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九月初九被称为重阳节?

“重阳”之名的由来因《易经》而得名,其中“六”定义为阴数,“九”为阳数,“极数”,意为天的高度为“九倍”。

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祥日子。古代有饮酒祈福长寿的习俗。九月初九,日与月均在初九相遇,意为“二九之重”,故称“重九”,同时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九”。明代张岱写《夜航》:“九为阳数,其日与月重合,故称‘重阳’。

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所以也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和古人对山的崇拜。登高也是源于自然界的节气,重阳节登高对应的是古代人阳春三月的春游。

重阳节的习俗:

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合了许多民俗和文化内涵。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旅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采摘中草药、遍地种植山茱萸、办老年宴、吃重阳糕、用药酒养生、喝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是“晴空升,浊气沉”的季节。地势越高,晴空越聚,于是“重阳节登高赏晴空”就成了民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以达到提神、健身、养病的目的。

百度百科-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