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人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古代医生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中有各种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这些状况的异常变化一旦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使人生病。《内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人对应天地”。《苏文》云:“天道万物,万事俱备,故不贵于人;人与天地之灵而生,四时之法而成。”这个“天”“地”代表自然,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是靠天地之气生存的,都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制约。人也一样。比如春夏季节,气候温暖,人体阳气在体表;秋冬季节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内敛,藏而不露。因为人体可以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在生理上可以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从而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中医认为,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也与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等自然规律密切相关。张景岳说:“春天,肝脏要养生;夏天,心脏要保持健康;夏季,脾脏要养生;秋季,肺要养生;冬天要养好肾。”。可见,人的生命活动总是受自然的影响。所以,研究健康长寿的药方,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所谓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指的是四季六气。四季是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根据它们的性质,这四种不同的气候可以分为两类:温度和热量是一类,凉爽和寒冷是一类。阴阳方面,前者属阳,后者属阴;即春夏晴天,秋冬阴天。四季的变化是所有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经过程,所以古人总结出一个规律:出生→生长→转化→收获→隐藏。《苏文》云:“故有阴阳四时,万物始于末,生死为根本。若反,则灾难性,从之,则难。”我说的是这个法律的重要性。
冷、热、凉只是四季气候的简单变化。事实上,自然界还有各种其他复杂的气候变化。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六种气候变化因素,即风、寒、热、湿、燥、火,或称“六气”。当这六个气候变化因素处于正常状态时,就会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春三月的温暖多风,夏三的温暖炎热,都是一定时期的气候变化。但是,这种改变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多。所有的生物都能适应四季的转换和六气的变化,这是一个正常的规律。
万物有恒变,有顺有逆。气候变化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气候异常变化会给生物带来不利影响。所谓异常变化,就是气候太多太晚。比如春天到了,气候应该是乍暖还寒,秋天到了,气候应该是忽冷忽热,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夏天热,冬天冷,太过分了。太多太少都是不正常的天气。上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异常气候下会不利于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所以中医把异常气候下的“六气”称为“六阴”。
除了天气变化,地球和地球应该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不同地区的水土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同。比如西北,气候寒冷,地面高而干燥;东南部气候温和,土地低矮潮湿。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体的生理变化也有显著差异。不难理解,在中医领域,“天人相应”理论已经成为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预防措施的一个特点是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气候变化和生存密切相关。因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活动要始终适应生、长、养、收、藏四季的规律,以保持内外协调,达到健康、生长、收、藏。这种照顾病人、预防疾病的思想,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思想之上的。
(2)协调阴阳
中医认为,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两种属性,既对立又统一。比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晴,晚上多云;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味为阴,以此类推。阴阳共存。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必然导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久”,那么一切都是静止无声的。
阴阳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有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由于阴阳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会偏盛偏衰。因为阳得阴,所以不会过于亢奋;阴和阳和谐,不会太沉。所以,阴阳虽有起伏,但不会超越某个常数,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比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渐变,就是阴阳消长的一种形式。同样,人体在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时,必然会消耗一定量的体液或营养物质,这就是阳生阴消的过程;在各种营养物质化生的过程中,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这就是阴生阳灭的过程。显然,这种变化是促进人体不断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然过程。
人与自然关系密切,人体内的阴阳在自然的影响下经常发生变化。所以,要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就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苏文》说:“阴阳调和,调至四时。”他还说:“四时阴阳之人,是万物之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所以在生长之门与万物同升降;若逆其根,则斩其根,毁其真。”这些都表明,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保持内外环境的统一,不使阴阳盛衰,是养生防病的关键问题。如果不养生,不能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就会破坏阴阳平衡,易受外邪侵袭,最终生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内经》明确指出:“阴平阳为密,神为治;阴阳相分,精绝。”
此外,除了能够影响四季阴阳变化的外界因素外,人体内部因素也会导致阴阳失调,引起病变。《内经》说:“怒伤阴,骤喜伤阳”就是一例。换句话说,为了保持阴阳平衡,还必须注意调节情绪活动。
(3)形神统一
