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书法研究

1.苏轼

苏轼(1036——1101),梅州眉山(今四川)人,名子瞻。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在文学艺术方面多才多艺。

他出生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于策划和写作,风格独断,对苏轼影响明显。苏轼在散文、诗歌、绘画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一方面是苏洵对他的深刻影响。

苏轼因其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并称为“汉、刘、欧苏四大家”。他的诗被认为是“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狂放派的代表和先驱;在绘画上,他与米芾、李龙眠并称为宋代四大家。他擅长画墨竹,但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坎坷。他20岁就中了秀才,之后的人生道路曲折凶险。苏轼确实是一个历尽艰辛,完成自我的诗人。

苏轼生存的时间,恰逢王安石变法维新党与司马光旧党之争。因为对正义的坚持,苏轼被夹在两种势力之间,屡遭贬谪,备受煎熬。足迹进入了20个地方:四川-开封-凤翔-北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邓州-北京-杭州-颍州-宣州-惠州-儋州等等。

苏轼虽然走过了极其曲折凶险的人生道路,但从未消沉绝望,而是历尽艰辛完成了自我,达到了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或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打败他。

在大致的情况下,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压抑和消沉,终于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所到之处,他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处处留下“政治声音”。在凤翔,他被称为“苏显能”;疏浚杭州西湖,修建苏堤;他在海南建了医院和学校。在文明的创造中,他最好的诗都是贬低写作;在生活中,我所到之处,都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赢得当地人的喜爱。苏轼在民间影响较大,如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哪些是一时流行或者流传至今的。说明苏轼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很多。除了四川眉山的“苏三庙”,全国各地还有数百处有关苏轼的遗迹。苏三寺有朱德的题词:

一个家庭,三个父子,都是大作家。

诗赋传世,峨眉* * *比例高。

二,苏轼旷达人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文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立事业。正所谓“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不受天下之害。”当这个理想无法实现或遇到挫折时,他会有以下表现:一是殉难。就是用生命去牺牲自己的理想,比如屈原投水汨罗江。第二,抱怨。不仅在诗中表达了贫穷和悲哀,也表达了人才的委屈。

陶渊明的诗中充满了对贫穷、疾病和悲伤的感叹,以及对其低迷事业的抱怨。李白的豪放不能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志气无法施展,多有失意悲歌。就像“上山”中的“但是没有亲戚朋友的消息,我又老又病,独自一人和我的船在一起”;陈子昂“读天地之昏,我独落泪下”;李白的“既然这个世界不能满足我们的渴望,我明天将松开我的头发,乘上一艘渔船”等等。

但苏轼到了,完全做到了豪放、自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贵贫贱充满了体悟,表现出一种“固而乐之,败而有所为”的胸襟。这应该是人生境界的新拓展,显示了人类智慧的一大进步。

苏轼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我觉得这和苏轼少年以来的两种性格有关。

苏轼在少年时就能把儒道两家最优秀的品格和修养融入到自己的修养中,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方面,他从小就有着坚定的儒家报国之志,即“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宋朝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苏轼传:苏轼年轻时,他的母亲程教他的汉书《范谗传》。范蠡是东汉时期党争中被迫害的忠臣。当他被任命为清朝的特使时,他有澄清世界的野心。他在被迫害的时候,没有苟且偷生,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就像谭嗣同说的“我自横刀笑苍天,去昆仑山留连。”离开母亲的时候,我说:“我没能报答父母的孝心。”范牧说:“一个人要做到名利双收,长命百岁。他能两者兼得吗?”?妈妈希望你实现你的梦想。"小苏氏读到这里,发誓长大后也要做谗言者。苏沐说:“你可以做模范诋毁,我就不能做模范母亲吗?"

