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保健->精神健康
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自动消除贪欲,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心理养生法是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消除贪欲,改变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心理养生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保健法。
心理健康养生的关键是快乐,快乐使人的心灵处于平静和满足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幸福的生活。
现在专家对健康的定义不仅限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心理健康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像戒烟一样,精神养生法是最容易也是最难做到的养生法。之所以说最容易做到,是因为心理健康养生可以完全由人的主观意识主导,不需要特殊的外界辅助条件;最难的是,一个人很难把握自己,纠正自己固有的错误思维方式,更难排除客观事物对自己主观意识的负面干扰。
古代圣贤往往把修身养性放在第一位,总结了很多精神养生的方法:
静坐:让身心处于放松状态,配合佛经或舒缓的音乐,让人进入忘我状态。
读书:读书不仅可以充实人,还可以培养修养,让你更加豁达。
感受大自然:闲暇之余,去大自然中走走,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压力,解放心灵。
聚会:多和朋友交流,分享快乐和烦恼。
教育后代和学生:老师更有责任心,更注重自省。
古人还总结了修身养性的十大乐事:谈义,学法书法,静坐,交友谈心,饮酒半醉,浇花植竹,听琴弹鹤,焚香煎茶,进城看山,即下棋。
古代的养心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当然,现在的城市节奏让我们很难像古人那样生活,但学习它的精髓,了解它的精神,对我们的健康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