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纯散文《远方诗意的田园(上)》赏析
一个有两条河和美丽风景的小镇。
春天,可以赏花,笑颜如花;炎炎夏日,可以避暑纳凉,绿意淋漓;秋天可以看枫叶,丰富多彩如妆;在寒冷的冬天,可以评论雪景,精致如水。再加上民风淳朴,农耕文化繁盛,让我心热,眼馋,激起我去的情怀,荡漾。
初夏,一场暴风雨洗礼后的第二天,我们从钢筋水泥的大都市一路来到城口县何裕乡。细长弯曲的鱼跨过和平河,潺潺清亮如琴弦声。江上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把路上的灰尘和心中浮躁的阻滞都冲走了,让人神清气爽。
方圆,一个江鱼之乡,只有130平方公里,只有5000人口,却被两条生命之河——杜愚河和平河滋养而美丽。两条河流像两条玉带环绕着何裕乡,一座弧形大桥横跨在河上,远看像一个鱼嘴,将何裕乡像一条“活鱼”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潜在寓意不言而喻。
沿着杜愚河峡谷逆流而上,我看到旁边有一个亭子,上面写着“小桥流水人家”。竹木繁茂,秀丽挺拔,石径蜿蜒悠远,仿佛进入一个蜿蜒幽僻的江南小镇,充满诗情画意。河边,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河里洗衣服,两个小男孩在旁边天真的玩耍。一个小男孩捡起河边的石头,不时发出惊喜的叫声,另一个小男孩坐在石头上,吹着竹叶制成的笛子。一幅民俗风情图映入眼帘。
悠闲地走在流动的平溪河畔,河水如练般顺滑,清澈见底,浓浓的绿色引人注目。“江青山如玉簪”的意境油然而生。沿河而行,石墨盘的神秘,河鱼斗匪的故事,黄龙洞里隐藏的美丽,神奇的白马湾,二门的民间传说...多么辉煌自豪,多么酣畅淋漓。叮叮当当的平溪河,仿佛在倾吐着过去日日夜夜的人世沧桑和人民的苦难,也在深情地歌唱着今天的繁荣昌盛。
放眼望去,不远处的奇峰景桥,古松秋子,片片峰峦被厚重的山势所遮掩,天空开阔,炮梁、蛤蟆石、石门子、鹰嘴岩、牛毛头、狮子山、虹影等景点尽收眼前。其山险峻高耸,有一种”。大巴山崎岖雄伟,一座挨着一座,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绵延起伏。可谓是千峰万谷隐云,雄伟秀丽,宛如龙虎跃起,给人一种挺拔、淳朴、向上的力量之美,令人肃然起敬。而辽阔高远的蓝天更是令人神往,淡淡的白云温柔恬静,明媚的阳光格外温暖,缓慢的山风也变得温柔芬芳。此时,面对雄伟的大巴山,仰望无边无际的蓝天,我立刻想起了2002年去法国巴黎旅游时遇到的那些法国男生。他们深蓝色的眼睛明亮清澈,像蓝色的大海,纯净得没有任何杂质,就像我眼前的河流和鱼镇上空的蓝天。
青山绿水还在,蓝天白云常在。为什么不让人思考飞翔,内心向往呢?