苏轼的一生,不是阿拉伯新党,也不是附旧炎党。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任何派系,不愿随波逐流。所以他遭受了那么多诋毁,但他的愿望、理想、品行始终如一。在关键时刻,我不能不说实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像一只苍蝇在我嘴里,不要吐出来”。

苏轼的少年时代也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庄子。《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古人所射之山,有人居住,肤如冰雪,婀娜如处女。如果你沉浸在天空中,你就不会被淹死。有旱则见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个比喻形容高度的成就。据说过去拍的山上有个道家真人。他的皮肤像冰雪一样白,体态像处女一样美。洪水不会被淹没,干旱会融化石头,烧焦土山,但他不会受到伤害。——这其实表达了道家精神自保的一种伦理。此外,《庄子》。《养生大师》还讲述了一位解牛专家的故事:“今天的刀用了近19年,解决了上千头牛,刀刃如新。”这是关于修养的。《庄子逍遥游》中也有一段故事:“明北朝有一鱼,名曰鲲,大得不知有几里;成鸟,其名彭,彭之背,不知千里;愤怒地飞走,它的翅膀像云一样挂在天空。是鸟,航运会迁徙到南明。南明洞,天池也。”这个高远、豪放、深远、旷达的修身养性、想象力的故事在《庄子》中也讲得很多。苏轼小时候读过《庄子》。他说:“我曾经看到一些东西,但我不能说出来。现在看到一本书,深得我心。”(松石。苏轼传)他的意思是他过去心里有一些想法,但他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在在读庄子,他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很奇妙。说明紫苏小时候就像佛家说的那么有智慧,跟道家说了精华有早期启蒙。苏轼小时候能够把儒道两家最优秀的性格和修养融入到自己的修养中,这是苏轼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将对苏轼的两种人生态度有更深刻的理解:

苏轼对人生有两种态度:他对自己的苦难和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进退失据,丢了性命也没有好处。”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始终是执着的,没有改变。所以他只要回到朝廷,就应该说什么是正气,而且还是说。历经千辛万苦,他还是那么忠诚直爽。而被贬的官员不在的时候,就想尽办法为老百姓办实事。被凤翔人称为“苏显能”,他救过密的旱灾,救过徐州的水灾,修过杭州的西湖,修过徽州的桥,修过儋州的医院和学校。他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所到之处都有极好的政治声音。苦难造就了苏轼的伟大人格。

三。苏轼的诗

说起苏轼的诗而不提,就像去了杭州而没看到西湖一样。

(一)。苏轼的诗

在苏轼的文学创作中,诗的数量是最多的。在现存的诗歌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抒发个人情感、歌颂自然风光的诗歌。

苏轼歌颂自然景物的诗词,往往能把平凡的景物写得精致动人,充满情趣或道理。如《惠崇江边夜景》、《湖上饮楚青雨》等,湖光山色,婀娜多姿的雨态,江南初春的画卷,都是精彩的,有说不尽的情怀。另一方面,西林壁的标题通过看山提出了一个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问题。它警示人们,由于观点和立场的不同,难题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对客观事物的理解难免片面。要对事物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自己狭隘的范围,摆脱个人偏见。也启发人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思考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的关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警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实。苏轼诗中这种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这里与发人深省的诗词融为一体,发人深省,这就是宋诗中所谓的“理趣”。

反映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苏轼是一位有志于济世的诗人。他出生在寒冷的平原,做官后被贬为下层民众,为他写这类诗提供了基础。《吴中天赋谈》等诗歌都反映了这种精神。

苏轼也经常借用历史题材来揭露现实政治的弊端。《荔枝谭》就是这类诗中的名篇。表现了诗人敢于斗争的精神。

苏轼诗歌的特点是散文和议论风格。他能把各种题材染得恰到好处,而且都很协调。

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汉如潮,柳如泉。欧如涵,苏如海”。

苏轼的杂文有背诵、谋略、解说、杂评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评、政论。其中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教战守战术》,是一篇居安思危的文章。针对北宋勾安的现状,作者提出了战守战术的策略,非常中肯地指出了当前的弊端。

苏轼的记叙文有碑志列传、山水游记、亭台楼阁故事等。虽然数量不多,但它在苏文具有最高的艺术价值和最大的独创性。碑志传的代表作有《房山子传》和《刘舒亭传》。《石钟山》是一篇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山水游记。它是以书面形式组织的,旨在探讨石钟山名字的原因,旨在说明“不用看就可以判断某物是否存在?”

