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有什么异同?

一、儒、释、道的相似性

1.以慈悲待天下,劝天下为善。

2.佛、道、儒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肉体本能所束缚和奴役,回归自然的心灵宁静。三教都把心灵的平静作为人生的追求,所有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平静。

3.在医疗保健方面,三大宗教有以下相似之处:

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未病先治”的思想,提出了“养性”学说,强调“养性者,未病先治”。

第二:强调精神修养。“如果你生病了,你自己知道。如果你生病了,你的心脏病就会被治愈。当你平静的时候,你的身体也会安静下来。心脏病还是生病的时候。”

第三:提倡饮食调养。比如建议“老年人的食物一般宜温、熟、软,忌其硬、寒”,“善于治病者不如善于治病者;良药苦口胜过美食。”

第四:注意个人护理。“住的地方,坐的卧的,宴席上住的,都要巧妙地设置一个系统。”

第五:注意药物支持。如老年人的医疗应采用“养”的方法,即采用温胃顺气、补虚和中开胃的方剂治疗老年人,不能完成暴泻。

第六:强调不要放纵。“凡是觉得太阳底下有事情的人,一定要克制,不要疲惫不堪,这样才能自盗。”

第七:倡导与时俱进。要“照顾四季,循五行息王者之气,恭敬有礼,谨小慎微。”

4.心性,对心性的解释,道家、道家、儒家基本相同。然而,它们在内容和性质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关于三教的同源性和一致性,儒释道中的人几乎都归结为心性,认为三教的研究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心之“性”,左“心”,右“命”,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性也,心之阳也。”人与生俱来的男性的、积极的功能叫做性。《中庸》解释:“天命之性。”意思是上天赋予人最根本的本性,而我们这种自然禀赋最根本的功能叫做性。性是指一个人自然的、未被污染的内心。

儒家称之为“道心”、“天心”、“天命之性”,后天之心称为“心”或“人心”、“性情之性”。

佛教中所谓的心,就是梵文citta-prak?Ti或cittada的意译,意为心的本性、实在性、自性、自性、本原性,意思是心是真实的、不可改变的,可以理解为心的不可改变的本性,或者是不被主观认识和烦恼所遮蔽的心的真实面目,或者是心体(心本身)。《摩诃观》一书中对“性”的五种解释,有三层含义:不变、善、实(佛性),如火于竹。“虽然看不见,但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说。”心性的同义词包括心性、心性、心的真实、心的实相、心的本质、心的纯洁、真诚、法心、根本心、如来隐心、本真。汉传佛教继承了大乘佛教的理论,特别重视心性论,这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有关。

宋代以来的三教合一论认为,在心性问题上,三教的目的是一致的。这种观点在社会上,尤其是中下层知识分子阶层中普遍存在,有其道理,但从学术角度看并不太准确。

客观来说,三教的心性论虽有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只是构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结构。

儒、释、道三教在心性上有相通之处,在内容和性质上也有区别。

儒家的心性之法是一种修身养性和心理调节的方式,属于伦理学和心理学的范畴。很实用,也很好做,但只能在人与人之间做一个君子和圣人,属于佛教所谓的人与人的相乘。

道家内丹的心性法以长生为目的,比儒家的更难。属于佛教所谓的天乘,属于和儒家一样不能超越三界的世俗法。

佛教,尤其是禅宗,目的是解脱涅槃,超越生死,甚至成佛。实践证明是最难的。而佛教的五乘形成阶梯结构,下乘为上乘,人乘为天乘,人天乘为小乘,小乘为大乘,大乘为密乘。心性三派是有区别的,是可以融合的。儒道的心性与佛道的乘性是相通的,可以作为修行佛法的基础。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心性法,也长期影响着儒道两家。

就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成佛而言,可以说是宗教性的,但其修行完全是超宗教、超佛教的,是一种心理锻炼的方式,是对心灵的深刻研究,是对自我潜能的彻底开发,可以归入超个人心理学领域。即其成佛的目标本质上是灵魂的自觉升华和生命的自觉进化。修心可以在寺庙和禅堂进行,不一定要在寺庙和禅堂,可以在世俗生活中进行。所谓“佛在世间,与世不可分”,以家庭和社会为禅堂。剃发穿袈裟的职业僧尼可以修,官场、商场、文化领域的人,工农兵商人,男女老少都不能修。佛教弟子可以修行,非佛教弟子,甚至外道也可以修行。

