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振华:疏肝理气治疗抑郁症
国医大师李振华受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秽躁之症的记载的启发,比如“女人又脏又急,爱哭,仿佛是神造的”。这部经典著作集中描述了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根据李振华的临床经验,有些病人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哭闹恍惚,这与肮脏急躁非常相似。病因大多是长期精神压抑和抑郁。出现心烦急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结化为火,使肝火引心火。肝火不仅消耗肾阴,而且不利于脾胃,导致脾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则止于内,遇热则成痰。痰湿随肝气上冲,蒙蔽心神,导致混乱。可见,肝气失去了行气的功能,转化为热,可导致内脏狂躁、失眠,并可发展为抑郁,产生上述症状。
李振华在临床上治愈了大量此类病例,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愤怒、可疑的幻想甚至自杀行为。所以李振华认为抑郁症的病机在于肝。其病因在于精神受* * *,怒伤肝,郁而不可解,肝失疏泄,化为火。肝火过旺耗肾阴,肾阴不足不能正常克制心火,水火不相容。肝火和心火不仅会导致失眠、多梦、焦虑和急躁,还会导致神经失控和混乱。当肝失疏泄之功,肝气可损脾胃,水湿运化失常,遇火成痰;痰瘀于喉时,为梅核气,脾虚,气血不荣,木少养;肝血不足健忘失眠;痰随肝气上冲,浊清窍,思维更乱,不能独立。因此,心、肝、脾、肾相互失调。对于这种复杂的病机,李振华认为宜疏泄肝气,恢复疏肝解郁的功能,而行气化湿,健脾化痰,清心化痰,痰湿消,热成无本之火,痰火自消。同时在治疗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使肝气不再停滞,其他脏腑功能得以恢复。
研制“清心化痰汤”
李振华认为肝郁脾虚是内脏狂的根源,属于抑郁症。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长期的临床思考,李振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病因多为饮食或思维引起的脾损伤,脾失健运,内生湿邪,郁土,肝失调;或者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木被土郁。病机为肝脾失调,肝郁脾虚,肝心热。因此,李振华偏爱甘麦大枣汤,并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清心化痰为治法,创制了清心化痰汤。多年来,通过临床观察,本方不仅对内脏躁狂有显著疗效,对比内脏躁狂更严重的抑郁症也有满意疗效。因为此病是肝气郁结所致的精神障碍,所以给予反复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尤为重要。临床上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找准心理突破口,有说服力。
李振华拟出了“清心化痰汤”(又名“清心躁方”)。基本药物有白术、茯苓、橙子、半夏、香附、郁金、石菖蒲、炒栀子、莲子心、小茴香、乌药、血竭、夜交藤、合欢皮、知母、琥珀、甘草等。方中以燥湿化痰为主,用白术、茯苓、枳壳、半夏健脾和胃。郁金、菖蒲开窍醒神;炒栀子、莲子心、知母;小茴香、香附、乌药疏肝理气,行气解郁;龙牙、何首乌、合欢皮用于安神;甘草调和各种药物;用矿石中的琥珀来镇定神经。全方配伍,使脾健,肝木不可乘,肝气舒,痰清,神志清,治愈。
临床应用,随证加减,疗效显著。李振华指出:一般30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左右。肝郁脾虚是主要病机。但李振华认为肝郁与脾虚并不等同,有失偏颇。偏肝郁、肝火亢盛者,用清心豁痰汤疏肝健脾、理气和胃。脾虚者,香砂六君子汤、柴胡、香附、玉瑾等。用于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李振华强调恢复期治疗要适当控制,过早使用逍遥散会加重病情,这与早期使用归、芍等分阴药滋阴敛湿有关。药物治疗宜用疏肝理气,不宜只用镇静剂和抑制剂。
由于本病是肝气郁结所致的精神障碍,李振华非常重视经典医书中记载的“心病须心药”的治疗。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心理问题没有通过说服来解决,虽然药物可以有短期效果,但仍然可以复发,这就是疾病难以治愈的原因。
病历的例子
案例1脏躁(脾虚肝郁)
王,女,50岁。2月初诊2011+01。
患者主诉失眠和多汗超过5年。近五年来,患者常出现失眠、出汗等症状,尤其是夜间,伴有焦虑急躁、头晕头痛、易发脾气、偶发性双侧疼痛、偶发性全身不适,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和月经紊乱。去当地医院心理科治疗,给了黛力新等抗焦虑抑郁药。服药期间症状较轻,停药后复发。后来妇科用雌激素治疗,月经基本正常,症状有所缓解,但效果不好。还是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逐渐出现胃部不适,口苦,口臭,食欲差,吃一点就腹胀,大便黏糊糊两天。为了寻求系统的中医治疗,他来到李振华诊所进行治疗。症状为失眠、多汗、夜汗明显、头晕、急躁、易怒、两侧疼痛、痛不确定、腹胀、厌食、味觉异常、大便干燥、粘稠、1~2天一次、舌淡、边缘红、体微胖、苔薄白腻、脉细。
诊断:内脏狂(脾虚肝郁)。
