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行病”的心理防御?即将来临

疫情仍在发展。截至2020年2月4日16: 49,数据显示,全国(含港澳台)确诊病例20502例,疑似病例23214例,死亡病例426例,治愈病例669例。继武汉“封城”之后,全国各地的防控措施一次次升级,全民响应“不出门,不聚集”,呆在家里成为为抗击疫情做贡献的最好方式。

但是在家里呆久了,看着越来越多的疫情,心理问题开始凸显。无论在重灾区还是武汉其他疫区,紧张、焦虑、失控、恐惧等负面情绪也在聚集,也会蔓延、扩散。关键是,这种恐慌的蔓延并不是被时间和空间所隔离的。

因此,对“疫情”的心理预防,不仅仅是针对家中确诊、疑似、隔离的人群,对于一般正常人群来说,也有必要引导大家筑起一道坚固的心理防线。

心理不仅仅是心理问题,它会影响生理,甚至导致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更容易理解。

一是外感六淫,如风、寒、热、湿、燥、火;

二、内伤有喜、怒、忧、思、悲、惧、惊七情;

第三,其他因素,如饮食不当(不道德、不洁、偏食)、疲劳(过度劳累、游手好闲)、外伤、虫灾、毒邪、医疗和先天因素。

第三类暂时忽略。大多数疾病都是第一类和第二类。通常我们更关注第一类,即外感风寒暑湿燥引起的疾病。比如现在流行的疾病,也可以归结为外感六淫。

中医非常重视内伤七情,因为七情会导致五脏内伤。而五脏内伤导致内气不足,为外感疾病的入侵创造了机会。

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对外界环境各种刺激的生理反应。中医有“怒伤肝,喜伤身,思伤脾,忧伤肺,慌伤肾”的说法。不同的情绪变化确实会对脏腑的功能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精神刺激过度,往往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如果怒伤肝,肝气上冲,血随气上冲,导致吐血或昏厥。如果思维伤脾,脾就会停滞,健康就会异常,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另一方面,脏腑阴阳、气血失衡也会导致精神活动障碍,如肝阴(血)不足而烦躁,心火过盛而癫狂。

《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气不可为”,意思是只要体内正气(也可以理解为抵抗力和免疫力)充足,外病(风、寒、暑、湿、燥、火)就无法侵入人体。

导致人体正气不足的最重要因素是心理因素,中医称之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惧、惊)反应过度。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心理上的过度反应(包括当前“疫情”下的紧张、焦虑、恐慌),体内的正气才会衰竭(免疫力降低),为外界疾病的入侵提供了基础。所以中医有“百病由心生”的说法。

比如武汉“封城”之前,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或者坐火车(飞机)的人,或者后来聚在一起的人。为什么有的人被感染,有的人没事?

为什么感染者分为轻、重、危,而其他人是病毒携带者却没有症状(比如浙江温州女子新冠肺炎,出国旅游后被诊断为无症状)?

病毒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人的差异,更准确的说是人的抵抗力(正气是否充足)。

在平时,如果你心理反应过度,七情内伤的反应可能不明显,或者表现缓慢,往往需要等待适当的外邪来袭。然而,在目前新冠肺炎猖獗的环境下,由于不健康的心理和松懈的预防导致的内气不足,新冠肺炎病毒很容易入侵并被感染。

因此,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既要加强外在的防控(不要外出、不要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又要注重内在正气的充实(包括减少损耗、增加阳气)。

心经是佛经的精华。收集所有佛经的大藏经的文字多达6543.8+亿。凝聚成600万字的大般若经,再凝聚成5000字的金刚经,再凝聚成260字的心经。

《心经》上说,“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因,心不在道。没有障碍,没有恐怖,远离颠倒的梦,涅槃。”

读《心经》能使人明白因果,心无阻碍,无所畏惧,在佛法的智慧中远离颠倒梦境。

心理学上的疑病症患者,在当前的“疫情”下更容易发病,由于心理反应过度,导致内气空虚。第一,他们可能真的感染了疫情,第二,他们可能只是普通感冒,第三,他们可能根本没有病,只是心理感受。这种情况要尽早调整,长期下去就像中医说的,必然会内伤生病。

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果负面情绪出现,立即调整,看到一切好的一面。比如,虽然现在的疫情是一场大灾难,但它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走过的路,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自然界万物的态度。

呆在家里,多运动。晚上不睡觉消耗阳气,早上不起床叫杀阳气。杨琪就是上面提到的“义”。

《黄帝内经》指出,在古代,大家都知道养生之道,饮食适度,生活规律,不过度劳累身心,使容貌和精神强壮,享受日子,经历百年。

如今,人们视酒为甘泉,饮酒过度;以违背自然规律的生命为规范;醉性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使精气耗尽,真气消散;不知如何保持精气饱满,不知如何控制精神的消散,只想开开心心,无拘无束的玩乐;生活没有节奏。所以50岁以后就会衰老退化。

所以在运动方面,建议太阳出来就起床,哪怕是简单的跑步、快走、广播操。如果是八段锦,秦无戏曲,太极,或者道教的八大金刚,或者佛教的易筋经,那就更好了。晚上要在子夜(11 pm)前入睡,此时阳光灿烂,只有在睡眠(或冥想)中,阳光才能充分发育。

传统养生中,清淡食物属阳,厚腻食物属阴。所以建议大学饮食要清淡,以增加阳气(正气)。

“烟使气浊,酒使气散。”在家吃饭不离杯的要注意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