水稻养活了庞大的人口,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全部。
水稻的利用是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而稻田养鱼和稻鱼养生体系的形成将水稻文明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水稻和鱼类诞生了,不仅收获了高产水稻;同时也收获了优质的动物蛋白,弥补了我国自秦汉以来单一种植结构形成的素食结构缺陷。再次,是立体的“套种”形式,节约了土地,缓解了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地紧张关系;第四,因为水稻和鱼类的诞生,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增强了生活在水生环境中的杂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产品,它可以抑制化学和石油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6.“稻田养鱼”和“稻田养鸭”及其现代意义。
虽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来说,水稻种植没有加重的作用,但是水稻种植,甚至梯田,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南方开垦水田只是在洪水来的时候占据了几何空间,导致洪水无法倒掉,造成水毁。当化肥和农药没有大量使用时,就不会造成水污染。然而今天,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稻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只是长期停留在其中,而在稻田的水生环境中,大量的渗流流入河流,对整个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极大的破坏。
学者们对稻田养鱼养鸭的生态效应做了大量的研究。稻田多物种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机理,病害造成了世界水稻产量9.9%的损失。黄瓜黑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结果表明,增加稻田物种多样性可以明显控制纹枯病的发生。肖等人报道,在稻田养鱼系统中,鱼吃了稻田立枯丝核菌的核和菌丝,从而减少了传染源。同时,纹枯病多从水稻基部叶鞘开始,鱼类争抢易腐的带病斑叶鞘,可及时清除病源,延缓病情扩大;而鱼在田间疾走,不仅能改善田间通风透气,还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抗病能力。养鱼田的纹枯病病情指数比非养鱼田平均低65438±0.87。稻田养鸭制度对纹枯病的发生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刘小燕等人报道稻鸭共作系统养鸭对纹枯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鸭子可以啄食一些菌核,减少细菌来源;鸭子的奔跑和啄食能伤害大部分萌发的菌丝,从而失去蘸取能力;对于已经感染的植物,鸭子还可以在稻苗下部啄食入水的病叶,阻碍了病害的传播。此外,鸭还具有除草、清除病叶、减少无效分蘖的作用,增加了田间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湿度,防止纹枯病正常生长,从而减少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与未放鸭试验区相比,放鸭区的病株率分别下降了27.29%(中稻)和8.21%(晚稻)。王成宝、杨志平和张家恩的研究也表明,稻田养鸭能延缓水稻纹枯病的发展,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纹枯病发病率降低50.0%左右。当然,也有不同的实验结果。俞胜淼等研究人员认为,稻田养鸭主要控制水稻分蘖盛期和齐穗期的纹枯病,这两个时期稻鸭试验区的纹枯病发病率比为。从水稻的整个生育期来看,稻田饲养的鸭子纹枯病的平均集群发病率高于不饲养的鸭子,这可能是因为鸭子的活动损伤了植物的茎叶,使纹枯病丝更容易侵染植物;另一方面,鸭子也可能成为菌丝的携带者,将菌丝带到不同的地方,增加稻丛的发病率[20]。
注意事项:
[1]大卫·格里格:西方农业的变革。布莱克威尔。1992 P40。
[2] F. H. King,《四十个世纪的农民:或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永久农业》,1911。
[3]刘晓霞:《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李方正,李友霞:国外有机农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1991。
[5]许·:《从间作套种到稻田养鱼养鸭——中国环境史演变中的两次无代价生态响应》,《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
[6]严守成:《自然进入历史》,《中国经济史研究》,1,2006年。
[7]王建阁:《小农与环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业史》,1995,第3期。
[8]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9]何炳弟:《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宋史·食货志》。
[11]潘: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史与社会史评论第一辑。
[12]谢凤斋:宋元时期中西农耕农业,中国农业史,2001,第3期。
[13]潘: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历史评论第一辑。
[14]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104。
[15]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390~393页。
[16]向安强:质疑东汉稻田养鱼的起源,《中国农业史》第4期,1996。
[17]尤:“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8]尤:“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9][美]彼得·考克莱·尼斯:《农业的全球化:大米贸易的警告》,陈一译,《历史理论研究》第1期,2001。
[20]汪涵,,谢建,:稻田生态系统中多物种共存对病、草、虫的控制,《应用生态学杂志》,第5期,第18卷,2007年5月。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