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常血压?低血压怎么办?饮食上怎么补?

正常血压正常血压:理想血压收缩压< 1.20 mmHg,舒张压< < 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 < 130mmHg,舒张压< < 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高血压的分类与分级: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病因,占5-10%。这种高血压可能是肾脏疾病合并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肿瘤或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等级:1: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 mmhg;;2级: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 mmhg;3级: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 mmhg;◆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盐摄入过多、吸烟、酗酒、超重、缺乏运动、精神紧张等。◆风险分层的风险因素风险分层的风险因素1。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 2。55岁以上的男性。65岁以上的妇女。吸烟。总胆固醇> 5.72毫摩尔/升(220毫克/分升)6。糖尿病7。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全身主要器官严重受损,引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并发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在我国,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在80%以上。幸存者往往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的症状往往没有症状。很多患者即使血压已经相当高,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只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是高血压独有的。专家提醒人们注意:1。要找各种机会(各科室就医、体检或在家)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2.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是血压水平,而不是症状的存在或严重程度。◆高血压怎么办?得了高血压之后,一定要去医院看病。找出导致高血压的原因。2.检查是否有高血脂、糖尿病;3.查明是否存在无意的脑肾损害或相关疾病;4.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5.定时服药,平稳降压;6.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自觉防治高血压◆患者服药注意事项:1。血压不能过快或过低,以免加重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是急症,应在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内逐渐减少。2.不要换药、加药或突然停药。3.坚持吃药,保持血压稳定。4.避免其他因素(如酗酒等。)并提高疗效。◆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胆固醇、血钾、血肌酐;心电图;选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清尿酸、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尿儿茶酚胺;心脏超声,血管超声,肾脏超声,动脉壁弹性指数。高血压患者应坚持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适合做的事情:跑步、打球、游泳、打太极拳等运动;不合适的事情:打麻将、抽烟、睡懒觉等。适宜食物:新鲜蔬菜、淡水鱼、牛羊肉等。不宜食用:动物内脏、腌制品等。◆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控制目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较低< 130/85 mmhg;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25-130/75-80mmHg以下,以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血压波动较大,不仅引起患者的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急症。血压不稳定可表现为早晨、下午、晚上或夜间血压偏高,或血压波动偏高。原因是:①未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②使用短效降压药物。如何稳定血压:①推荐长效降压药;②根据血压波动规律服药:第一次降压药应在每天6-7点服用,第二次降压药如果是中度降压药,应在下午4-5点服用。◆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如果使用三种以上降压药后血压仍不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能有以下原因:1。患者仍然高盐,暴饮暴食,吸烟或服用一些药物;2.降压药选择不合理;3.一些引起高血压的疾病还没有被诊断出来;4.高血压肾损害影响高血压的治疗;5.有的是“白大褂高血压”。你要及时找医生分析原因,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从小预防从小预防高血压1。关爱孩子的体重:目前肥胖儿童的比例越来越高,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家长要注意采取措施控制孩子的体重,如少给孩子吃火腿和脂肪,增加运动量,燃烧热量,防止肥胖;2.从小养成少吃盐的习惯: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增加菜肴品种,增加糖醋调料,少吃咸菜,培养孩子清淡口味的习惯;3.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现在的孩子学习竞争激烈,作业紧张,精神和体力负担过重,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放松心情,保持好心情;4.血压测试:对于有高血压的孩子,父母每年至少要请医生测两次血压,以防止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必要时给予早期治疗。