在阳光明媚的微风和垂柳之间,传来了野鸡的鸣叫。“桑榆相望,城中乌鸦多”。山沟里总是透露出来的农耕文化的清新淳朴的泥土气息,让我更加着迷。
在去农业博物馆的路上,在沿途的田野里,玉米、土豆、红薯、萝卜、燕麦、苦荞、油菜、南瓜、茶叶...就像优雅的诗句,他们轻快地走过菜园。再加上时断时续的蝉语,浮鸟的鸣叫,山涧溪流的叮叮当当的水声,这些自然婉约的场景,清亮的声音,都转化了我无限的空虚,让我的心情绿了起来。
“农耕农耕显田园古韵,山水好作平西田园图概观。”在博物馆门口,一副对联令人印象深刻,讲述了何裕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的全部内涵。在博物馆里,另一副对联更是意味深长:一部农耕史,千古民风,横评——天下农民。
真是个农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子孙种五谷,牧六畜,农织结合,融合儒家文化和各种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戏剧、民歌、农谚、绘画、习俗和各种祭祀活动,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中国最早的农耕文化记载在寿光骨铭《黄帝耕图》中,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在画面的下方,一个中年男子,戴着一顶大帽子,穿着半袍,双脚叉开,举起右手撒播种子,有些种子正落在地上...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对农耕文化有更详细的记载。他的诗《七月》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农耕画卷:“七月火满,九月赐衣。第一天我胖,第二天我凶。没有衣服,没有棕色,为什么会死?第三天,第四天踮起脚尖。和媳妇在一起,我很高兴在南方。”
至于历代文人骚客对农耕文化的描写,则是笔墨大方。比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说:“南山种豆,草满豆,苗稀。早晨,浪费和污秽的原因是带着月亮把莲花带回家。”南宋诗人翁卷写道:“山川白茫茫,秭归声如烟雨。四月乡下闲人少,只插田养蚕。”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
在何裕乡的民歌中,我们也读到了当地农民幽默的农耕生活。《岐山歌》:“正月是年,萧郎去岐山;你不喜欢在祁山玩,你不比割红山……”《草地·锣鼓》这首歌,充满了劳逸结合的喜悦心情:“呃——一大早来,一大早起来,搭起唱台,四重奏歌手请上来……”至于《双访姐妹》和《山歌》,也巧妙地把山里的人放在了追求美好爱情的地方。
农耕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创造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也可以毁灭它所创造的现代文明。幸运的是,何裕乡意识到了这一点,早早关闭了自己创造财富的煤矿,使原生态农场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他们世世代代在大巴山繁衍生息,沐浴着日月精华,喝着山泉的雨水,住着茅屋竹棚,唱着自己的歌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孕育了这里独特的农耕文化,造就了河鱼小镇天生的田园气息。博物馆里保存下来的老物件,如纺车、风箱、石磨、锯子、粮盖、篮子、水桶、墨斗、铁耙、犁、木窝等。,为我们开启了最古老、最鲜活的农耕文化记忆。想想农民在恋爱时唱情歌,送礼物;结婚时流泪,收彩礼,陪你;生孩子,玩三朝,喝满月酒;修房子,种庄稼,请人帮忙,打草,敲锣打鼓,请人唱歌;冬天的雨雪天,围着火坑,烤火,吃土豆果,冲糠...美好的山居生活,虽然苦,却依然充满温暖和爱,就像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些老物件也让我们拾起了童年的记忆和不再遥远的乡愁...
入夜,连日艳阳高照,突然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倾盆而下。摇曳的山岚,瞬间用无边的黑幕包裹了这个小山村。在黄昏的雨声中,我睡着了。在梦里,我看到自己展翅高飞,离开拥挤喧嚣的大都市,诗意地生活在这个宁静美丽的森林家园...
走进神秘的仡佬族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全国仅有的两个仡佬族自治县在遵义。遵义仡佬族人口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70%以上。其悠久的民族民间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尤其是“傩戏、三瑶台、高泰舞狮”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真正的仡佬族人民的宝贵国宝。
“仡佬族之乡,傩戏王国”名不虚传。在道真国家博物馆的实物展室里,那些精美的民族服饰,形态各异的傩面具,灵动奇特的傩戏场景,繁复的傩坛仪式,早已让我们着迷,希望能看到真正的傩戏。
后来参观是龙兴镇园林集团安排的。主持人的安排很有意思。我们先去拜访一下最初的仡佬族居民。都是两层的木屋,屋顶是小青瓦,墙上是简单的木板。一个大户人家的主人告诉我们,他住的房子建于清朝,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这里最古老的房子。这家门前停着一辆摩托车,前面散落着两三个竹制背包。屋后,竹木茂盛,长豆筋也在生长。一架子猕猴桃密密麻麻挂满了水果,椭圆形,鸡蛋那么大,伸手就能摘到。
拐过弯,走过桂花飘香的小路,绕过满眼绿色的荷塘,我们进入了园林集团新区,一栋栋红瓦白墙的小楼,清爽活泼,让人立刻感觉到这里充满了浓郁的现代气息。曾经古老的民族村寨焕然一新,雪白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现代海报,如家庭美德、和谐共处、村干部承诺等。,均以生动、动态的人物图片展示,生动、有趣、有教育意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公道正派”的海报:墙上有一个漆成绿色的松竹梅坛,上面镌刻着一行红字:松竹梅,寒岁三友;公正和诚实是官德的三宝。更有意思的是,旁边还有一幅画是黑色的,远看像是朝官,近看却是一个“廉”字,极其夸张,让人忍俊不禁。
“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在平坝,一座七层楼高的平台直插云霄。先是两个扮成孙猴子和笑和尚的演员出场,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爬,倒立,悬在空中。随后,上场的两位狮子演员敏捷地爬上7层楼高的平台,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保护下,拼尽全力将狮子出山、左右戳腿、与亲人玩耍、猛甩尾巴、互相打斗、成群跳起、抬头挺胸、飞腿前踢、四方造访等惊险动作表演到了极致,令人叹为观止。
“非常精彩,真的很神奇!”我不禁钦佩它。
“高台舞狮起源于宗教神话甚至拯救母亲的古代戏剧的神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佛陀的大弟子目连将死去的母亲从地狱中拯救出来的故事。故事劝人善良孝顺,甚至有‘天下无错之父母’的比喻。”我和一位当地的长者聊天。他还告诉我,这四位表演者都是正宗的表演世家。他们从小就开始练习,最大的已经60多岁了。
这不能不让我们惊叹和佩服!
