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医季节性保健

冬天很冷,植物枯萎,河流结冰,动物冬眠,一切都是密封的。《黄帝内经》记载:“肾为封之本,精也。”冬封的特点呼应了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冬养肾顺应了自然收藏的趋势。另外,肾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阴”,古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冬季补肾很重要。

中医所说的肾与现代医学解剖学中的肾是不同的。根据中医藏象理论,肾藏精,既有先天之精,也有后天之精,具有掌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肾在体内与骨相合,肾精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强、老、死等自然规律密切相关。所以,补肾益精不仅可以壮骨健齿。

1,早睡晚起

起床的最佳时间是太阳出来之后。《黄帝内经》苏文指出:“冬三月...你必须早睡晚起,你必须等待太阳。”立冬后,你应该努力遵循早睡晚起的规律,然后日出而作,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寒冷,并要求它的温暖。冬季增加睡眠时间是为了养阴,维护人体阳气,有利于人体阳气的隐藏和阴精的积聚,也可以促进体力的恢复。

2.适当运动

寒冷的冬天要“暖皮不漏”,远离寒冷的地方,靠近温暖的地方。不要让肌肉打开,大量出汗,会损失很多阳气。冬天要动静结合,不要剧烈运动。我们可以选择适当强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八段锦、瑜伽、舞蹈等。最好等到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再做早操或活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和热身,运动量要逐渐增加,避免在寒冷、雾天、雨雪天气运动。

3、根据体质,适当进补。

冬天是滋补强壮身体的最佳时间。冬天,阳气开始萌芽,生机开始萌发。这时候进补效果容易积累,发挥最佳作用。所以民间有“冬补,春杀虎”的说法。合理进补,可以及时补气血,抵御寒气侵袭,使年轻人将来生病,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冬季进补的方式很多,如固元膏、阿胶配一些辅料、核桃仁、黑芝麻、红枣等。,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也可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配制。冬季至日当天还有进补,将事先准备好的温补药物放入洗净的鸡肉中,文火慢炖,汤煮,民间称之为“鸡药”。

冬季进补除了温气血,也是补肾的好机会。肾虚可分为阴虚和阳虚,对人体各器官起滋养润泽作用,称为肾阴。它被称为肾阳,温暖和促进各种脏腑器官的活动。补肾要根据肾阴和肾阳虚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

肾阴虚者常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躁、舌红等症状。可选择枸杞、熟地黄、女贞子等。滋补,也可选用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白质地黄丸。肾阳虚的人常出现四肢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脂等症状。,所以他们要选择补骨脂、肉苁蓉、肉桂来补充,也可以选择中成药桂附地黄丸,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

4、饮食偏咸偏苦,补肾养脾胃,多吃根茎类蔬菜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饮食得当,往往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冬天是藏精的季节。此时肾气当令,饮食宜咸宜苦。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咸的比苦的好,肾水可以战胜心火。如果吃得太咸,会使本来就过于旺盛的肾水,从而削弱心阳之力。所以要减少盐的摄入,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比如芹菜、生菜、苦菊等,来滋养心脏。

入冬后可以多吃补肾的食物,如枸杞、板栗、黑芝麻、核桃仁等。

对于冬天非常怕冷,肾阳不足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等。结合以上温阳药,可以选择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做药膳,如枸杞、羊、肉苁蓉汤、鹿茸、山药、排骨汤等。

在寒冷的冬天,为了御寒,容易吃太多的肉,往往会伤害脾胃,阻碍其运化功能。因此,冬季要注意添加健脾消食的食物,如陈皮、山楂、柚子等。,并多喝小米粥之类的。

另外,冬天多吃些根类食物。民间有句老话:“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块根蔬菜是有肉质根的蔬菜,包括萝卜、山药和红薯。萝卜有冬季小人参之称,能健脾胃,补中气。山药可以补肾健脾。红薯,补中和血,益气生津,润肠通便。植物的根被密封在地下,符合冬季的季节特点,营养丰富。冬天是块根菜大量上市的时候,又便宜又好,所以冬天要多吃这些“大家伙”。

5、肾,别忘了养脚

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补肾清肝,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脚后做几分钟的足底按摩,会更好的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进一步调理脏腑器官。泡脚既能补肾,又能疏通经络,是一项多目标的措施。睡前泡脚也是一个好习惯。同时可以加入一些温中散寒、补肾强筋骨的药物,如艾叶、干姜、杜仲、续断等。泡脚后可以按摩几分钟。可以多按摩太溪穴、涌泉穴。太溪穴被称为补肾雪瑶,是临床治疗肾虚疾病的常用穴位。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第一个点,位于足底部,在足前凹陷中,是连接足底第二、第三趾线头端与足跟连线的第一个1。

如果你也想在冬天养肾,赶紧行动吧。希望大家这个冬天做好封藏养肾精工作!如果你觉得文章能帮到你,请转发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