高血压长期治疗的必要性高血压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确定,世界上也没有能彻底治愈高血压的良方。高血压的治疗基本上是对症下药。因此,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代表痊愈,而是需要终身治疗,才能控制血压,避免中风、心梗等严重并发症。不要被一些鼓吹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迷惑,不遵医嘱采取一些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中风或心梗的发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饮食高血压与饮食的关系:★口味重,盐吃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如果每人每天吃2克盐,血压会升高2.0/1.2 mmHg;★多吃动物脂肪导致肥胖,超重者易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对血压有不良影响;★与不饮酒者相比,四年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40%。高血压膳食指南:▲减少钠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控制体重;▲减脂,适量补充蛋白质;▲适当补充钾和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饮酒。盐与高血压:低盐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提高降压药的降压疗效,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对于轻度和早期高血压,单纯限盐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食物中少放盐,还要注意看不见的“盐”:◆控制酱油、番茄酱、辣椒酱、芥末、咖喱等调味品的摄入;◆控制腌菜、泡菜、咸鸭蛋等腌制食物的摄入;◆控制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制品(不仅含盐,还有亚硝酸盐、味精);◆高钠添加剂;◆控制冷冻食品、罐头食品、半成品和快餐方便食品,这些食品往往含盐和添加剂较多;甜点、小吃和饮料中的钠含量也很高。介绍几种食物的含盐量:一勺盐6克;2.8克一汤匙酱油;豆瓣酱2克一汤匙;二两榨菜11.3g;腌萝卜两块0.7克;烟熏豆腐干0.5g番茄酱0.6克一勺;一个皮蛋1g;咸鸭蛋2克;一袋方便面5.4克;一根火腿肠1g;油饼两块0.8克;一片面包0.8克。控制体重:人体消耗的热量超过身体消耗的热量。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大量积累,就会造成肥胖。肥胖标准: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25为超重,≥27为肥胖。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m) 2如何控制体重?减肥的关键是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所以在选择食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避免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脂肪、动物内脏、黄油等。注意看不见的脂肪,比如瘦肉和牛奶。2.避免摄入过多的糖、饮料和甜点;3.注意零食的热量。如果你每天吃两把花生,一周就会增加650克脂肪;吃二两葵花籽,相当于吃四两米饭或600克面条;4.注意快餐:汉堡、薯条、炸鸡、奶昔、冰淇淋都含有惊人的热量;5.多吃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粗粮;6.改变烹调方法,多蒸、多炖、多煮、多拌,避免吃油腻油炸食品。各种食物每100g的热量:馒头和米饭为120 kcal;油条370大卡;桃酥500大卡;猪肉(肥瘦)600大卡,瘦猪肉330大卡;火腿520大卡;植物油900大卡;鸡肉120大卡;鱼100大卡;花生600大卡;葵花籽600大卡。如果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患有高脂血症,患冠心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血液胆固醇超过240 mg/dl,患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6倍。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是血脂升高的主要原因。减少总脂肪的摄入:烹饪时少放油,少吃油炸食品,注意肉类中的隐性脂肪,如排骨。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脂肪、猪油、全脂乳制品、香肠等。减少胆固醇摄入:如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等。如何选择食物?☆肉类:瘦肉,最好是鸡肉、鱼肉、兔肉等。鸡肉吃的时候要去皮,最好用煮等方法。每天肉类摄入量应少于2两。☆乳制品选择脱脂或低脂乳制品。☆鸡蛋每周食用不到2次。☆减少油脂的摄入,甚至植物油。每人每月的油脂摄入量应为1.5 kg,并尽量避免食用动物脂肪。零食选择低脂零食,如爆米花、水果等,尽量少吃甜食。介绍几种食物的胆固醇含量:蛋黄250mg,猪肝2368mg,猪肥肉113mg,瘦肉75mg,猪里脊2368mg,猪脑3100mg,鲢鱼258mg,豆腐0mg,蔬菜水果0mg。适当增加钾和钙富含钾的食物:蔬菜:菠菜、苋菜、油菜、生菜、菜花、番茄等。谷类:玉米粉、小米、荞麦、莜麦、燕麦片等。豆类:大豆、红豆、绿豆等。水果:香蕉、桃、杏、橘子、红果、红枣等。细菌和藻类:海带、海藻、蘑菇、木耳等。根茎:马铃薯、红薯、山药等。补钙的有效方法: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蔬菜、海带、虾等。一天一袋牛奶可以提供1/3的每日钙需要量。饮酒与高血压◆长期连续饮酒与高血压相比,不饮酒者4年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40%。◆酒精的热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热量,相当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1.75倍。过量饮酒会造成能量失衡,导致肥胖,还会造成蛋白质、维生素A、B1、叶酸、微量元素锌的缺乏。◆限制饮酒,每日饮酒量不得超过以下标准:啤酒270毫升,红酒100毫升,白酒50毫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早餐一日三餐,占全天热量的25-30%;午餐吃得饱饱的,占全天热量的40%;晚餐清淡,占全天热量的30-35%。在快乐平和的环境中就餐,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多吃蔬菜水果,注意选择健康清淡低盐的食物,不要过量食用肉类和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