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最初学习医术开始?

很多人抱怨中医太难学了,很想学,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他们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中医的书太多了,好像真的很难找到中医宝库的门。其实这既是中医的魅力,也是它的不足。

古代学中医的大多是读书出身的文人,文人爱卖弄文字。这个问题本身非常简单。似乎他们不神秘就无法证明他们的熟练程度。就像一些现代诗,读起来只是一种感觉,却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

其实中医来源于民间医疗实践,在文人的总结推广下转化为中医理论,进而指导临床实践。一个来自民间的简单朴素的东西,来源于我们的祖先反复总结出来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害怕学习,不敢学习?为什么要拒绝呢?学中医其实很简单。

每个人对学中医的理解不一样,就像练武一样,有的只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荣耀祖先;有人想成为一代宗师;是...

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出发点。学中医也是!

有些孩子的妈妈想学中医,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远离疾病。

有些长期被疾病纠缠的患者,学中医,就是想让自己身体健康,每天健康的生活。

一些从事临床实践的中医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水平,学习和研究中医。

搞科研的人学中医是为了找到攻克疑难杂症的新途径。

其他人学习中医是为了学习一门技能,谋生和养家糊口...

不是所有学中医的学生都要求理解,这是错误的。中医是养生之道,教人如何防病治病。但如果以中医为职业,要求会更高,要懂得更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命关天,病人的生命就取决于此。不提高水平就不是救人,而是杀人。

在远古的洪水时代,人类没有衣服,没有稳定的食物。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适应自然,并在自然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们不是在谈论健康和长寿,而只是为了生存。他们头脑简单,不追求名利。他们只是考虑如何适应寒冷,躲避风雨。每个人都是医护人员,否则他们无法生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有太多的方法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却因为这样而忽略了大自然的变化,适应大自然的能力在下降。性质稍有变化,就会导致很多人生病。学习中医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本性,认识自己的身体,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融入大自然,寻求健康的生存方式,寻求疾病的治愈方法。

大家可以学习中医,感受一下。因为学中医是为了感受周围的世界,学中医是为了看自己的身体。

从原始中,从本质中感受世界,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不是什么样的人,而是整个人类!

第二章:从生活中感受中医

中医是玄学吗?中药有什么疗效吗?中医该不该推广?

这些问题只有我们自己去实践,才能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知道如何对待中医,才能树立学习中医的信心。

我在《内经·古天真论》第一章中写道:“在古圣先贤的指引下,夫皆邪神贼,有时避之,淡泊虚无,顺真气,守灵于内,安病于外。”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如果天气变冷了,我们都知道加衣服是本能反应。这也是养生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最本质最简单的概念。很神秘吗?一点都不神秘

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我们可以打扮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小偷的风。难道吃扶正的药不就是为了打扮我们的五脏吗?我们通过增加衣服来保护自己免受小偷的侵害!如果远离寒食,不就是让我们的五脏避开寒邪吗?是很普遍的道理,来源于生活中最简单、最本质、最简单的事情。但是正是这些原则的应用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使我们过上健康的生活。这是中医,这是医学之道。

《内经》古天真论第一章写道:“故食之为美,任其服,享其俗,争其利,其民为朴。”

我们现代人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么简单的养生?如果我们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我们就会看淡事物,减少对物质层面的追求,少一些对名利的关注,自然就能享受我们的风俗。谁在乎吃鲍鱼还是排骨,穿貂皮还是棉衣?因为只要能保暖,就能起到避贼的作用,心情达到一定高度,就能达到天人合一。

《内经》的这些话很简单,就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给我们讲一个过来人的经历。当我们虚心倾听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心态是多么浮躁。我们会发现,我们常常会放弃一切,在疾病来临,生命终结的时候,我们希望立刻摆脱它!希望能马上起死回生!我们为什么不早点学习中医的养生之道,让自己的内心能够平和,身体能够健康,对周围的环境不要那么偏激!

借用《内经》的原话,“色欲不能满足人的眼,淫行不能迷惑人的心,愚者智者不畏事,故与道相合。”所以,能活到100岁,运动不减的人,并不是因为道德而危险。“这是医学方式!

中药有什么疗效吗?

首先我想问,对中药疗效有疑问的人试过吗?有没有采用中医的思维,辩证地应用中医的治疗方法?

比如前年夏天,有个病人来找我,要吊瓶。我问为什么。病人说得了重感冒,吊瓶很快就治好了!我说,你觉得几天很快。病人笑了,每次感冒,三天就好了。“我一天治好你快吗?”“那当然快了。中医可以吗?”“当然!”

因为患者晚上睡觉,空调温度太低,是感冒引起的。于是我用姜油刮病人背部,沿着膀胱经刮出紫色和黑色的斑点。不到十分钟,病人感觉病情减轻了一大半,然后我开了一副麻黄附子细辛汤,所谓重感冒,当晚不到一天就好了。之后的一两年里,这个病人每次感冒都要喝汤药,一剂就够了。对于轻微的感冒,如果他自己煮一些洋葱和姜水,他会好的。在患者头脑中建立的“感冒一定要用吊瓶输液”的观念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懂得如何预防感冒,以及感冒初期如何调理。

这就是中医的魅力,中医的疗效!

只有亲身经历后才知道,原来疾病可以这样治疗,中医的效果可以这么好,而且中医治疗的速度还不慢!

小时候在农村,医疗没有现在方便。我爷爷用这种方式治疗了很多疾病,我也习惯了这种治疗方式。我也习惯了感冒后家里的老人给我葱姜茶喝。从我记事起已经二三十年了,没有过吊瓶。每当我感到轻微不适时,我可以通过采取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迅速调整。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因为这些亲身经历,我坚信中医的疗效一点也不慢,一点也不比西医差。这也是一个中医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中医的信心,对《黄帝内经》的信心。

如果一门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的健康指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是否应该放弃它?下雪了吗?我们不应该多穿些衣服吗?我们应该羡慕强者吗?我们应该唯利是图?

不要!生命的开始,自然是美好的!我身上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的身体本身也有一套精准的调节机制。我们需要的是养生,需要学会保持这种精准完美的身体,使其不会受到外邪内伤的伤害。这是防患于未然,这是防患于未然。这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弘扬中医是天经地义的。把这门集预防、治疗、养生、保健于一体的科学发扬光大,让它为全人类的健康永放光芒,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