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人的意识以《世说新语》为中心。
本书是刘义庆和他周围的文人根据以前的一些史料编纂的地方志小说集。它主要是一部记录魏晋文人言谈举止的人物小说。但《世说新语》也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大量有关魏晋的史料都取自《世说新语》。它是一部集文史于一体的著作,是我们了解魏晋风流生活的重要经典。
鲁迅的魏晋风度和文章与药酒的关系,从现代文学的角度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或者如现代所说,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流派。
艺术可以超越一切功利而存在。鲁迅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着一种文化自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创作。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会出现文学意识?有一个前提,就是人的意识,也就是人的主体。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意识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思想史。
第一,儒家思想的衰落。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成为官学,成为汉朝的主要政治思想。儒家思想作为主体思想,起到了恢复文人人格的作用,但儒家经典本身却走向了极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政治基础开始弱化。到东汉建安时,曾经起主导作用的经学开始弱化。衰落的原因是儒学的衰落和玄学的兴起。
第二,养生理论。汉末建安时期,一些哲学家借助《周易》和老庄哲学著作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在中国哲学史上,周易、老子、庄子并称为“三学”。基于“三学”的一种新思想,叫做“玄学”。到了魏晋时期,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思潮。形而上学作为一种理论,讨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些是抽象的,如“本原与终结的问题”。玄学中还有其他与魏晋风度相关的问题。
据《世说新语》记载。文学,旧云,丞相王渡江而走,只说无悲无喜,养生尽意,却转向关胜,无所不为。指王导。他从北方来到南方(当时的健康城)后,谈了三个问题...表达一切的理论,并讨论了词与意义的关系。是说语言可以表达人的内心思想感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不能表达主体的内心思想感情。
其中养生理论以嵇康的著作为代表。嵇康的养生理论是一部名著,至今仍是我们中医界的一篇文章。
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到,有两个方面可以保证我们的健康。首先是全身心安,爱恨不纠缠于感情,忧喜不停留于头脑,淡然处之,平和处之。呼吸与呼吸,摄食与养生,使形与神相互接近,表里皆有帮助。首先,它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喜出望外。大喜大悲使我们的情绪在两极之间跳跃,影响健康。通常你心里是没有名利的。第二,它意味着吃一些东西来保持健康。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这两种方法来治愈我们的伤口。这也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第三,人生没有悲喜。这是一个音乐命题。也变成了玄学的讨论。嵇康是一位音乐大师。他写了一本关于音乐的专著,名为《无愁无乐的人生》。他提出了一个主要观点,音乐没有情感,他说音乐在某种意义上是有节奏的声音。评价声音,只能用好声音和不好声音来评价,不能用情绪来评价。他提出的这个观点,其实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儒家乐论。儒家乐论特别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本来是合理的,但是过分强调之后,就失去了音乐的独立地位。
第四,玄学中有一个特殊的命题叫做天赋四书。世说新语。文学不仅包括文学,还包括哲学和其他艺术。提到曹魏时期有个学者叫钟会。他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和很高的知识。他曾经写过一本名为《四篇论文》的书。他想请教嵇康,可惜因为嵇康看不起钟会的人品,钟会很难亲自把这本书交给嵇康。《四书》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关于天赋与自然的关系有四种不同的观点。“人才”就是人才;性是一个人的性格和道德。我们应该德才兼备。对于一个人来说,才华和品德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这一观点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评价的主要思想。
第五,是关于情感的,叫做圣人有情无情论。人在生活中是有感情的。圣人有感情吗?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说,圣人无名...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遇到好事会很开心,遇到伤心事会很伤心,对于世俗的欲望有悲欢离合。然而,当时的玄学家言和认为圣人没有情感的情绪。还有一个年轻的哲学家叫王弼。他不同意言和的观点。他认为圣人和我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圣人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它有情感,不会被情感所拖累。王弼的文字很精彩,叫他对事物有所回应而不厌倦。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魏晋风流爱情的主要内涵。
理解魏晋玄学及其内涵是理解魏晋风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