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

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着力点

(1)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帮助从未走上职业生涯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其职业人格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很多企业和院校都是以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个企业、某个岗位的具体需求,而忽略了职业生涯中的普遍需求和长远需求,导致毕业生难以转行或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工资待遇低的工作,无法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实施综合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发布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一种旨在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目前,学院已将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一个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毕业后几个阶段,这是一个连续的、递进的教育过程。在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让考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性格完成职业选择,从而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学习后,学生不仅要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学生毕业后也要了解自己的工作适应和职业成长进度,并给予后续指导。学院设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入学前后的就业指导,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活动进行监控。

3.实行全日制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专职教师的任务,也不是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能做的工作。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所有成员都有职业指导的责任。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日常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的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融合。通过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成为一项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的常规教育活动。

(二)培养从业者必备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有很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很多传统的操作技能已经被程序所取代,单纯的操作技能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效率高,适合传授通用知识和技能,培养跨专业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了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如果只在课堂上上课,然后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任务,让学生根据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目前,学院已完成数控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三个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正在组织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2.建立专兼职教学团队。因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太难了,所以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现实的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高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法不仅弥补了专任教师的不足,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30%以上的兼职教师专业为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个别专业在师资方面已达到50%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3.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学习专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训练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学院买断接收了14中小企业和学校,走出了一条“前校后厂、产学融合”的办学之路,为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学院新购置的厂房单层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改造成培训农民工和专业工人的主要场所,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个基地里,不仅有贷款65438亿元购置的实训设备,还有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实训资源和生产资源的互动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推动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我国职业培训仍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然而,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中国的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却非常薄弱。高职院校在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是推动我国培训体系完善的重要力量。目前迫切需要澄清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培养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决定企业培训制度。在员工流动性大的情况下,企业会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为同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应探索职工培训经费统筹使用制度,即企业先将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技术培训经费按规定比例上交政府主管部门,再根据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实际情况返还,并给予适当补贴。这一制度既能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又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学院正在承担“机电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省级项目,将在系统研究后向政府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工学结合实训课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课程理论,还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虽然CBE、MES等模式可以借鉴,但要在现实条件下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探索。学院在课程开发上采用“三主体模式”,课程专家、企业专家、教学专家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定开发计划,指导开发过程,评估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任务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按照教学规律对典型任务进行教学分析、分类、排序和转化,最终转化为可实施的课程。

3.基于生产过程的技师考评模式。目前技师考评方法脱离生产过程,影响考评质量。探索生产服务过程中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实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与工作成果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技师考评办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当务之急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造纸网:www.homelunwen.com》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实时评价体系。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系统科学的专业标准

目前职业标准和职业分类不全面、不科学,不仅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正常培养。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工程技术类职业缺乏标准;二是专业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使得部分标准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根据“职业带”理论,工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应包括工程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我国目前还没有技师序列的职业标准。随着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应尽快制定工程、技术和技能的职业标准并及时更新,以扭转不同类型职业分开管理、跨职业无人管理的现状,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养与使用的统一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由职业院校培养,一些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培养了高级薪级的毕业生,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和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然而,由于培养和使用的规格和数量不协调,许多企业无法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甚至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学院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政府应建立常态的校企合作机制,让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对教育效果做出权威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和教学评价有机统一起来。

(C)识别移徙工人

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逐渐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农民工的职业处于不稳定状态,使其职业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仅企业不愿意承担员工培训的费用,员工自己也无法预测未来的职业发展。而技术培训是适度超前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短期行为大大削弱了对技术培训的需求。很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往往会临时为员工提供短期培训或者直接向社会招聘人才。因此,要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需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法规政策,形成我国技术工人成长和职业培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促进职工培训发展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