第二,儒释道

1.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一方面重阳,重“卜”,充满了蓬勃的阳刚之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君子精神。最能表达中华民族精神,即自称龙的传人(木,邵阳)的精神,所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因为社会需要这种积极承担教育、管理、建设的文化。

儒家思想是修身、治国、护民,这是本源。后世增加的一大堆巩固权力,满足统治者欲望的规定都不算。

2.道教

道家强调阴,老子说“知其男,守其女”,女为阴;他还说“善如水”,水为阴。道教把女性精神运用到各个方面。

道教可以追溯到老子,其主要分支是法家韩非子,军事家的孙子,和张亮,谁是有点不同的前三个。(严格来说,孔子也是一个分支)

儒家和道家是互补的文化。历代君王都是“外儒内道”,用儒家文化教育普通人做好人,以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他在管理自己的社会时,用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精神。道家讲勾心斗角,讲政治,讲如何用人,如何治人。其实皇帝多是用道家,只是说话不公平,把道家放在比儒家低的位置。

3.佛教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元格局,古人称之为“三教”。在此之前,还有其他上百所学校。三教冻结后,其他百家中有的逐渐消失,有的并入三教。

三、儒、释、道的差异

1.佛教徒讲“超越”;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是人的苦海。现实中的人你无能为力,只好忍着,超然——也就是“超然”。要忍,要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进入涅槃(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摒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修养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乃至神仙明道的提升在于个人修养,与他人无关,主张远离人群,在山林中找个地方修行。道家的修炼方法也充分体现了道家“出世”的思想。道教用内丹和外丹修行。所谓内丹是气功,外丹是服长生不老药。内丹外丹的修炼是个人的秘密事情,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提倡“出世”。

儒家主张参与社会,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只有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儒家主张“入世”。

2.佛教徒重视心理学;道家强调生理;儒家重做

佛教对“心”的解释有很多层次的分析和解释,用很多比喻来解释我们的心,从而教会我们如何去发现,去安心,去净化我们的心。“心理学”的西文原意是“解释心灵的知识”,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解释,所谓“心能生诸法。”佛教从心性的角度总结世间万物,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的探讨和解释。所以佛教早已构建了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是推心置腹的,这在很多儒家经典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之学”对人的精神的分析是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的。

道教主张以命为真,追求长寿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生命力组成的,身体是精神的居所。要长生不老,就要形神双修,即“内修”和“外修”。

儒家思想是一种礼仪,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儒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使削足适履,也需要人适应宗法社会的规则,即“修身、治国、平天下”。

佛教讲清净,道教讲静,儒家讲尊。

佛家讲修心,道家讲练气,儒家讲修身,真正求道的人不可或缺。

3.佛教、道教和儒教的特点

佛教融合了伦理与功利、理性与巫术,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待人接物的机智。与佛教和道教相反,他们的隐逸和清高风格,特别喜欢普度众生和讲究“三公被子”。就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一样,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的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流行风格,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泛传播,发展和传播都比较快。

道教保留了更多原始宗教的元素,颇具巫术色彩,更适应当时底层民众的需求。道教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一条相对隐蔽的道路。道教不喜欢做“普及教育”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全民“普及义务教育”。道家弟子特别注重自己的“根”,也就是所谓的“天赋”。你的根不好。如果你不是这块料,道教是不会收你为徒的。

而儒家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或道德宗教的特征。儒家主要是教育学者。他们不像道教那样隐居,也不喜欢佛教。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传播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学者”。

需要注意的是,“三教”的“宗教”二字含义不同:佛教是毫无疑问的宗教,佛教指的是佛教文化;道家和道教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为道家指的是对老庄的研究,而道教不是老子本人创立的。对于作为人文宗教的儒家,由于缺乏宗教形式,有些人只承认儒家文化具有宗教性质。

4.练习方法的差异

在修行方法上,佛教的修行方法更加多样。所谓“48000法”,就是佛教修行。有一种说法是,道教的修行也来源于佛教。这不追求它,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佛教修行方法有很多。人们经常看到佛教徒念诵“阿弥陀佛”作为修行的方法,称为“念佛”。念佛法是当今佛教最流行的方法。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心性的修炼,也就是注重心性的锤炼和自我修养。道教修行多选择在山中僻静处,一般人往往很难见到道士。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当成一种修行的方法。儒家云:“你满身诗书”,意思是说,如果你学习和工作得当,你会变得非常有活力,你的身体素质和气质会得到极大的优化,你会看起来英俊潇洒,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