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感冒的健康禁忌
中医认为阳气应该在春夏养,所以春天要多吃辛辣的东西。例如,人们注意在农历二月二吃春天韭菜做的春饼。韭菜味辛,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使人微微出汗,能帮助体内寒气发散。此外,还可以吃一些辣椒、萝卜等。
香蕉和梨不适合吃。
相反,那些滋阴寒凉的食物,除了特殊病人,春天都不要吃,比如香蕉、梨、百合、银耳等。尤其是冷的东西,比如冰激凌、冷饮,会把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天脾虚,出现一系列不适。
春天不应该是平静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可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节,养生也是如此。以前提到养生,人们会说自己心态平和,但是春天养生就不一样了。专家说:“春天不要太平,春天一定要让心情开朗愉悦,秋天也要太平。”
春天不宜出汗。
大家都知道“捂春冻秋”,但要“捂”到保健的效果,并不容易。专家说遮盖的程度就是不要出汗太多。如果天气很热,里三层外三层都不好,出很多汗也不好。
不宜过早穿单鞋。
俗话说,病从脚下开始。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很早就开始穿单鞋,这对她们的健康非常不利。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三阳经脉的汇合处。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雾天不适合锻炼。
随着春天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运动的热潮中,但是雾天并不适合运动。雾珠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灰尘和病原微生物。由于运动时呼吸能力的增加,肺部势必会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
进入三月,我市气温骤降,部分地区甚至降至零下七八度,与前段时间的气温相差较大。因为夹杂着降雨,就更冷了。人们把这种“前暖后冷”的天气现象称为春末。
说起来,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有,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也有。它形成的原因并不复杂。中国的春季(3月左右)是冬季风向夏季风的过渡时期。一般来说,当旬平均气温比常年低2℃以上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倒春寒。冷空气南下越晚,变得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倒春寒的可能性越大。
因为经常发生倒春寒,对果蔬生长影响很大。据40年气象资料统计,我省“倒春寒”天气过程平均每年达到0.7次。特别是近几年,我省几乎每年都有倒春寒发生,三四月份的气温经常降到零度以下。比如2002年4月24日,百年一遇的“倒春寒”让山东果农损失惨重,直接损失近50亿元。倒春寒对农业生产也有直接影响,但对南北方农作物的影响不同。我国南方的倒春寒主要威胁早稻育秧,因为低温下秧苗容易发生严重腐烂死亡。如1976年,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因倒春寒损失粮食种子3.5亿斤。此时,我国北方的冬小麦也开始返青,进入拔节期,如果遇到倒春寒,也会减产。倒春寒还会影响棉花幼苗、花生烂籽、果树烂花、油菜开花授粉,严重的可能导致作物歉收。
倒春寒对候鸟迁徙也有一定影响。比如今年3月前,气温持续上升,候鸟(如汝嫣、杜鹃)根据对气候的感知,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三月初气温骤降,一些刚刚苏醒的生物退缩了,以至于早春的鸟儿在气温骤降时“缺衣少食”,甚至早春死亡。此外,春末的寒冷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这种天气很容易导致感冒、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因此,老人和儿童应注意春捂,及时添加衣物,抵御寒冷。
凡事都有两面性,倒春寒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由于我市一个冬天基本没有雨雪,田间害虫猖獗,部分害虫可能因春末寒冷而冻死,对农作物生长有利。□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