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将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思考、多看,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观察是探究实验的一项基本活动,科学观察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前提。科学观察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将现在的观察与过去观察所得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加工转化。科学观察不仅重视定性观察,把握事物的形象、结构、过程和特征,而且重视定量观察,分析其数量关系,综合其性质和特征。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深入细致的观察品质,形成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光对鼠女生活的影响”这一节时,作者提前安排学生自己去抓鼠女。学生在自己抓鼠女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提出很多问题,带着疑惑和疑问来上课,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观察热情。在课堂上,作者让学生分组观察,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操作,有人负责守时,有人负责观察计数。各小组认真开展观察活动,并在课堂上汇报本小组的观察结果。我们一起分析、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鼠女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光影响鼠妻的生活,那么土壤的干湿是否也影响鼠妻的生活?接下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自己进行观察活动和分析观察现象,把观察和分析结合起来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