“形神合一”理论是中医心理摄入的理论基础。中医把各种心理活动称为“神”。认为神的活动是人体脏腑活动的表现,也就是说,五脏被视为精神所依赖的器官。《内经》讲“形为神之精”,“无形为神之命”;又说:“五脏:心藏神,肺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为五脏之主,神亦为灵之府。恶灵能忍,且痛,心痛,去则亡。五脏是人体生命的核心,人的精神是由精气和津液产生的,所以五脏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五脏气血充盈时,精神正常,形神统一,精神有智。《内经》说:“气血相和,营卫相和,五脏形成,气血之灵完善,使人成为人”,“人的气血之灵因此而献给生而为命所围绕者”。相反,五脏气血不足会导致精神疲劳、谵妄甚至死亡。”《灵枢》说:“当你百岁之时,五脏俱空,魂魄尽去,终归孤独。这里所说的“所有的灵魂都消失了”并不一定是指百岁老人。任何年龄段的人如果不注意调养,都会伤害五脏藏精的功能,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同样的后果。
中医的形神观,既承认神对形的依赖,也承认神对物质的反应。认为精神控制和支配脏腑气血,人的心理活动制约人的生理活动,这是中医形神观的特点之一。神对身体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神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第二,神可以调节脏腑阴阳,使其主动适应大自然的变化,缓冲外界因素引起的情绪刺激,从而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所以《内经》特别重视养神的重要性,认为“不在者死,得神者活”。
总之,上帝是依附于形体的,但如果是无形的,上帝就无法存在。而精神反过来又可以支配和主宰身体的一切活动。没有神的身体,就像行尸走肉。因此,中医在养生中特别注重心理健康,即通过人们有意识的心理修养,注重心理健康,达到心理健康,用积极的心理活动去影响生理活动,从而达到精神、身体、心灵的繁荣,百年不衰。这也是现代医学所重视的。例如,英国普通感冒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理测试。对受试者的心理压力进行分级,然后将感冒病毒注入体内。结果心理压力大的那组和性格内向的那组,比心理压力小的那组和性格外向的那组,病情更重。这说明心理不平衡,性格内向的人是受不了感冒病毒的打击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对于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性。
精神与精气、津液与血液有着内在的联系。精、气、神被古人称为三宝。精是谷精在后期生成的物质,是人体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由精产生,是产生机体一切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神是精气相互作用的表现,是人体一切生理心理活动的总结。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气由精产生,精的化生依靠气,精* * *合而成神。所以,那些充满活力的人,一定很繁华。另一方面,精神上不蓬勃的人,必然本质上是匮乏的。精气过度消耗,会削弱气的生成;气耗过度也会减少精气的产生和化生,精气不足则神显不足。另一方面,如果神被精神活动过度破坏,神的不足也会影响精气的生理功能,使人身体虚弱。这就是人体内精与神的辩证关系,即形神统一的观念。
体液和血液也来源于水谷的精妙之处。中医经常提到精、气、津液、津液、血、脉等名称。实际上,它们不仅是同源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以,津液亏损,气血也亏;气血不足也会导致津液的流失。《内经》“取血者无汗,取汗者无血”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汗液是由津液产生的,津液不足者自然少汗或无汗;另一方面,出汗过多也会损伤体液。所以,维持体液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就是调理。
(4)预防疾病
“未病先防”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内经》说:“圣人未治病,而未治病...丈夫的病成了一种药,...还不算太晚吗?!"这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对治病重在预防的战略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西汉《淮南子》中也有提及:“良医常治病无病,故无病。”在古代,预防医学受到高度重视。有一句名言:“上班防病”就是把擅长防病的医生当一流医生。在预防医学的影响下,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普遍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传扫帚和簸箕的发明者生于夏朝。传说虽不可信,但甲骨文中确有“扫帚”二字。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都有“手持扫帚作扫地状”的铭文,可见当时是用扫帚来扫灰尘的。在《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鸡先啼叫...扫房、厅、院”,说明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年前就使用了符合卫生要求的湿式扫尘法。
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个人卫生,甲骨文中就有“洗澡”二字。“沐”字好比洗脸,“浴”字好比一个人在盆里洗澡。在我国古代文物中,有一种叫“虎杖白盘”,是现存最古老的沐浴器具,距今已有2600多年。从宋代开始,中国就有了城市浴室设施和职业理发师。古人早就认识到随地吐痰是一种陋习,唐孙思邈就曾明确指出“习惯了就不能吐痰”。他在他的书《钱进方》中也提到了口腔卫生,他说:“每个人吃完东西后都要漱口;很难。“植发牙刷是公元七世纪辽朝发明的,比西方早600多年。元代《吃食》中也说:“清代刷牙,不如晚上刷牙,牙齿不会生病。“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人留下的这些良好的卫生传统。
古人非常重视饮食卫生。据李周说,周朝有一位专门研究食品卫生和营养的“食品医生”。《论语》特别指出:“食不厌精,食不厌细。鱼饥肉败,酒市不吃,色不吃,臭不吃。”钱进方更明确地指出:“不要吃生肉伤胃,但所有的肉都必须煮熟。”人以胃气为基础,以水谷的精气为生长。饮食不节制,脾胃受伤,影响运化功能,产生疾病。吃多了会产生湿、热、痰;过量食用不洁食物会导致腹泻和痢疾。暴饮暴食导致受寒,胃中阳气受损,会引起腹痛、腹胀。中国从汉代就提倡喝开水,从晋代就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公元前二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挖井饮水”,保护水源,防止污染。所有这些习惯都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我国古代也非常重视环境卫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陶瓷下水道,考古学家从当时燕国都城所在地(今河北易县)发掘的下水管道,在结构上是相当高的水平。甲骨文表明,中国商代就有垃圾清扫工,南宋临安(杭州)有清洁工,每天保持清洁卫生。汉代的“杜厕所”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厕所。
劳动是人的本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也来源于劳动。早在原始时代,体育活动的萌芽就已经出现。夏商周时期频繁的战争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军事骑射。春秋战国时期的游泳、划船、投石、击剑、拳击,秦汉时期的导气、呼吸,华佗五禽戏以及流行的秋千、抛锅、象棋,都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手段,可以预防疾病。古语有云:“湖熟不慢,流水不腐。”华佗弟子乌普坚持五禽戏,活了90多岁。现在的八段锦、太极拳都是由五禽戏演变而来的。只要坚持体育活动,就能疏通血管,有益健康。然而,如果我们走得太远,如过度运动和疲劳,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内经》指出:“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劳则耗气”。这些都说明,过度劳累会损伤人体的气血骨骼,产生疾病。
此外,“节室”也是古人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节室”,就是情欲不可过度。中医认为,贪欲过度会损伤藏于肾中的真气。《内经》说:“过分进宅,……伤肾。”人体以肾为藏精之所,是先天之本。如果你精力充沛,身体强壮,你的五脏就会和谐,而你的皮肤就会湿润,你的脸就会容光焕发,你的眼睛和耳朵就会聪明。如果一味放纵情欲,肾阴肾阳亏损,导致精气不足,体虚体弱,易受邪气侵袭,久而难愈,甚至早逝。伟大的中国历史悠久,养生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