小品在苏轼散文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多,艺术成就高,它包括散文、序跋、书信、杂文等。这些文章大多是手写的,显示了作者的胸怀和个性,充满了魅力和趣味。如“日余”。

苏轼的赋是红墙赋前后最著名的。《前赤壁上赋》写的是月之秋夜,与友人泛舟赤壁,借着月色中的风景,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虽然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但主要表达的是超然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情怀。《赤壁赋》的作者登上东部的山景,在清风明月、神仙漫游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飘逸。两首诗语言骈散,声韵铿锵和谐,主客体间问答自然,是宋代散文佳作。

(二)。苏轼词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风格、意境、语言节奏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将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成果扩展到词学领域,开创了词学创作的新阶段。

苏轼对词的贡献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和评价。他打破了诗歌与他人的人为界限,使诗歌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

在题材上,苏轼将诗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向了人类社会,甚至获得了“无心入,无话可说”的评价。在苏词众多的题材中,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成就最高。

就抒情诗而言,除了传统的浪漫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发展,逐渐将抒情诗的风格变为文人抒发心声、抒发情怀的工具。他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爱国、乡愁甚至广泛的人伦。如《游园春色》(孤亭灯)表达了“君子,尧舜”和“利用房屋,利用时间”的政治抱负。《江城子》(老人谈少年狂)写的是密州狩猎的盛况,表达的是爱国情怀。其中还有诗人四奶奶的爱妻王符的另一首悼念作品。也就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用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委屈,是真诚的,也是心碎的。

咏物诗多达30首,艺术上讲究,既强调形似的描写,又强调神似的描写,既能写物,又能写寄托。如“水龙隐”(似花非花)。

苏轼的山水田园诗是对宋词题材的突破。他在徐州创作了五首诗《浣溪沙》,描写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农村风俗,宛如一首清新优美的牧歌。

在词风方面,苏轼创造了大胆的意境。最具代表性的是《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诗人在这里描绘壮丽的山河风光,驾驭无限的时空,歌颂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感叹自己的才华,感慨英雄的沉郁。

苏轼也创作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是指心胸开阔,无拘无束,不落俗套,乐观开朗的创造性人格。旷达是苏轼的人格特征,苏词中旷达词较多,故旷达词堪称苏词的主要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个词说的都是月亮,却处处和人事有关。诗人仿佛与月亮对话,探索生命的意义,最终从大自然中获得慰藉,摆脱生活的苦恼,实现心胸的开阔。还有顶风拨(不要听林中打叶声)之类的话。

苏轼的传统婉约词也是制作精良。如“水龙隐”(似花非花)、“蝶恋花”(花谢红杏小)等。

苏轼在语言和气质上也有创新。苏词语言清新质朴,凝练流畅,不像柳词的粗鄙,也不像花间词的丰富,但善于清秀。在音准上,他引入了许多慷慨奔放的曲调。如《沁园春》、《长恨歌》、《水貂头》、《何心郎》等。

总之,苏轼终于以苏轼的姿态成就了一代文豪!!

文学上的苏轼早已为世人所知。而书法中的苏轼,往往需要拨开层层迷雾,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所谓“雾”,不是指历代对苏轼书法成就的评价——宋代的书法,苏轼、黄密、蔡等人早已作出了明确的评价——而是指苏轼对书法的评论以及世人对他的评论的理解。

苏轼对书法最著名的评价是“书不用心,烦自求。”既然“有意”和“不可能”,当然我也懒得细究点彩了。苏轼也说:“我虽不善文笔,但文笔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你能理解它的意思,你经常说你学不会。”只要你能看懂古书的意思,不学那些基本技法也行。

苏轼真的无视古法吗?不是这样的。从他所说的“笔成冢,墨成池,不如献;努力达到上一代书法家的水平,是他的强烈愿望。从他的学生黄庭坚对他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学书心得:“东坡年轻时是大尺度的徐会记,笔锋圆润,韵味十足。“到了中年,我喜欢把颜尚书(真卿)写得真的很好。如果我期待,我想变穷。晚上,我很高兴李北海的书,它是如此强烈。”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上面苏轼对书法的论述呢?

首先,苏轼对前辈书法家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说钟、王的痕迹古朴深远,是超越笔墨的。到了和刘,他们开始收集古今笔法,并全部作成。书之变,世人忽以为是主,而钟、王法益微矣。”既然后世在法律上很难超越唐人,同时魏晋的钟、王之法又无多大益处,苏轼就要在继承和发扬魏晋“小三剑元”的基础上与前人一争高下。

当然,时代变了。魏晋士人儒雅健谈,风流从容,无形的情感所带来的平和、自然、含蓄中和之美已不可得。苏轼能做的,就是舒舒服服,顺其自然,重在个人兴趣、感情、个性的自由表达。但他追求的是开朗豁达,不管工作,避丑不丑,不拘泥于形式美,因而他的作品充满了纯真。苏轼对古人颇为自得,但并不模仿他们的样子:“我的书虽不太好,但不练古人也是急功近利!”

