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如何庆祝端午节?
1,吃粽子
每到端午节,网络上的网络名人粽子又开始炒起来,但四川人却有了自己的“粽子街”。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市马鞍东路13号的几位老住户,凭着自己的一手好手艺,每到端午节就在小区门口叫卖自家的手工粽子,逐渐延续了传统特色。
2.插入菖蒲和艾叶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草”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通常,在端午节期间,四川人会将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例子列入端午节的必备项目。
3.送一把伞给你女婿
据说在旧四川的农村,端午节时仍流行“送伞”的习俗。大致内容是,女婿婚后第一个端午节要准备九个粽子,九个咸蛋,两瓶酒,带着老婆去岳父家过节。女婿吃完饭回家,会收到岳父/岳母送的伞。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他都会打着伞回家,这意味着他会照顾他的新妻子。
因为在繁体字中,“伞”是用字最多的一个字,意思是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4、点雄黄,配香囊
端午节时,在孩子的额头上蘸雄黄酒是一种习俗,有时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当然,还有五色丝线包裹的鸭蛋和装有雄黄、苍术、丁香等中药的香囊。今天的香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代表端午节民俗的文化艺术。
5.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四川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始于汉代,尤其是清末民初。每逢端午,河上锣鼓喧天,河堤上挤满了观赛的人。但后来,锦江河床上涨,水位下降,成都的龙舟赛停止了,比赛移到了新津和金堂。
6.洒李子
民国时期,四川有一个罕见的习俗——铺梅。说是洒梅大会,其实是青年男女借此机会出来玩玩的机会。每年端午节,都是桃李成熟的季节。李子物美价廉,又有一定硬度,非常适合作为相互偷袭的“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