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种植双季稻的?它从哪里来的?
在宋代水稻种植史的研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且颇有争议的问题,那就是稻田种植制度。它不仅关系到对宋代稻作农业发展水平的估计,而且关系到对整个宋代农业经济、技术及其发展水平的估计。有学者认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或重大变革的标志之一,是占城稻的广泛种植和一年两熟制的普及[1]。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季稻的发展[①]。然而,这些观点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学者的质疑。研究水稻种植史的尤教授认为,宋代粮食单产的提高是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但宋代双季稻和间作水稻仅限于华南地区,所占比例并不大。福建地区是双季稻的北界[2]。同时,他还对占城大米提出质疑,认为其作用被历史学家夸大了[3]。最近又有一位经济史学家李伯仲从研究方法入手,全面否定了“宋代江南农业革命”的理论[4]。
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宋代农业革命的人,都没有人对宋代以稻田为中心的种植制度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就使得利弊得失有些空洞。鉴于稻田耕作制度尤其是双季稻在宋代稻作史和经济史中的特殊重要性,以及目前学术界的争议,有必要对宋代稻田耕作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宋代的双季稻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宋代双季稻呢?有多受欢迎?它在食品供应中的地位如何?它和占城大米是什么关系?
1宋代以前的双季稻
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宋代以前双季稻的情况。双季稻是指一年内同一块稻田有两次收成。双季稻的种植最早始于秦汉时期的岭南地区。《汉书·杨府异物录》记载“夏冬交趾稻熟,农民一岁再种”[5]。这是岭南地区双季稻的最早记载。长江流域双季稻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西晋左思《吴都赋》提到:“经国税催熟之米”,吴都即今苏州,证明西晋(265-316)时苏州有双季稻。[2]晋代郭曾记载有一个双季稻品种“垓下白米”,正月播种,五月收割;当它被收获的时候,它的茎和根会在九月复苏和成熟。”[3]东晋张占《养生集》载:“米已割再抽(发芽),谓之米孙。”[4]隋唐时期,岭南地区仍有“稻岁熟”、“土热多雨,稻粟皆熟”的记载(旧唐书?南蛮传,宋史?野蛮人四”)。位于长江下游的扬州,也有关于淘米和复熟米的报道(唐·?祥瑞尚”)。
宋以前的双季稻好像主要是再生稻。《广智》和《保健要点》中的记载显然属于再生稻。唐代扬州的糯稻是自生稻,复熟稻可能是再生稻。只有《五度赋》中的“回锅饭”有争议。“复熟稻”可以理解为同一田地种植的早稻和晚稻的复熟,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田地种植的早稻和晚稻在一年内的复熟。前者属于双季稻,后者还是单季稻。就连双季稻也对再生稻和连作稻有争议。宋人以为《五度赋》中的“复熟稻”是再生稻(详见后文)。据唐历山(江都,离武都不远)说,游视之为连作水稻[6],([6],222页),但当时还不能确定是同田补种还是异地补种。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早稻和晚稻的概念甚至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宋人所说的“早稻”并不是真正的早稻[5],同时早稻和晚稻之间也不存在复种关系[7]。但这并不排除宋代就有真正意义上的早稻品种。第四年(1011),宋真宗从福建引进早熟耐旱的占城稻。据尤估计,占城作为早稻,生育期约100天至110天左右,可在浙、闽、淮南等地推广,是名副其实的早稻品种[6]。宋代还有一种著名的早熟水稻品种——黄嫂稻。黄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生育期约为60 ~ 105天,还具有较强的抗水性[8]。其他早稻品种包括小麦竞赛田、桂生稻、节澳稻(早稻)、六十天、吴倩早白、宣州早占、阿克斯瑙白和赤芒稻。这些品种有的6月份成熟,如麦田[7];或六月,如早返生;有人污蔑60天[8],也有人直接以“造”命名。这些品种生育期短,可以算是真正的早稻。真正意义上的早稻的存在,为双季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双季稻有再生、间作、连作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