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什么秋冬是补身体的最佳季节?
春天出生,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一年四季都可以养生,不同的是秋、三月以养、收为主,冬、三月以养、储为主。
人体五脏各司其职,也与季节有关。
三月秋——秋被称为“耐”,自然界的阳气趋向于敛合,日常作息也要相应调整。通常建议早睡早起。早卧顺应阴精之收,养“闭”之气;早起适应阳气的松弛,使肺气得到舒展。
秋季要特别注意内在殷琦的保养,起居、饮食、精神、运动各方面都离不开“养”的原则。
因为秋季气候渐干,气温逐渐下降,可能会影响心情。建议保持冷静,同时进行各种运动,如登山、慢跑、散步等。
秋季运动重在益肺润燥。可以多吃百合、银耳、芝麻、蜂蜜、梨等滋阴润肺养血的食物。
此外,秋季往往会导致很多旧病复发,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更需要注意。
因为秋天属于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清肺,所以秋天要尽量少吃葱、姜等刺激性的产品,多吃酸味和甜味的水果蔬菜。
冬三月——冬养藏,肾与藏是相互联系的。
冬季活力潜伏。如树木的根部,冬季在地下积累能量;冬眠的动物是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和拯救生命。所以“躲”是冬天的特点。
自然界中,阳气衰微,相应的,人体的阳气受到抑制而衰微,藏于肾中。这个时候肾是主导的。因此,冬季是滋养补肾的季节,补肾的物质可以借助这种趋势顺利地储存在肾脏中。
冬三月,“养藏”之道的核心是“不扰太阳”。具体来说,你需要充足的、质量好的睡眠,晚上入睡不会被打扰。
四季养生针对不同的脏腑,在不同的季节要有效果。四季养生就是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