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历史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什么不同?
前言
道家和儒家一样,贯穿中国的思想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发展。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显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完善、进步和发展外,外部社会条件的变化也促进了道教思想的发展和演变。本文主要从社会历史因素方面阐述和总结了道家思想在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不同状态,反映了社会对一种思想文化的影响。
这个理论
一、道教的基本分类
道家以“道”这一核心思想命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六经要义》一书。它也被称为道德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学派:庄子学派、黄老学派、杨朱学派。
其中,老庄学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师,以自然为尊,以无为基础,主张克己复礼,自适,万物齐一,道法自然,远离政治,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历代文人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学派以虚无为基础,博采儒墨之善,总结名法要义,主张因俗从简、兼容并蓄、因时制宜、依道而生、依法治国、化繁为简、休养生息,体现了“独善其身”的特点,成为历朝历代政府治理天下的急救包,也与中国古代的盛世密切相关。其代表人物有沈导、田骈、袁环等。杨朱学派主张避免生活中的伤害,重己为己,重视个人生活的保全,反对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侵害。它属于道教的另一个分支,以杨朱和子华子为代表。春秋战国以后,因为不能为世人所容,所以不存在了。但他的终身保护思想完全被道家继承。
二、道教的起源
据《汉书》记载,道教典籍包括《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录》、《黄帝杂录》、《莉姆》、《易经》、《太公》、《辛甲》、《荀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黄帝有关。此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来自宋、楚、秦、齐等国,提示道家思想与殷商文化关系密切。
从商代甲骨文来看,殷商时期的万物崇拜仍然盛行,信仰的对象包括自然的方方面面,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土地神等等。道家的“自然”、“自化”、“无为”、“从众”,都可以体现这种对世间万物的崇拜。
第三,道教的形成
春秋末期,以老子《道德经》的出版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形成。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些朝代(如西汉初年)的治国方略。这种思想可以在经济上缓解一部分人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上《道德经》被很多人注过,甚至有好几个皇帝都为它做过注释。唐朝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道德经》被翻译成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亲笔书写《老子》。日本著名使者邀请老紫晶和老子的“佛像”回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第四,道教的繁荣
战国时期,道教形成了三大流派,即杨朱派、黄老派和庄子派。除庄子学派外,杨朱学派和黄老学派都兴盛一时,其中又以黄老学派最为兴盛。黄老的思想在当时不仅成为田忌的治国思想,而且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百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楚、时期的秦朝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至于到了战国末期,出现了孟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
黄老研究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在黄帝和老子思想的幌子下,它实际上是道家和法家的结合,它是通过采纳阴阳、儒家和墨家的观点而形成的。在田忌的治国方略中,一直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如“顺天理、顺法”、“顺民利、禁民恶”、“重房益农”(当然也有一些法家思想的影子,如“顺应时势、顺应民情”、“慎独严明”)。
五、道教的挫折
秦统一中国前,组织人员编纂《吕氏春秋》,主要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综合各家之说。很明显,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回归后的意识形态。吕的《春秋》吸收了道家大量的虚静无为理论,并将其运用到为君的政治理念中。其曰:“君者也,无虚妄之事,故能使众人智。”智慧反对无能,所以能让很多人有能力。如果你什么都做不了,你可以让所有人都做。无智慧,无能,无为,这位先生所为。”“对你没有好处,其次,一无所知。有知则无备,有事则不可复。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将无法恢复。此官多疑,恶处未至。”“天子不全,不偏激,不盈。都将缺失,极端反了,利润也就没了。“《吕氏春秋》赞同先秦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其中说:“大圣无为而无不为。”“善为王者,厌议民,忧治事。“《吕氏春秋》认为,这种表面的“无为”就可以达到“存事治国”的目的。相反,“人善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善于歌唱和自我激励;“民与臣不应争位,而应听其言;就是君主一代出现分裂,结果必然是君臣职能倒置,造成混乱和危险。应该说《吕氏春秋》的这些观点源于《老子》,发展了《老子》。
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选择了法家,统一中国后不久就焚书坑儒,让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都受挫。
这是道教起源以来第一次遭殃,也是一次比较严重的转折。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对道家思想的伤害很大。
第六,道教的荣耀
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刘邦即位后,采纳叔父孙同的建议,恢复礼仪,设三公九夫人,任命萧何为丞相,对百姓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生产,不重视税收。此时由于连年动乱,国力衰弱,汉高祖刘邦攻打匈奴时,被匈奴单于围困在邓白,也就是邓白之围。此后,汉朝采取和亲政策,用婚姻和财宝换取帝国的和平。所以汉初没有战乱,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汉武帝刘启在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方法,实行赋役轻税、休养生息的政策,以德服人,恢复了连年战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创造了一个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七、道教的压迫
汉武帝上台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提倡儒学,所以道教的发展暂时受到抑制。废除了汉代“黄老论而无为”的治国思想,积极治国;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开始重用儒学。虽然刘彻时期同时使用儒、释、道、阴阳、纵横人才,汉朝一直“以道为主”,但汉武帝刘彻时期对儒学的采用,使儒学得到重视,并在两千年后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八、道教的复活
魏晋南北朝时期,谈论玄学之风兴起,道家思想复兴。但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形成了魏晋时期影响深远的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教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与儒家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道家是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所以又被称为新道家。
从东汉末年到晋朝,是200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解体,统治思想界近400年的儒家思想开始失去魅力。士人普遍厌倦了汉代经学的繁琐学风,占卜的怪诞浅薄,三纲五常的老生常谈,于是转而寻找新的落脚点,沉迷于形而上的哲学论争。这种争论就像后世的沙龙,优雅的名人(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著名的“竹林七贤”正是魏晋的化身)聚在一起谈玄学,当时被称为“清谈”或“玄学谈”。
九、隐道士。
魏晋南北朝以后,道家思想虽然屡屡成为乱后治国的急救箱,也是一些文人失意后的精神寄托,但大多被边缘化,只能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继续发挥作用。此外,道家思想已经与佛教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道教在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道教的复兴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道教与西方自由民主观念相通,道教思想再度复兴。1991董光弼先生最早提出当代新道家的概念,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起初人们用它来指代魏晋玄学和秦汉道家黄,后来因为不如后者准确而逐渐被废弃。现在的新道家主要指当代新道家,是董光弼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是指那些受道家思想启发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家汤川秀树、李约瑟和卡普拉被称为“当代新道家”。
后来,它得到了陈鼓应等人的热烈响应。此后出现了新的学说,如道家、道教、天道自由主义、自我改造等,其中类似道家的学说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普及。宫哲炳先生进一步拓展了新道家的内涵。他认为,凡是认同道家思想,继承道家传统,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体系并加以应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新道家。也有民间人士认为,现代人愿意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不反对别人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都是新道家。
结论
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往往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运动和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人对一个观念的认识,只有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重复,才能完成。道家思想的发展是曲折的,其实其他思想的发展也是曲折的。
道家思想的政治性现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等更先进的思想支撑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但道家思想的精髓不能忘记,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千年淘洗,一次又一次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