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养搭配上,西餐是否比中餐更科学?
从食品营养科学的各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是比较健康合理的。它们是高纤维素和低脂肪糖的食物。西方的饮食往往脂肪和热量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注意健康的饮食。在保持食物的天然营养方面,所有西方烹饪方法确实优于其他方法。例如,西方人喜欢吃生菜,如蔬菜、水果和沙拉。牛排也是西方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牛肉应该煮熟后再吃,而在西方人看来,没有完全煮熟的牛排才能显示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重尽可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确实值得借鉴。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食是五谷杂粮,辅食是蔬菜,加少量肉类。这种习俗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是中原地区的主要经济生产。但是在不同的阶层,食物分配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古代,掌权的人被称为“肉食者”。热食和熟食是中国人饮食习惯的主要特征。这与中国早期的文明和烹饪技术的发展有关。中国古人认为:“居水之人,其肉腺为草质,即檀香。”热食、熟食能“去腥、去燥、去檀香”(《吕春秋本末》)。中国人的饮食向来以食谱广泛、烹饪技艺精湛而著称。有一本书上说:南北朝时,梁武帝的厨师萧炎可以用一个瓜做出十种味道,用一道菜做出几十种味道。他高超的烹饪技术令人惊叹。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聚食制。食物采集系统的起源很早。从很多地下文物的发掘可以看出,古代的炊室和美食聚集地是统一的。烹饪室在房子的正中央,上面天窗冒烟,下面着火。在火上做饭时,食客们聚集在火的周围。这种古老的采集食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集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在他的饮食中强调血缘和家庭观念的体现。最能体现这一点的特色饮食,就是我们经常一起吃的火锅。西方人喜欢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来说,营养和美味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尽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从时间、空间、温度、湿度等细节,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烹饪美味。吃饭的时候,一个人用刀叉吃。到现在,虽然没有衍生出其他派系,但是依然可以对抗中餐师。西式烹饪讲究营养而忽略味道,至少不是以享受味道为首要目的。他们吃冷饮,冰镇的酒里加冰块。遍布舌头表面的味觉神经一旦被激冷,就大大失去味觉敏感度,逐渐变得无法分辨味道。血淋淋的牛排、白鱼、白肉、生蔬菜、煮豆子、煮土豆,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道的忽视。台湾省的一组数据可以反映出中西美食的相互影响。根据台湾省“农委会”公布的台湾省粮食供需统计,台湾省民众正在少吃米饭,多吃蔬菜和肉类,日均热量摄入高达2882卡,比卫生部门公布的需求值高出三分之一,脂肪摄入偏高。“农委会”根据去年台湾省的粮食生产与供应,预估台湾民众的饮食趋势,发现台湾省民众的粮食消耗量日益减少,过去十年每人每年粮食消耗量减少8.4公斤。其中下降速度最快的是大米,年人均大米消费量仅为49.1公斤,比十年前减少了11.6公斤。意大利面的消费量迅速增加。小麦人均年消费量已达36.9公斤,比十年前增加了8公斤,而台湾省的小麦全部靠进口。台湾省居民的蔬菜消费量也在增加,人均年蔬菜消费量高达112.3公斤,比十年前增加了14.2公斤。水果消耗量也高达143.3 kg。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年会吃255.5公斤的果蔬,一个月21.3公斤。米粉的减少有所增加。对于中国来说,米粉是中国人的主食,而主食的减少相对于肉类和蔬菜一直保持增加,这说明中国的饮食更加健康合理,而西方的饮食往往脂肪和热量高。吃太多肉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