治疗:健脾疏肝,清心安神,固表止汗。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柴胡6g、郁金10g、乌药10g。10剂量,水煎服,每日1剂量。
医生建议:避免吃硬酸的东西,生活规律,避免紧张和情绪激动,放松情绪。
二次诊断(2011 2月21):服药后出汗减少,睡眠改善,基本无头晕、舌苔薄、腹胀、嗳气。去除半夏、天麻、淡竹叶,加入陈皮10克、柿子15克、莱菔子15克、龙齿15克、知母10克,增强疏肝理气之功。同时,知母有防止理气类药物引起的阴虚损伤的作用。服用10剂量后,煎服,每日1剂量。
医嘱:同上。
第三次诊断(20165438+3月2,0):服药后口苦、腹胀、胁痛、多汗症状基本消失,精神明显好转,食欲正常,睡眠差,但比以前好。因此,去除知母加何首乌30克帮助改善睡眠,再用水服15剂,每日服1剂,巩固治疗。
经过上述近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精神状态恢复如初,生活正常,症状没有复发。
按:本案患者50岁,适合更年期,肝气郁结,肝阴不足,气滞化热,热扰心神,清窍失养。症见失眠、多汗、头晕、烦躁、胁痛、腹胀、纳差、大便干燥粘稠、舌边红、苔薄腻、脉细,表现为肝脾失调、肝心热。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以健脾疏肝、清心安神、固表止汗为目的。本例脾虚者倾向于用香砂六君子汤,如柴胡、香附、玉瑾等。,以健脾、疏肝解郁。李振华强调,恢复期治疗要适当控制,过早使用逍遥散会加重病情,这与早期使用归、芍等分阴药滋阴敛湿有关。此外,李振华强调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病例2抑郁症(肝郁痰阻)
崔,女,32岁。2013九月初诊。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婚姻问题,患者往往长期处于愤怒和抑郁状态,月经量少,痛经,暗血块,经前疼痛等。然后就是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记忆力逐渐下降,口苦口干,然后发展成恐惧,厌世,对什么都不习惯。父母口口声声说实话,却不应该接受,导致吵架。甚至情绪急躁,再也无法安心工作。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从厌世到想自杀,死在人间,西医一直按抑郁症在精神病院治疗,也没有完全见效。出院后,他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被发现后,被送往医院洗胃后康复。但是自杀的念头还是层出不穷。我第二次想用刀割腕,幸好被发现取出来了,没有成功。自杀的想法仍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感觉活着没有意义了,怕病治不好。被父母亲戚反复劝就医。除了以上症状,我们还可以看到患者面色黄瘦,情绪低落,目光呆滞,不思饮食,嗜睡乏力。舌苔薄腻淡黄,舌体胖,舌质略淡,脉弦细。
诊断:抑郁症(肝郁痰阻)。
治疗:疏肝理气,清心化痰。
处方:自拟清心化痰汤。白术10g、茯苓10g、枳壳10g、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石菖蒲10g、炒栀子10g。何首乌30克,合欢皮18克,砂仁10克,焦三仙各10克,知母12克,甘草3克。琥珀3克,朱砂1.5克,* * *为细粉,内服。20剂,煎服,每日1剂。
另一次诊疗时,李振华耐心地开导病人,切不可胡思乱想。
第二次诊断(2013 10):经过劝说,患者逐渐开朗,与人交谈,能够微笑,不再与父母顶撞,并表示会悔改。睡眠、烦躁、头晕等症状也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精神面貌大为改善。从上面去掉朱砂和焦三仙,加入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然后服用20剂。在建议中,他称赞患者思维敏捷,胸怀宽广,进步神速。病人开始言语中的哭泣,转而喜悦。
第三次就诊(2013 11月):服药近一个月,患者已不再烦躁暴躁,能与家人同事和谐交谈,正常工作。失眠多梦饮食月经基本正常。上面去掉桃仁和红花,加上远志10g和枣仁10g,帮助恢复记忆。调理了一个多月,病情大有好转。
根据李振华对本病的认识,认为其病机除与脾气虚有关外,还与长期精神不爽,肝气郁结,化为热,使心肝火盛,肝失疏泄之功,致痰湿凝滞,蒙蔽心神,导致精神失常,不能自主。同时,如果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吃药虽然能有短期效果,但还是有可能复发。因此,李振华认为,在治疗这种疾病时,正确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应该并重,不可低估其中的一方。
本案患者因婚姻等问题未能正确解决问题,长期患* * *症,出现焦虑急躁、抑郁愤怒、失眠多梦、头晕记忆力逐渐下降、口苦口干,进而发展为偏执幻想、恐惧、厌世、自杀行为等精神症状。其病机为患者忧虑思虑过度,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土郁,肝失秩序,火化为痰,痰火上溢,扰乱心神,心神不安,灵魂不安。月经不调,食欲下降,都是脾虚肝郁证,痰火扰神。治疗以李振华自拟清心化痰汤加减。郁金、菖蒲开窍醒神;炒栀子、莲子心、知母;小茴香、香附、乌药疏肝理气,行气解郁;龙牙、何首乌、合欢皮用于安神;白豆蔻、焦三仙调湿和胃,消食化积;甘草调和各种药物;还用矿石中的琥珀和朱砂安神。全方配伍,使脾健,肝木不可乘,肝气舒,痰清,神志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