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毕业论文15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融入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它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给你推荐的一篇1500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希望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毕业论文1500字。

浅谈大学生心理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本文就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措施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价值观多元化和冲突的加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总体要求,为高校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是高校全体教职工尤其是一线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大学生活从宿舍开始,同学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各种隐私暴露无遗。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自然产生。很多大一新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必然导致内心的失落和孤独。笔者曾经有一个学生,饭卡坏了无法补办,不敢和老师沟通,让父母打电话给千里之外江苏的辅导员老师。可见很多学生是在温室环境中出生的,在异地读书不可能完全独立。

还有,有些学生天生身体残疾,可能从小就有一些自卑感。上了大学,父母不在身边,孤独和自卑会让他们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和损失,如果不能及时缓解,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大学生谈恋爱

大学生已经进入成年阶段,父母不在身边,渴望和异性谈恋爱。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懂得关心别人,不懂得包容和忍让。而且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往往是出于孤独、好奇,随大流去谈恋爱。这种初衷往往会导致恋爱中的失望或失败,最终导致心理压抑和抑郁,甚至自杀和心理变态导致性取向问题。

(3)为考试而学习等自身原因。

大学课程,老师讲课速度快,篇幅长。很多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不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心理怀疑。所以很多大一新生刚到大学就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落后堕落,没有以前的努力或者即使努力也很难取得好成绩。摔盆摔盆,逃课睡觉,迷恋网游聊天等等。,都被困在虚拟环境中无法自拔,造成恶性循环。

二,大学生的心理应对措施

(一)存在着高考后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问题。

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会和个别谈话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变化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我国中学阶段教育的缺失,很多大学生在两性关系上存在很多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讲座、演讲、讨论等方式,及时澄清学生对两性关系的困扰。当大学生无法摆脱一些挫折时,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通过自杀等过激行为消极面对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正面鼓励的方式,引导同学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这种辅导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有新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全面的信息,梳理原因。

(二)辅导员参与学校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调查,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掌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是一切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辅导员要通过填写“心理健康问卷”的方式对每个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选择有问题和症状的学生进行备案。与心理咨询中心的辅导员取得联系,邀请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到心理咨询中心,提前预防。如果有必要,辅导员手中的学生心理调查资料也可以作为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咨询学生的补充资料。因为辅导员和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通过班干部和宿舍同学的观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因此,心理咨询师可以为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提供更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帮助他们做好咨询工作。

(三)关注特殊大学生

特殊大学生包括临近毕业可能无法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突发重大变故、慢性病或重大病史、重大情绪危机和强烈情绪反应、情绪极不稳定、严重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的学生。他们是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这些大学生身心都不健全,容易出问题,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这类大学生的管理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强调的是,关注重点大学生并不意味着只做这部分人的工作,还要加强日常调研,全面掌握大学生信息。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

[1]吴洋,孟。论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J].知识经济,2011(19)。

[2]高校辅导员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偃师出版社,2006年。

[3]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二毕业论文1500字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素质的竞争。面对严峻的挑战,人们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开拓创新的精神、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然而,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明显影响到他们的智力素质、人格成长和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咨询或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从而应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人格发展、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有:第一,大学生充满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很有进取心。他们不喜欢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不喜欢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想不通,从而产生困惑和烦恼,加重了精神负担,产生失落、厌倦和发泄心理。第二,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强,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经历过逆境和困难。只要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陷入苦恼、失望、愤怒,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再次,经过努力和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告别中学,进入大学,进入一个全新的人生世界。在上大学之前,他们想象中的大学就像一个“天堂”,浪漫、陌生、精彩。上大学后,激烈的竞争,繁重紧张的学习,不同的生活环境,离开父母后不习惯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很难适应,家里的一切都得靠父母。不同的价值观从各方面冲击着他们的内心和思想,给他们造成压力。越是敏感进取的学生,压力感和紧迫感越明显,越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和人格。第四,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近年来,来自学业和未来、健康和安全的心理压力越来越突出,自杀和犯罪等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增强承受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势在必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都是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方式。择业竞争难免会让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迷茫和不安,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大学生应注意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品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不断变化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角色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

