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需要“大修”
中年前期,在生理机能上,人体已经达到了生长发育的完美阶段,气血旺盛,筋骨强健,肌肉力量饱满,所以说“四十更壮”。但是,就像老子说的“物强则老”,强了就意味着弱的开始。尤其是到了中年后期,人体的机能明显由盛转衰,疾病开始滋生。相应的,中年对保健也有一些不同的要求。不要表面上过于强势,过于信任和依赖自己的抵抗力,忽视保健,小病不闻,顾此失彼。
中年人的养生之道
中年人的养生原则是:生活有规律,饮食适当,不可轻举妄动,节欲养精,避恶防病,淡泊空虚。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年人要合理安排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性生活,在忙碌紧张中学会休息和调节,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抽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证合理的营养需求和合理的膳食营养是维护中年人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膳食内容要多样化,每天要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达到营养均衡。适当增加维生素和钙、磷、锌、铁等。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如鱼、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饭量要根据体力消耗适当控制,少吃盐和胆固醇高的食物,适当控制甜食。
自控情绪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要修心养性,就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驱散忧郁,调节心情。情绪是很多疾病的导火索,对中年健康有明显的影响,要学会控制和转移情绪。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心理冲突,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在事业中寻找精神支柱,改变急躁、好胜、冲动的性格。
正确对待疾病患者,人到中年必须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疾病防治知识。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或表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有条件的人也要坚持定期体检。
平稳度过更年期
女性在45-55岁时,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月经周期逐渐延长,月经量减少直至月经停止,并伴有潮热、头晕、目眩、关节痛、烦躁、易怒、焦虑等一系列内脏功能障碍症状。男性50-60岁时,更年期症状,如疲劳、易怒、抑郁、头痛、失眠、性功能障碍等。也会因睾丸萎缩和垂体功能障碍以及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减少而发生。
要缓解更年期症状,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中年向老年过渡的自然现象。出现一些症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不会危及人的生命,完全不用担心。除了保持愉快的精神,还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起居有规律,饮食适度,休息好。工作时间集中精力,业余时间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如果症状严重,也可以找医生治疗,使用药物。半年到两年后,更年期症状会逐渐缓解,身体会重新建立新的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可以重获“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