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有哪些流派,有什么区别?
杨泰姬传。杨式太极拳是河北永年人杨鲁禅(本名福井,1799 ~ 1872)所创。杨鹿蝉,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长兴的著名弟子之一,是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杨鲁禅在北京授拳时,由于弟子多为王公贵族,生活奢侈,体弱多病,不能吃苦。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求,杨璐婵对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进行了改动,如跳跃、落叉、抖脚等。,变成不跳、不跌、不速、不抖、不缩的动作,使得姿势更简单,动作柔和,易于练习。它不仅适合穿长袍、扎辫子的人练习,而且有益于健身。后来,它被誉为“杨泰集传”。需要注意的是,杨的太极拳分为养生架和搏击架,练习时要注意。
《武术太极拳》是河北永年人吴玉祥(名鹤庆,1825 ~ 1893)所创。招宝著名太极拳学者陈清平的著名弟子之一吴玉祥,是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同乡杨鲁禅从河南温县城陈家沟回乡,吴玉祥好好看,常常拿来比较,以便知道它的轮廓。约1850,吴宇翔师从赵保和太极传。1852年,吴玉祥亲自到河南,从陈清平那里学习赵豹的《太极传小甲》40天。他尽了力,被赠送了《太极传谱》。看完之后,他意识到。回到李后,在学习赵宝太极拳架的基础上,结合《太极蒲川》的精髓,通过自己的打拳实践来学习。经过几年的研发,他创造了一种“小巧敏捷,紧凑灵巧,简单复杂,技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新型拳法,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传”。
吴式太极拳是全有(字公夫,1834 ~ 1902)所创。著名太极拳艺术家侯的弟子全有练习太极拳,太极拳以柔著称。架子是倾斜的,直立的,放松的,自然的,大小适中。推手的时候,保持安静不要动,要擅长。他根据自己的练拳感受,在杨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全祐之子全简(1870 ~ 1942),又名哀神,汉代姓吴,自幼在家读书。民国元年(1912),吴在北京体育研究会教授太极拳。他对家族式太极拳进行了丰富和修改,去掉了重复和跳跃动作,修改了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种轻松自然、体态紧凑、缓慢连续、不竖不跳、长于柔、风格独特的新型拳法,被称为“武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