2、面向全体大学生,通过普及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足够和积极的认识,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心理素质。

3.注重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4.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在学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第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远大的目标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积累经验,丰富和完善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在高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心理专业人员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从学习、生活、道德修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还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自觉性,分析学习成败原因,减轻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同学关系,合理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时间;在道德修养方面,帮助学生正确理性对待挫折,提高忍耐力,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会关心集体和他人,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

第四,积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要求全体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从而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第五,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这是因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作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更要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拥有积极的心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率。

第六,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高尚的氛围、良好的秩序、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美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心智,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他们的快乐心情,还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就全国而言,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达到一定规模,但许多高校在思想认识、师资水平、必要条件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高校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这项工作,不能一哄而上。

2.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道德问题。同时,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医学和学科,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简单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的传授。

3.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应强迫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大力加强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迫切需要不断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1]唐。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优化教育心理环境。大众心理学,2000,(3)。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看法?58660.6886868866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三毕业论文15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析

许多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出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校的重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加强心理咨询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不断探索改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由于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再加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已经进入了情感负担的时代”。很多大学生进入校园后会感到尴尬、困扰、厌烦,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素质的发展。因此,如何避免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迫切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阶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良好,但由于新的学习环境和交往环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新的环境,大学生需要重新适应。他们刚刚离开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也离开了父母的全方位关怀,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人际交往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种突变,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产生心理压抑和抑郁。如果他们长期无法发泄,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抑郁、受迫害。

新的人际关系需要重新维护。大学生的生活圈创造了许多新的人际关系形式。他们不仅是学习伙伴,也是生活伙伴。新的人际关系需要新的方式来维持。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差,在社会交往中无法沟通合作,因此感到精神压力,逃避群体自我孤立,陷入孤独的困境。

由于无法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学生们都做好了以美好的愿景开展校园生活的准备,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不如意。这时,有的同学采取消极的避世态度,甚至妄自菲薄,不求上进;其他学生傲慢、自负、愤世嫉俗。这样就无法达到心理平衡,形成绝望或者愤世嫉俗的状态。

象牙塔下,大学生抗压能力差。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承载着父母无限的爱和期望。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面对挫折和压力,就容易束手无策,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无法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形成焦虑、抑郁、叛逆、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在网络的诱惑下,学生无法形成学习动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督促学习。然而,与高中不同,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有的同学把时间花在了自我提升上,有的同学自制力差。他们把时间花在互联网上,沉迷于游戏和网上聊天,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甚至导致厌学,不能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下,很容易对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稳定阶段。面对大量涌入的新事物、新信息,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心理冲击更强,心理冲击更大。与此同时,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国家统一分配到现在自主创业,大学生参与了社会竞争,使原来的优越感消失,造成心理失衡,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害怕未知的未来,导致心理出现问题。

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学校的一切标准都是以成绩为标准,过分强调学生的智力培养,而往往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种重分数轻能力、重集体轻个人、重理性轻感性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正确心理素质的形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应加强自身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重视。

大学生一般在十七八岁,是青春的中年。这是心理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很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在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一切生活都要独立,这对于依赖父母形成习惯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新的挑战,处理不当会形成各种心理压力;大学生活会面临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周围都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同学,给同学之间的相处造成了困扰,而有的大学生选择沉默、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参加社交活动,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情感问题开始困扰大学生。大学是情感萌芽期,但自身经验不足,缺乏正确引导,使大学生形成不正确的恋爱观,出现三角恋、单恋甚至被动恋爱等一些问题,导致情感压力严重,最终会影响心理健康。

三,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纳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列为高校公共课程的常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在平时教学中穿插思想健康教育,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系统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适应新环境。因此,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心理咨询的发展,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咨询人员。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和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和社会环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校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有利于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4.定期开展校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掌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状态,加强引导,使学生及早发现和治疗心理问题。

重视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度释放自身压力,提高抗挫折能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科学作息,健康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承受能力,正确面对现实,充分发挥自己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主动性。

参考

[1]__国,宋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双赢”模式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2]唐柏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猜你喜欢:

1.大学生心理健康3000字论文

2.800字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

3.1500字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大学生心理健康范文

5.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