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不含碘的食物?

有哪些不含碘的食物?

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碘是我们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不能多吃。对于碘,我们直接想到盐,因为盐是加碘的。那么你对生活中不含碘的食物了解多少呢?如果你想知道,这里有无碘食品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一般来说,不含碘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粗粮等。植物的碘含量最低,几乎没有碘,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相对来说,蛋奶的碘含量较高,其次是肉类,然后是淡水鱼。如果真的想吃鱼又担心碘,可以考虑淡水鱼。毕竟深海鱼的碘含量还是很高的。

了解了不含碘的食物,我们再来看一波含碘量高的食物,这样缺碘的人可以补碘,不爱吃碘的人也可以尽量避免。

据研究,碘含量最高的食物是海鲜,如虾、蟹、深海鱼、海带、紫菜、扇贝、海参等。这些食物含碘量非常丰富。其中海带含碘量最高,每公斤干海带含碘量在240毫克以上,其次是一系列海鲜。所以不能吃含碘食物的朋友,面对这些食物一定要抵制诱惑!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知道哪些食物不含碘,也知道哪些食物含碘高,这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当然,无论是要控制碘的摄入量,还是要补碘,都要讲究一个正确的方法。盲目抗碘,盲目补碘,都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学会科学饮食。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不妨多学习一些养生保健的知识,治病防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健康和关爱。

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1.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

无碘食物有草鱼、鲤鱼、鲢鱼、蔬菜、肉、蛋、豆制品等。

微量元素“碘”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成年人每天的碘需要量至少为100-150ug。由于年龄和生理的差异,不同人群每日碘需要量为:4岁以下人群70ug,成人150ug,孕妇和乳母200ug左右。所有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都会受到缺碘的危害。其中,最脆弱的群体是胎儿、婴儿、学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t4,t3)的主要原料。t4和t3在调节和影响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的代谢以及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发育中起作用。当机体对碘的摄入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时,t4、t3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一系列病理损害,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早产、死胎、先天畸形、耳聋、哑、痴呆等。这些损害统称为碘缺乏。

第二,食用过量碘的几种危害

过量使用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大量摄入高碘食物时,碘会随食物和水进入人体进行消化。碘过多会导致氧化物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内碘水平迅速下降,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

过量使用碘会导致患者智力低下。

近年来研究发现,碘摄入过多与智力有一定关系。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长期摄入过量碘,高碘地区学生智力低于适碘地区学生。同时,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做过同样的实验,过量的碘负荷会使动物的脑重量变轻。学生用碘过多,会出现学习记忆下降等不良反应。

过量使用碘会导致生殖功能下降

研究表明,男性的碘摄入量与男性精子数量成反比。碘过多会降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逐渐导致男性生殖功能下降。

3.缺碘会有什么影响?

碘缺乏对生殖的影响

碘缺乏会导致生殖功能障碍、先天性异常和围产期婴儿死亡。许多资料报道,缺碘地区妇女月经异常、不孕、排卵停止、流产、死胎的发生率远高于非病区。动物实验也证实,缺碘动物的妊娠率和产仔率大大降低。缺碘地区先天畸形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妇女补碘后,不仅死胎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下降,而且出生体重明显增加。说明纠正碘缺乏可以提高生殖功能。

胎儿严重缺碘可导致克汀病。

胎儿严重缺碘对大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是克汀病。所谓克汀病,是指一种以精神残疾为特征,并伴有精神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神经型和黏液水肿型。神经症性克汀病患者有极其严重的精神残疾,处于*或愚蠢的状态。大多有耳聋、肢体瘫痪和瘫痪、痉挛或步态共济失调、斜视等。黏液水肿型克汀病患者有轻微的精神残疾,处于愚笨状态。他们有长期甲减的体征:身材矮小,黏液水肿,头发稀疏,身体比例成熟向后,鼻眶构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克汀病,在妊娠早期补充足够的碘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胎儿轻度缺碘会有什么后果?

在缺碘地区所谓的正常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构成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但他们实际上是异常的。这些人有轻度组合的克汀病症状谱,不仅症状较轻,而且这些症状在人体内是以分散、孤立的方式出现的。可有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系统障碍或甲状腺功能障碍,以精神发育迟滞为典型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损伤(包括极轻度听力障碍、轻度语言障碍、精神运动发育障碍或运动技能障碍)或激素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极轻度躯体发育障碍、极轻度骨龄发育迟缓等。有些人把这些称为亚临床克汀病。这是胎儿碘缺乏的部分后果。他们的脑损伤也是不可逆的,其严重程度绝对不能低估。因为亚临床克汀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克汀病,而且不容易被发现,即使是专业医生也很难确诊。对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仅次于克汀病。

第四,总结补碘的错误观点

错误1:我们已经达到消除碘缺乏的目标,不需要补碘。

中国从1996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从1999开始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需要补碘,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摄入适量的碘来维持甲状腺功能。

错误二:每天吃碘盐会造成碘过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每日碘的推荐摄入量为150微克(最低75微克)。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为20~30 mg/kg,按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5~10克计算,每日碘摄入量约为150~300微克。扣除储存和烹饪损失后,碘摄入量不会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

错误三:沿海地区居民经常吃海鲜,不需要吃碘盐。

沿海地区的居民经常吃海鲜,所以吃碘盐是不对的。在不考虑沿海地区烹饪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84.2%的碘来自碘盐,只有13.1%来自各种食物,2.7%来自饮用水。如果吃无碘盐,97%以上居民的碘摄入量会低于推荐摄入量。

错误四:缺碘只发生在农村,城市人不缺碘。

城市居民不吃碘盐,也会导致碘缺乏病。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市孕妇尿碘水平低于150微克/升的比例占55.4%。

错误五:今天吃了太多海带,体内碘会过多。

短期碘摄入量超标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危害。碘是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只是单次摄入过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因为碘的单次摄入量要达到6毫克以上,才能刺激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对人体产生影响。这在生活中很少见,临床上需要大剂量碘治疗某些疾病时也经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