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工作时总是出汗流到身上怎么办?
汗弱,可用艾灸调理。艾灸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刺激月经的活动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艾草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通十二经脉,回阳,调气血,祛湿散寒,止血安胎,也是针灸常用。所以也叫“草药”,台湾省流行的“草药浴”多使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质,本草上说:“艾叶能灸百病。”
艾灸注意事项:
1.要专心耐心:施灸时注意集中注意力,施灸时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而不在穴位上,只会伤及皮肉,浪费时间。对于保健艾灸,要长期坚持,偶尔艾灸达不到预期效果。
2.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性:一方面,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要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确定位置和穴位,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服很多是化纤、羽绒等质地,容易燃烧。所以艾灸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尤其是艾条灸时,要防止艾条翻滚脱落。艾条灸完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塞入直径略大于艾条直径的瓶中,以利熄灭。
4.注意保暖,防止中暑:因为施灸时要暴露一些体表部位,所以冬天要保暖,夏天热了要防止中暑。同时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及时打开换气扇交换新鲜空气。
5.预防感染:化脓灸或灸治不当,局部烧伤可能生疮,产生灸疮。务必不要打破疮。如果已经破感染,及时使用消炎药。
6.掌握艾灸的程序:若穴位多而散,应按先背、胸腹、头背的顺序进行。
7.注意艾灸的时间:有些疾病一定要注意艾灸的时间,比如失眠应该是睡前艾灸。饭前和饭后不要空腹施灸。
8.循序渐进。第一次使用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刺激量。第一,要少量小剂量,比如用小艾条,或者艾灸的时间短一点,次数少一点。以后加大剂量。不要从大剂量开始。
9.晕灸的预防虽然少见,但一旦晕灸,就会引起头晕、目眩、恶心、脸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昏厥。晕灸发生后,立即停止灸,平卧静卧,足三里加灸,温和灸约10分钟。
10.注意艾灸温度的调整:对于皮肤不敏感者或儿童,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的两侧,以感知艾灸部位的温度,以免灼伤皮肤,效果良好。