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文化的起源是什么?
为了给大家提供权威解答,下面节选中国第一部道教全景式历史传记——《序:与中国历史密切相关的文化国粹》,并做简要介绍。原文发表在百度阅读网页链接。
第一,中国的道教历史悠久,与鬼神崇拜、巫术信仰、黄老学说密切相关。
道教作为唯一起源于中国的原始宗教,其思想渊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密切相关。
在古代,人们基于人类本能的原始信仰,将日月星辰、江河山川、祖先奉为神灵,进行祭祀、祈祷和崇拜。其中,早在黄帝时期,我国古人就已有祭祀天帝的活动,包括“合禅告天”、“郊祀神”、“万灵接明庭”等。从此,这种源远流长的鬼神崇拜,到了周朝,形成了由神、地、人、鬼构成的神灵体系和尊天为祖的信仰传统。
同时,与鬼神崇拜密切相关的巫术信仰源远流长。古人认为占卜可以定疑,断吉凶;女巫可以与鬼神交流,诉说神意;巫术可以为人祈福,可以治病。因此,道教不仅继承了鬼神崇拜的思想,还将上古时期的巫术信仰纳入了自己的神学体系。
春秋时期,北方的焉耆和南方的荆楚出现了直接继承古代鬼神巫术崇拜、宣扬长生不老的神仙方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仙府(又称方)”。当时他们宣扬长生不老的信仰,把黄帝、老子作为成仙的典范,视为神仙的祖先。提出求仙界、求仙、求仙药的思想,在神龛中修炼祭神、行气过谷、导气呼吸等修炼技术;尤其崇尚炼丹,把丹药当成成仙的途径。
与西方古代国家的原子论不同,中国古代盛行元气论。根据这一理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生命力或本质构成的,是有形的;散了就看不见了。黄老道首先提出了元气和精两个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另外,黄老陶继承了老子的观点,认为万物之主是空静之道,也正是因为道是空静的,才因为符合万物而成为万物之主。
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黄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先秦学术摆脱了唯心主义,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黄老陶提出了道家思想,不仅解决了法律本身的合法性问题,而且开启了道家治理世界的道路。此外,黄家族还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如天道、守女用男、宽君服臣、清静无为、民风淳朴、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严相济、刑德结合等,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精髓。此外,黄老陶还提出了天下为公、君权受法制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专制政治的反思和批判。
此外,道教不仅与“巫术鬼神崇拜、仙幻信仰、道教黄老之说”三大基本文化渊源直接相关,而且与医家、兵家、法家、纵横家有着深厚的渊源。鬼谷子的创始人,纵横家(公元前400~320年,王,又名、王力,名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是爱国宋,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据说因为额头上有四颗肉痣,所以叫鬼谷子。)”被道教奉为古代真仙。* *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和实践信仰的方法,与儒教、佛教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自先秦时期的“方士”,又称魔术师。在古代,人们相信占卜理论,崇拜鬼神,声称可以访仙长生。周朝时,他被赐以同名官职,也掌管监狱。从时代开始,道教就在古代天文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中医中药史、应用化学、心理学、预测、数学等科技史,以及武术史、书画史、音乐艺术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也得到积极发展。
第二,以下四个重要的文化来源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的诞生。
除了“巫术鬼神崇拜、仙幻信仰、道教黄老之说”三大基本文化来源外,还有“儒、墨、易、阴阳学说”四大重要文化来源,都对道教的诞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
道教在吸收了孔孟关于“忠孝仁义”的思想后,构成了宗教道德的主体,并将这种伦理道德与神仙思想相结合,以神仙的权威来驱使人们修行。对此,《太平经》在提出“天地君、父、师”的伦理体系后,继续发展为影响深远的“天地君、师”的世俗伦理规范,进而以“乐善好施”提出“太平天下”的目标。同时,在董仲舒宣扬崇天人、阴阳之灾、天人合一的神学之后,道教将其与后来的宣扬星相、取经、招神瓦解鬼神的占卜神学一起吸收。
墨家思想
因为墨子曾经主张尊鬼为晨,重申了最高神——天界之神的意志,以及赏善惩恶的最高权威,以宣扬兼爱、天道不攻的思想;同时,他还将“鬼”的范围从“人死为鬼”扩大到“天地鬼神”,这也为祭祀天地亡灵提供了依据;不仅如此,当时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主张自力更生,互惠互利,这也为《太平经》所继承和发展;而且墨家重视科技精神,也被道家继承。
从易学理论来看
傅和演绎的《周易》既是儒家五经之首,也是道家之一。因此,在《周易注》从古至今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易经)的过程中,道家也将《易经》作为一部基本经典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阐释和应用。当魏伯阳(公元100~170。黄是浙江上虞人,东汉时期的炼丹家、理论家。字敖,字伯阳,号云涯子。虽然他不是道家,但他的《周易参同契》奠定了但丁道家学说的理论基础,被誉为“神仙经之王”。后人视他为神仙。东汉中期,他以《周易》为例,探讨炼丹修仙的方法,将“大义”、“黄老”、“火”结合起来,针对以前的养生炼丹。对此,道教在吸收了《易经》作为宗教观点的内容和形式后,以《易经》中至高无上的“天”为范本,塑造了至高无上的神明“天尊”,将形而上的炼丹术、道、等理论和实践贯穿于“易捷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阴阳理论
其相关概念在《周易》和《老子》中都有论述。阴阳是“耍”的属性,有改造万物的力量;“金木火、水、土”是五种物质、五种属性的五行观念可见于《尚书》?洪范的记录。因此,早在战国时期,邹衍就把阴阳五行结合起来,建立了阴阳五行学说(即阴阳家),以此来解释“道家天道”和“儒家人文主义”,并赋予五行以社会属性,来解释改朝换代的原因和趋势。邹衍的思想被方士吸收后,作为神仙方术的理论基础,神秘的阴阳五行成为道教方术理论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