其次,苏轼是一个有才华、有见识的人,文章修养是其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黄庭坚评价苏轼的书法:“学文章精神沉郁,桑迪源于笔墨,别人比不上。”。他自己也说过,“退休了笔如山还不够,要读万卷书才能明白神。”正是有了这种读书,他的书法才如此自然而有特色;正是由于这种博览群书,在中国绘画史上,他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命题。他不仅突破了“靠声作词”的束缚,创造了自己的“不归之河”,甚至还敢在科举考试中“杜撰”典故,蒙蔽了考官。

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和杨万里的《成斋诗话》都记载了一个故事:苏轼的《科考》和进士狄在卷子里用了一个典故,博学的考官欧阳修和梅不知从哪里抽出书来。事后梅问苏轼,苏轼慢吞吞地答道:“当然要有出处。”

这是苏轼!难怪欧阳修听了大吃一惊:‘这个人可以说是读书善用书,将来写文章也是天下无双’。善于读书和用书,使苏轼有这样的勇气,不仰望古人。联想现在的书坛普遍把书法当成一种书写技巧的锻炼,即使没有基本功也敢随便涂鸦。这样理解苏轼,既是苏轼的悲哀,也是当今社会文化的悲哀。

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子曰战,号东坡居士。宋代梅州(今四川眉山市)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世界上被称为“苏三”。嘉佑进士,任凤祥签判,主张革除弊端。宗申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抗洪灭蝗,济贫救孤,建树良多。后来又以“谤朝廷”贬谪黄州。哲宗当时是翰林学士,认识杭、应、杨、丁。惠宗第一次被赦免。诗、词、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多是抒发仕途坎坷的情怀,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的。诗风大胆清新,尤其在比喻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有追思往事,有赠答,有送行,有说理,也突破了严格的节奏,促进了词的发展。代表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开创了豪放派词坛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的王阳议论文,随意性强,叙事结构严谨清晰。如《石钟山集》、《何方亭集》等都是与《赤壁赋》、《后赤壁赋》齐名的作品。与欧阳修并称“瓯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在法度上创新,在豪放之外放妙理”。投身升官之后,黄庭坚和秦观都出了门。

苏轼还擅长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曾师从晋、唐、五代名家,拜王僧虔、李咏、徐浩、颜真卿、杨凝式为师,自成一家。紫云:“我不可能出了一本书”;又有云:“要创新,不练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笔力脱俗,不如老板自然”;又云:“到了黄州,笔力甚大。”晚年受海外风浪影响。此外,他的学识、胸襟、学识处处出众,一生跌宕起伏。他的书法风格丰富而天真,你可以通过看他的书法想象他是一个人。人和书互相尊重。当时,他的兄弟、子侄、尤、麦、郭,以及他的朋友、赵灵之都曾师从他。后来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等也都向他取经,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画中画墨画竹,比文学更凝练,有舞蹈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到顶。我问:为什么不分段分呢?说:竹生时,为何一根一根生?”他还擅长做古树怪石,米芾也说:做枯枝,无端缠绕;石头是硬的,而且很奇怪,很不合理,比如它胸前的凹陷。“可以看出他的画很异想天开。他的书画理论思想突出,画论影响深远。如重视神似,提倡画外之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式的雷同和程式的限制,提倡“诗画的统一性、艺术性和清新性”,明确提出“文人画”的概念,为“文人画”的后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存的书籍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谢谢老师的论文》和几篇《祭黄随笔》。幸存的画作有《古木奇石》;近几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卷》也是他的作品。诗有《东坡七章》,诗有《东坡乐府》。清代,王文豪对苏文忠的公诗进行了完整的编纂和注释。

苏轼(1037-1101年),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画家。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时已是秀才。在宗申时期,他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为甬团助理员。在黄州四年多,在城东坡耕地,故名“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历任翰林学士、上座学士、礼部尚书,在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皆知。晚年被贬至惠州、儋州。大赦北归,途中死于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文仲公。

苏轼任地方长官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做了许多惠民的好事,深受百姓拥护。苏轼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著名诗人,与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杰出诗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与杰出诗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对后世影响很大。苏轼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菲、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学、数学、金石学、美学、烹饪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