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
营养对人体健康意味着什么?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样东西,说明人每天都离不开“吃”字。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吃”来维持生命从出生到老年的全过程。因此,营养意味着生命的构建。
人类对食物和营养有着相同的基本需求:(1)提供热量,维持体温,满足生理活动、工作和生活的需要。(2)构建人体组织,供应生长、发育、组织合成和分解所需的材料,为制造体液、激素、免疫抗体等创造条件。(3)保持人体各器官功能运行良好,各部分之间的工作能够协调。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人们认识到食物的营养功能是通过其营养成分来实现的,这些营养成分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必需营养素有近50种:通常分为七大类,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又称矿物质,包括含量小于人体体重百万分之五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纤维。研究发现,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也没有一种单一的营养素能具有全面的营养功能。比如牛奶和鸡蛋的营养可以用“丰富”来形容,但牛奶中的铁和鸡蛋中的维生素C的缺乏必然会导致“美中不足”;脂肪是高热量的饮食,每克脂肪可以提供37.6千焦的热量。但膳食脂肪摄入过多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因此,只吃一种食物,无论它的营养价值有多高,都不能满足人体功能的需要,更不用说保持人体健康。
为了保证身体素质,提高各种组织的功效,必须保证吃多种食物,科学合理地“吃”。即:热量要充足,但不能过量;营养素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要规律,不要饿着肚子饱餐一顿,也不要暴饮暴食。准时并且适度。
科学合理的营养,关键在于“全面”、“均衡”、“适度”。因为营养不良(缺乏或过剩),后果是隐蔽的、缓慢的、严重的。如营养缺乏,可引起水肿、贫血、夜盲症等一系列疾病;营养过剩会导致现代文明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甚至癌症,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怎么吃才科学合理。
(1)食物种类要多样化。一日三餐要精心安排。每天吃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最好是15种以上,营养素种类越齐全越好。因为食物种类越多,越不容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各种微量元素的供给也能得到保证。
(2)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近年来,饮食营养化的氛围越来越浓。但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我想吃的东西证明了我的身体需要什么”,对吃没有任何限制,我就是我行我素。这是非常片面和不科学的。因为人的食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在生活艰苦、衣食无忧的时候,人体本能地喜欢吃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但在我们生活富足,大鱼大肉甚至山珍海味成为日常食物的今天,维生素和矿物质最容易缺乏,而我们的身体却不善于感受这些营养物质的盈亏,很少对多余的热量和胆固醇做出反应。如此一来,单纯依靠食欲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旧习惯,很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文明病”。
(3)食物搭配要适当。因为两种以上食物的摄入有时会导致某种营养素的过量;还有两种食物同时摄入会阻碍某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切不可乱煮一锅。否则,因为食物搭配不合理,也会造成营养的不平衡。
(4)一日三餐的比例要适当。热量摄入方面,早餐约占30%,午餐约占40%,晚餐约占30%。一般来说,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少吃。不吃早餐或晚餐,吃饱了对健康有害。
(5)食物必须安全卫生,烹调合理,能引起食欲。所选的谷物、水果、蔬菜或鱼应该质量好。不新鲜或变质的食物容易感染病菌,即使高温烹调也很难杀死,吃了会让人生病。在烹饪中,也要少加糖和盐,少吃动物脂肪,少吃油炸和烘烤的食物。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10g以内。
关于“吃”的知识还是很多的。但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只要注意食物多样化,不偏食,就能满足营养需求。至于发育中的孩子或体弱的老人,只要没有特殊疾病,在保证食欲的基础上注意食物选择和烹调方法的多样化,一般可以保证身体健康,不需要补充保健食品。
食物的酸碱平衡与人体健康
所谓营养好,并不总是指吃大鱼大肉,也不总是吃山珍海味,而是指营养合理。合理营养就是要达到几个平衡:七种营养素的平衡;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平衡,一日三餐的平衡;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平衡。这里我们重点关注酸性和碱性食物的平衡。
我们每天从外界吃的食物,有些是酸性的,有些是碱性的。食物的酸碱性不是指味觉的概念,不是靠味觉,而是指生理学的概念,即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性质,有些是酸性的,有些是碱性的。
人体所含的酸碱度是用pH值来表示的。营养专家说,健康人体内的pH值在7.35-7.45之间,即人体体液的pH值是恒定的——弱碱性,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酸碱平衡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当pH值高于7.45时,称为碱中毒。低于7.35,称为酸中毒。
据调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由于食用肉、蛋、鱼、动物脂肪、植物油的增多而呈酸性,体液的pH值往往徘徊在7.35左右或略低,因而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与碱性体质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往往会感到身体虚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背痛、腹泻或便秘,但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毛病。长期处于酸性物理环境会导致缺钙,血液颜色加深,粘度增加。女性皮肤会暗淡,过早衰老;孩子会出现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神经疼痛、血压升高、动脉硬化、胃溃疡、神经衰弱、便秘、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脂等现象。85%的癌症患者是酸性的。
由于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酸性的,所以要想调节好自己的酸碱度,就要注意加强调理。除了多锻炼肌肉,调整心理,生活规律,远离烟酒成瘾等不良习惯外,最重要的是注意科学营养,饮食结构合理。换句话说,要想让血液保持弱碱性,就要多考虑食物搭配。所有食物都有酸性和碱性化学反应。具体来说,我们吃的肉、蛋、鱼、动物脂肪、植物油、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后呈酸性,特别是在体液和血液中,会加速人体动脉硬化。而各种粗粮、蔬菜、水果多为碱性。为了防止吃太多酸性食物,要多吃豆类、土豆、牛奶、蔬菜、水果等食物,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在我们的体内,经常分解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酸的来源一般超过碱的来源。所以在酸碱平衡方面,酸太多往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在日常的饮食选择中一定要注意碱性食物的摄入,以维持酸碱平衡,保证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微信官方账号
作者:严旭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