随后的傩戏也是如火如荼。法师表演了“过刀桥”“破域”等绝技驱鬼迎神辟邪。《过刀桥》是傩戏的一个绝招,主要是给65,438+02岁的孩子看的。过了刀桥,就能顺利过关,为孩子以后的人生扫清道路。一条长长的木凳,倒扣着12把尖刀,闪着寒光。法师头上翘着二郎腿,手拿铜锣,赤脚从刀刃上一步一步走过刀桥,但光脚完好无损,让观众大吃一惊。
赤火盆的“破域”更加神秘,也让我们心惊肉跳。只见法师念着咒语,赤手空拳将燃烧的火盆捧在手里,然后放在地上,双手却毫发无损。法师口中喷一口水在烧红的火盆上,油火“呼呼”燃烧,俗称“喷火”,寓意扫除一切死伤野鬼邪气,保一家安康。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法师居然张开嘴用牙齿咬起了红色的火盆,在放下之前还在场地里轻盈地走了一圈。最惊险的是踩火盆。法师念了一句咒语,赤脚踩了上去。当他踩上去的时候,他冒出了烟。据说这是一种镇宅的民间仪式,主要是为了辟邪,稳定房屋,保护家中平安。
傩作为驱鬼祈福的仪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论语》和《乡党》都有民间傩。《鲁春秋·董纪》有“大秘书”(宫廷家具);此外,古代有军傩随军队驻守边疆。道真傩戏起源于民间“乡民傩”。居住在道真的仡佬族世代过着隐居的世外桃源生活。他们用这种带有原始巫文化的宗教歌舞召唤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寄托自己的期望,以求驱走邪魔,安身立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那天晚上,我回到酒店,一进餐厅,一排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姑娘已经站在门口,载歌载舞:宾朋从四面八方赶来,歌老山更添光彩,喜迎宾客,酒席摆了三桌...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小吃,年糕,粽子,蛋糕和糖果。
我们知道3频道开播了。果然,道真CPPCC董事长周世孝来到前台,解释三幺台的由来:“三幺台起源于仡佬族女方家举办的婚宴,男方前来求婚。如果女方家对男方非常满意,就摆这样一桌三幺台来招待未来的女婿。后来逐渐演变成招待贵客的桌子,是一种规格非常高的宴席。分“茶席”、“宴席”、“饭席”三桌,每桌12道菜。三轮下来,可以吃36道菜,菜也不一样。”
说到这里,周世孝停顿了一下。“请注意,在2号桌时,主人会向客人敬酒。不喝就不行。”周世孝边走上桌子边说。
因为周世孝坐在我旁边,我对刚才的民谣很感兴趣。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和他聊天。他突然转过身来,“歌在仡佬族的作品里更有意思。我会唱给你听。”他抿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唱道:
“什么东西出来又高又大,中间绑的是什么?什么东西出来打,什么东西出来敲?
高粱长得又高又高,玉米长在腰中间。豆子出来盖,芝麻出来砰..."
周世孝的嗓音浑厚而富有磁性,演唱充满情感,赢得满堂喝彩。就在他要被要求再唱一首歌的时候,上菜的女服务员已经把2号桌的各种美食端上了桌。一群女孩手里拿着酒杯鱼贯进入会场,向每位客人敬酒。有的人甚至被女生逼着喝了酒。场面异常热闹欢乐。就连一个从不喝酒的女作家也被灌了三杯。
这种场景有点类似于我在内蒙古的喝酒经历。我从来不喝酒,但是那次采访,旁边站着一个蒙古姑娘和一个小伙子。那个年轻人拉着马头琴。女孩双手捧着哈达,哈达在上面放了一个玻璃杯。唱完之后,她弯下腰,把哈达和杯子举过头顶。你能不喝酒吗?现在,有点像了。多么热情的仡佬族啊!
那天晚上,我真的有点醉了。为这些淳朴的仡佬族儿女干杯,为我们日益富裕的仡佬族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